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阳江库 > 阳东区库 > 东平镇库 > 新闻报道

阳江核电后勤服务保障人员六成来自东平镇农民渔民家门口变身“上班族”

2014-01-09 16:51:50 来源:阳江日报

        每天清晨7时,从东平镇开往阳江核电的班车准时启动,一批批“上班族”迎着朝阳,坐上干净便捷的核电班车,开始一天的工作。自2003年阳江核电进驻东平以来,大批东平人足不出镇解决了就业问题,甚至来自阳江市内各县(市、区)的人也纷纷来到这里,成为阳江核电一分子。

        东平镇是全国著名渔港,当地人主要从事渔业和农业生产,其中渔民有约1.4万人。“80后”冯芳香是一名“渔二代”,家里有条渔船,去年初,她到核电应聘成为一名服务员。“曾经尝试过随家里的渔船下海捕鱼,但是我晕船,受不了海上的生活,就没有再坚持。在阳江核电工作,待遇不错,在父母身边他们也放心。”谈起工作的“转型”,冯芳香说,像她这样到阳江核电上班的“渔二代”不在少数。

        每天工作八小时,又在家门口,不少希望兼顾家庭的渔民或农民也到核电谋一份差事,成为工作规律的“上班族”。阳江核电清洁工林勤娣原本是一名鱼贩,每天起早贪黑收鱼卖鱼,常常因为工作太忙而难以顾及儿子的学习和生活。2012年8月,她进入阳江核电工作,每天早上送儿子上学后,坐上核电班车上班,中午11时30分下班回到家,还可以给儿子做午饭。“虽然工作忙碌,但收入不错,还可以照顾家庭,这样的工作我很满意。”林勤娣说,阳江核电的31名清洁工,全部都是东平人。

        安稳的工作、不错的待遇,阳江核电甚至还吸引了不少在珠三角等地打工的东平人前去就业。“每个在外打工的人时间久了,还是想回来!我以前在珠三角工作,每年最多回两次阳江,假期很少。现在到阳江核电工作,每个星期都可以回家。核电不错的福利待遇和较大的晋升空间,也让我能安心待在这里。”厨师李孟桥说。

        之所以立足本地招聘员工,核电阳江项目部餐饮公司经理吴守超道出了其中的缘由:“非技术性岗位,从东平或阳江其他地方招聘,不仅我们的招聘成本相对低一些,人员流动性也不大,这更利于我们工作的开展。”

        就业是民生之本。阳江核电有关负责人介绍,核电后勤服务保障人员有八成是阳江人,六成是东平本地人。“为当地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当地居民收入水平,是阳江核电履行社会责任的一种表现。”这位负责人表示,今后,还将继续为东平本地人提供合适的工作岗位,让核电扎根东平,让东平人融入核电。

作者:陶明霞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