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阳江库 > 阳东区库 > 东平镇库 > 新闻报道

阳东区东平镇推动文体事业发展
群众文体活动“百花齐放”

2017-12-21 16:13:50 来源:阳江日报

  

                                                                                  图:渔歌队队员们在镇综合文化站唱“咸水歌”。


  前日上午,阳东区东平镇文化站2楼的舞蹈培训室里,9名队员随着音乐节拍正在排练。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活跃当地群众文化氛围,东平镇将于本月28日举办一场“响应十九大,迈进新时代”全民广场舞大赛,许多学校、村委会、渔委会都组队参赛。距离比赛还有一个多星期,队员们抓紧时间排练,格外认真。

  以前是工作离不开舞蹈,现在是生活离不开舞蹈。舞蹈老师好姨退休后,开始教群众跳舞。跟她学跳舞的,有单位职工,有个体户,有教师,她们抽出时间学习舞蹈,丰富业余生活。一天要教3支队伍,几个小时的工作量让她的生活格外充实。“有的人以前没有条件学习舞蹈,要从基本功学起。她们兴趣浓、有耐心、肯吃苦,看到大家的进步,我很开心。”好姨对记者说。

  楼上的舞蹈跳得正酣,楼下的象棋比拼也难分输赢。一楼老年活动中心的象棋桌坐满了人,65岁的陈栋添凝神苦思,和对手一较高下。东平镇有不少象棋爱好者,镇上经常有象棋比赛。去年,全市象棋比赛在东平镇举行,镇上的象棋爱好者到场观摩,还有的家长带着孩子一同前来学习。“镇上的象棋氛围浓厚,耳濡目染,孩子们也渐渐喜欢下棋了。”陈栋添说。

  在东平镇委镇政府的支持下,全镇体育设施逐渐完善,各项文化娱乐活动正常有序开展。曲艺队、舞蹈队、诗歌协会等11支业余团体组织开展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的生活。

  在东平,你可以听到纯正的咸水歌,看到淳朴的疍家婚礼。今年农历八月初八,一户人家举办一场真正的渔家婚礼,并请来东平渔歌协会的会员帮忙主持婚礼习俗。咸水歌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传承人杨爱主婚,在新娘出嫁前的叹歌仪式上唱起“哭嫁调”咸水歌,叹父母、叔伯、兄弟、姐妹等,即兴而唱,叹出感恩、对父母的依恋。唱到动情处,杨爱潸然泪下。新娘子、围观者虽不会唱咸水歌,但是歌词、歌曲的意境和现场的氛围让他们不能自已,热泪盈眶。杨爱介绍,现在,会唱咸水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选择举行渔家婚礼的更是寥寥无几。为了将渔歌传承下去,镇上的幼儿园、中小学每周安排一节本地教材课程,让咸水歌走进校园,让孩子们从小受到音乐、文化的熏陶,将渔家音乐文化传承下去。

  这场特别的渔家婚礼被摄影师谭云勇记录下来,上传到网上后,网友火速围观、留言,感叹传统文化的魅力。原汁原味的传统渔家婚礼让摄影师异常兴奋,作为土生土长的东平人,谭云勇的镜头还记录了东平的许多文化活动。民间曲艺表演、东平手工制作、体育运动……生活是极好的创作素材,东平镇摄影家协会的摄影师们用手中的镜头,记录着时代的变迁,记录着人们的幸福生活。


作者:陈子玲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