经过两个多月的紧张建造,“南海Ⅰ号”仿古船主体已基本完成。昨日,记者来到该工程的承建方阳东县东平镇庆杭造船厂了解到,“南海Ⅰ号”仿古船完成总工程量的25%,预计今年6月份完工下水。
昨日上午,记者在现场看到,“南海Ⅰ号”仿古船的船体形状已基本显现出来,底部骨架、船身位置的51对肋骨已安装完成,接下来将进行横梁、甲板、外板的安装。庆杭造船厂厂长林国富介绍,“南海Ⅰ号”仿古船按照原船的1:1比例设计,船总长38米、宽9.85米,按古代福建船造型和造船工艺要求建造,为木质单甲板、单底、单舵,采用二层组合横骨架结构,主要以帆作为动力。船体木料全部采用进口非洲西坤木,这种木材具有坚硬、密度大、防腐和防水性能好的特点,但比一般的木材更重。其中,一条长约25米的外龙骨重量有15吨,长约18米的肋骨重约3吨多,下水之后大约有500多吨重。安装时,需要借助大型吊车和20多人配合,若在宋代建造这条船,至少需要100多人同时施工。
“南海Ⅰ号”仿古船在去年12月13日正式开工建造,是一条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化宣传船和文化交流船,它的建成将进一步提升海丝馆的知名度,提升“南海Ⅰ号”和广东海洋文化的影响力,促进我市文化名城建设。仿古船建造小组成员冯建华介绍,仿古船建成后,将被安放在海丝馆附近,并将扬帆驶往泉州、广州、扬州等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所经过的城市,宣传阳江海洋文化。
图:“南海Ⅰ号”仿古船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周辑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