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阳江库 > 阳东区库 > 东平镇库 > 新闻报道

大年初四的大澳渔村

2017-02-01 14:20:27 来源:阳江日报

  

  

  近年来,阳东区东平镇大澳渔村先后获得了“国家AAA旅游景区”“广东省古村落”“阳江十大最美乡村”“中国古村落”等一系列美誉,名声在外。春节期间,大澳渔村人气究竟如何?昨日,记者带着悬念前往探访。

  昨日一大早,记者打电话给在东平电视站工作的老朋友冼胜欢,要他帮忙联系采访。老冼是东平人,既是地道的“东平通”, 又热心于公共文化建设。老冼接到电话后很高兴,他告诉记者,他会约好大澳渔村干部李宗成做向导。

  下午2时多,记者赶到东平大澳渔委会办公楼。此刻,老冼与成叔已如约在此等候。

  讲起大澳渔村近年来的变化,成叔满脸的自豪和激动。成叔告诉记者,大澳渔村坐落在著名的国家级中心渔港——东平镇新港东侧海边,距离东平镇镇区3公里。大澳渔村陆域面积6.48公顷,渔村共310户1238人,主要收入来自渔业和旅游业。2016年,全村纯收入1834万元,人均年纯收入1.48万元。

  老冼补充说,据他了解,大澳渔村曾经是古丝绸之路一个重要转运港,明清时商贾云集,被称为“十三行尾”。后来,由于天灾人祸,特别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海盗猖獗,大澳渔村逐渐走向衰落。解放后,特别是近年来,政府先后投入3000多万元,建设大澳渔村,这里又逐渐兴旺起来。

  在老冼与成叔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了大澳渔村。虽然已是大年初四,但古村落仍旧车水马龙,游人如织,偌大的停车场摆满了汽车,其中外市、外省车牌不少。我们随着人流走进古朴的鹅卵石大澳渔村古街道,随意来到村头一处门面。成叔向门面老板梁伦介绍了我们。知道我们是记者,梁伯高兴地说,他两个儿子都在外经商。近年来,大澳渔村环境越来越好,旅游业搞得风风火火,他自己也和老伴将这间旧房子重新装修用来做门面,卖些虾酱、鱼干等本地特产。守家之余,一年还能赚两三万元,日子过得挺滋润。

  梁伯主动把话匣子拉开,说大澳渔村现在兴旺起来后,很多外地人都来买房。但是,多数人都舍不得卖掉祖屋,其中有五六户就像他一样,利用祖屋做起了小本生意。还有不当街的8户人家也在风情街广场摆卖起了小商品,既赚到了一份不错的收入,又兼顾了家庭,一家子生活稳稳当当。

  走走停停,下午6时许,我们来到一间叫“大澳渔村”的饭店。老板是一个地道的大澳渔民,名叫梁生,今年56岁。前些年,大澳渔村开展了美丽乡村建设,原来在外地打工的梁生和小舅子黄允兴回来合伙建起了这间大排档。由于饭店的海鲜是本地供应,货源多,新鲜生猛,受到顾客的青睐,生意越做越红火。每逢旺季,要请10多个伙记来帮忙,才应付得过来。

  闲聊间,一名来自广州,讲粤语的苏先生插话说,他每年春节期间都带着家人到阳江来游玩。他觉得大澳渔村古色古香,很不错,值得一游。但是,他认为大澳渔村作为旅游景点,腹地欠开阔,景点不成片,建议在周边开发新的景点,连片打造旅游精品线路。在场的几位当地同志,当即对他的好建议表示感谢。

  不知不觉间,我们已经在大澳渔村兜兜转转了3个多小时。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当我们驱车离开大澳渔村时,渔港海面上银光闪闪,一派祥和喜庆的气氛。随着交通的不断改善,区位优势的进一步显现,必将有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大澳渔村感受独特的渔家风情。

  左上图:游客在大澳渔村游玩购物。


作者:黄仁兴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