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阳江库 > 阳东区库 > 东平镇库 > 新闻报道

东平镇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富民强镇迈大步 幸福东平谱新篇

2018-02-07 17:16:55 来源:阳江日报

                                                                                                              鸳鸯石。

                                                                                        越来越多旅游活动和体育赛事落户东平。

                                                                                                能源大镇建设稳步推进。

                                                                                                     古朴古香的大澳渔村。

                                                                                                             东平渔家大宴。

                                                                                                       莲藕节已成为特色品牌活动。

                                                                                                                大美东平。

“国家级最美渔村”、广东省“森林小镇”、“全省旅游工作先进集体”、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7.54%、旅游接待达130万人次、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837万元……翻开阳东区东平镇2017年的“成绩单”,各项工作成效喜人,振奋人心。

去年,在阳东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阳东区东平镇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能源大镇、渔业重镇、旅游强镇、宜居名镇、生态美镇”发展战略,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富民强镇、幸福东平”建设迈大步,经济社会得到持续健康发展。

回顾2017年

综合经济实力稳步上升

2017年,东平镇共完成工农(渔)总产值141.75亿元,比上年增长29.33%(下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8.47亿元,增长37.54%;固定资产投资5.6亿元;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837万元,增长5.8%。

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

围绕打造清洁能源基地,不断培育壮大核电、风电以及海上风电项目建设。目前,阳江核电4号机组已投入商业运营;5号机组建设加快推进;6号机组已完成穹顶安装,开始主设备安装。中广核先进燃料工程项目已完成厂区主体工程,进入设备安装阶段,2017年累计完成投资额9000万元。

投资80亿元的中广核南鹏岛40万瓦和投资56亿元的中节能30万瓦两个海上风电项目均已获市发改部门核准并正式动工,华能风电扩建项目正上报省发改委核准。2017年,阳江核电站总发电量近300亿度,产值超128亿元;华能风电总发电量3.2亿度,产值1.87亿元。

渔农业发展持续向好

总投资345万元的2015年度大湴村、沙坪村、瓦北村2300亩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建设已完成;总投资540万元的2016年度良洞村、双安村3600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正在加快施工。土地确权工作基本完成,“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农村耕地地力补贴工作等工作深入推进,切实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东平国家中心渔港一期项目正在进行竣工验收;投资500万元的东平国家中心渔港白沙头护岸堤抢险加固工程一期项目已全部完工,二期项目正在加快推进。渔业生产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更新改造渔船30艘,《广东省水产品质量安全条例》大力实施,提高了渔业及水产品生产安全。

城乡建设展现新变化

按照“沿河靠海、东拓西扩、中心提升、两翼起飞”的整体思路,完善《阳江市阳东区东平镇总体规划修编(2014-2030)》,城镇空间进一步扩容提质。福庆市场已正式投入使用,河堤街升级改造工作全部完成,珍珠湾大桥正式通车,彻底解决河堤街多年的“肠梗阻”。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一期工程预计3月底全部完工。25公里沙洋绿道项目正进行硬底化建设。

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建设不断加快,良洞等30条村规划建设逐步完成,山海渔韵的岭南新农村面貌已初步形成,在广东省“两年基本实现目标”绩效评估考核中获得优秀档次。扎实开展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瓦北村20户以上10条自然村“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全面完成。全面推行河长制,初步落实镇、村二级河湖治理体系。2017年9月,东平镇荣获广东省“森林小镇”称号。

旅游强镇打开新局面

围绕打造全省健康运动休闲旅游目的地,深挖渔家文化特色,实施东平旅游提升方案,推动东平旅游业全域发展。2017年11月,大澳渔村被评为“国家级最美渔村”。2017年,东平镇旅游接待量达13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33亿元,荣获“全省旅游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投入900多万元对大澳渔村进行改造升级,大澳旅游设施得到有效修缮保护与开发,进一步提升了大澳景区旅游品牌影响力。珍珠湾景区升级改造步伐加快,核电科普公园完成一期建设,飞龙寺主体工程建设完成。2017年,东平镇成功举办了第四届广东省海钓锦标赛、东平镇第四届莲藕节美食节、开渔节等旅游节庆活动,东平旅游业知名度进一步提升。

