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藕农挑着刚收获的莲藕在莲藕节舞台上展示。李向东摄
又到莲藕上市的最佳时节,昨日清晨,阳东县东平镇口洋村藕农陈玉霞早早吆喝一帮亲友,到自家藕田里帮忙采藕,为当天上午开幕的“东平镇首届莲藕节暨中华旅游文化美食节”做准备。“这样的节日,前来买藕、品藕的游客一定很多,不能错过这么好的销路。”陈玉霞满心期待。
近年来,东平镇拓宽旅游发展思路,除改善镇容镇貌、提升旅游环境外,还创新思路,引进商业模式举办旅游活动,先后通过举办全省摄影大赛、全国海钓锦标赛及本次莲藕节,来提升“渔家风情,浪漫小镇”知名度。在一系列活动的推动下,该镇今年的旅游人数预计将突破60万人,比去年增长近八成。
借助活动之力
打造旅游品牌
昨日上午10时,东平镇旅游大道人山人海,在近4万游客的见证下,东平镇首届莲藕节暨中华旅游文化美食节拉开帷幕。“东平镇现有莲藕种植面积800亩,我们希望通过为期2天的莲藕节和连续9天的美食节,打响东平藕的知名度,在增加藕农收入的同时,将这一节日打造成为东平旅游的又一个品牌。”东平镇委书记陈广尊介绍,东平藕现在的产值每亩约1万元,通过莲藕节打响知名度后,该镇准备把莲藕的种植面积扩大到2000亩。此外,该镇还准备开发莲藕附加产品,把莲藕打造成东平的重要产业。
通过活动打造品牌,于东平而言已不是首次。如今,说到海钓,在阳江大家首先便会想到东平,因为该镇于今年2月成功举办了全国海钓锦标赛。再比如全省摄影大赛的举办,让东平的美景和风土人情为更多人所知,吸引着摄影爱好者和游客纷至沓来。如今的东平,已拥有广东省中心镇、广东省旅游特色镇、全国重点镇等多项荣誉。
政府搭建平台
企业担挑大梁
东平莲藕节的主办单位和协办单位主要是该镇的相关旅游企业,镇政府则身居“幕后”。该镇以往旅游活动的举办,也主要是政府主导、企业挑梁、全民参与的模式。
这一模式的选择有何讲究?陈广尊说,政府主要来搭建平台,东平相关企业特别是旅游企业在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而政府可通过海钓、摄影大赛等一系列活动来宣传东平“渔家风情,浪漫小镇”这一品牌,在较低的投入前提下,可使该镇提升知名度,进而吸引游客到来,旅游、饮食、住宿等相关产业便会从中受益,这是一个双赢的模式。
珍珠湾景区总经理陈江红对这一模式的带动效应深有感触。他告诉记者,来东平旅游的主要是自驾游游客,除了沙滩、海景外,随着游客数量的增长,需要开发更多的旅游产品来支撑,比如从自然文化的角度、美食的角度考量,来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旅游活动的举办可丰富旅游元素。“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作为旅游企业当然愿意去主办或参与这样的活动。”他说。
旅游元素多样 游客互动参与
“以前每次来东平,就是玩水,莲藕节是第一次听说,感觉很有创意。”市民陈女士一早便集结了25名“驴友”赶到东平体验采藕、卖藕,这让她对这个渔家小镇的风土人情有了更深的了解。记者昨日在现场看到,莲藕美食节共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80多种小吃,也带动着东平藕抢购热潮。据统计,当天东平藕的销量达5万斤。
东平镇的每一次旅游活动,市民关先生都不愿错过,这次他也带着一家三口前来“抢购”东平藕。他说:“东平的旅游活动让我们可玩的越来越多,不再单调。”据了解,接下来,该镇还将重点打造一系列节庆活动来拉动旅游,如11月份的广东省海钓锦标赛,12月份的第十五届澳门回归杯海钓邀请赛等。“11、12月是旅游淡季,我们希望通过反季节旅游项目的打造,让淡季不淡。”东平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说。
“如今越来越多的游客注重旅游时的互动体验,不单单仅是赏景。”陈广尊认为,发展旅游就应当突出本地特色,这几年该镇重点挖掘渔家文化、乡土文化。渔家文化方面,主要打造大澳渔村和海钓品牌;乡土文化方面,将会重点打造东平藕这一品牌,让游客参与其中体验如何挖藕、洗藕、卖藕,提高游客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