民生事业全方位落实

加快推进计生工作转型,进一步加强计生服务性工作。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及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良洞、沙坪、北环、口洋、瓦北、允泊六个公建民营卫生站全部完工。扎实推进社会救助工作,全年发放特困资金207万元、低保救助426.7万元、重大疾病救助30万元,全年共为35户困难家庭办理住房保障申请手续。

镇、村全面实行垃圾统一清运处理,“村村通自来水”东平水厂改造工程加快推进,镇区、农村主干道、主要道路和公共场所路灯基本实现全覆盖,森林覆盖率、城镇绿化率稳步提升。稳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2017年度共实现贫困户131户、363人预脱贫;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共竣工验收50户。

基层治理向纵深推进

推进网上办事大厅建设,各服务平台信息网络进一步完善,区、镇、村三级网络全面贯通。村“两委”干部换届工作顺利完成。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工作全面实施。

领导干部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工作实现常态化,全年共走访群众9671户,解决群众反映问题1805个。开展落实安全生产工作,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综合治理责任制,社会治安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法律顾问制度有效落实,依法行政能力不断提高。深入开展“飓风2017”专项严打整治行动,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显著增强。

展望2018年

今年,东平镇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扣阳江“以海兴市、绿色发展”战略部署和阳东区八届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南拓东融、海陆联动、绿色崛起”发展新思路,突出“三大抓手”,深入实施“五大”发展战略,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开启建设富美东平新征程。

激活新动能,促经济可持续增长

抓好重点领域改革。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推进经济结构加快转型升级;加快推进“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改革;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形成重信誉、守信用的良好社会风气。推进清洁能源产业建设。做好阳江核电服务工作,推动中节能及中广核两个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力促华能风电扩建项目早日动工。

推动全域旅游,打造旅游新亮点

加快滨海景区升级改造。以大澳荣获“国家级最美渔村”为契机,引进有实力的企业,把大澳打造为省内知名的休闲渔业基地;推进飞龙寺项目建设,将其打造成为东平旅游的新亮点。推进旅游节庆活动。办好莲藕文化美食节及渔家千人宴,发展乡村生态游,推动“旅游+渔农业”融合发展;举行高规格的全国、全省海钓锦标赛,擦亮海上休闲旅游新名片。

探索新路径,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加快渔业升级。完成东平国家中心渔港一期项目验收;加快推进二期项目完成申报工作;加快推进东平国家中心渔港白沙头护岸堤抢险加固工程二期项目。抓好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省级新农村示范片二期工程,着力提升村庄建设文化特色水平。强化涉农改革创新。确保土地确权颁证工作全面完成,加强“三资”管理服务工作,不折不扣地落实各项惠农补贴政策;压实精准扶贫责任,确保2018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出列。

推动扩容提质,提高城镇化水平

重点推动东平连接合山高铁站的S297公路(东平段)建设,加快对我镇总体规划、珍珠湾、允泊湾等重点片区的规划报批,加快推进旧镇区街道硬底化;推进镇、村污水处理设施PPP项目,实现污水收集和处理全覆盖,区域内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加强城市管理。推进城市“六乱”整治,严厉打击“两违”行为,加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推行城市网格化管理,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升环境质量

巩固森林小镇创建成果。开展沿村庄、沿道路、沿住宅绿化美化工程,加快鸳鸯石公园、核电科普公园等生态休闲场所建设,推进寿长河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提升生态旅游竞争力;加强对生态严控区的管控,保障东平的绿水青山。实行“一河一策”河流治理方案,建立健全河流监管法规体系,加强综合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涉河违法行为,争取经过三年的努力,基本实现“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的目标。

推进民生事业,增强群众获得感

推动公共服务事业发展。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强镇建设,抓好中小学教育质量建设,强化基层师资队伍;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抓好社会保险扩面征缴,狠抓就业政策落实,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健全完善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全面推行安全生产党政同责、打击安全生产领域的非法违法行为;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管理,保障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执政能力

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切实增强党员领导干部“四个意识”。推进法治建设。加强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的执法工作,法治乡镇建设深入推进。提升行政效能。深入开展专项治理为官不为,切实解决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突出问题;加强培训,全面增强干部“八项本领”。抓好廉政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加强对工程项目建设等重点领域和重要环节监管,营造清正廉洁、干事创业的政府形象。


作者:费先霞 姚海军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