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阳江库 > 阳西县库 > 大事记

响水桥前·元州岭

2020-03-03 来源:阳西县融媒体中心

“源出龙山响水河,几多彩石几多歌;潭作瑶琴桥作笛,四时高曲四时和。”这是阳西籍著名艺术家林德宏老先生对响水桥的描述。响水桥,是阳西县城至溪头镇必经的一道古桥,历经百年沧桑,温暖了时光,惊艳了岁月。

每当经过响水桥,总会忍不住驻车片刻,用心静静感受,凝望那茂盛的红树林、远处摇曳的小船,倾听潺潺流水。阳春二月,春暖花开。应市文联领导邀请, 周日探访元州岭村——林德宏艺术碑楼,又一次回到了那久违的响水桥。

响水桥东侧,矗立着一座古老而现代的牌碑,上面用行草写着“元州岭”三   个字,下面还镶嵌着一幅色彩鲜艳的山水画,左上角写着:“山山水水层层树, 唤得春风入画来”,落款林德宏。画作充满了诗情画意。文化牌碑约两层楼高,设计独特,在响水河边,显得分外壮观。

传统的书法与国画之美,跃然碑上。还没进村,就被这桥景、文化牌碑所陶醉。汽车绕着文化牌碑向左转入,沿着大坝一侧缓缓驶下,向着山前的小村、矗立在村西侧呈品字形的青砖琉璃瓦的建筑物驶去。这标志性建筑物不是一般的农家别墅,而是我们正要访问的地方——林德宏艺术碑楼。车子停在楼旁的空地上。初来的客人,对这一切都感到陌生和好奇。眼前,一座座连绵起伏的青山,一望无边的田野,一排排青翠的绿树展现眼前。西北边的水上楼阁,河堤环山,曲径通幽;一池清泉映照着朱阁与后山。尤其是身旁的林德宏艺术碑楼,在村中如万绿丛中一点红,在绿林葱郁的山岭前,在绿油油的田野边,在弯弯的响水河旁,独具一格。

管理员崧叔非常热情,带我们走向艺术碑楼大门,大门两侧柱子上挂着一副阳西县文联原主席吴邦忠撰写的楹联:“山海相依阡陌纵横听田园牧歌此间多古韵,碑楼衬托艺廊影映看书画珍版世外有元村。”联意如画,山海相依,阡陌纵横, 书香韵味,有幸缘在境中。而大门两边墙壁上,刻着林老写的古诗。首首古诗都表达了林老对家乡的眷恋和深情。

记得那是十年前的初秋,笔者和吴邦忠陪同林老,驱车从白土与潮丰村委交界的小路进入龙高山东北麓腹地。途中经过上、下沙罗水库流下的溪流,经过龙高山正面的根竹头和侧面大山田流下的溪流。清澈的溪流溢过低洼的路面,汽车驶过时,水花四溅,惊吓了鱼儿。林老还饶有兴致地下车观看,惊魂未定的鱼儿一会儿散一会儿聚,让林老触景生情。后来,林老画了几十幅关于鱼儿的写意画, 还写了一首诗:“垌垌秋实喜田畴,拨青分绿过三流;鱼儿跃水迎宾客,话道常 回故里游。”绕过金星村后,经过从石船水库流经滑桥学校旁的溪流,林老还记得少年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常和伙伴到溪边玩水,弄得湿漉漉的身子,爬到树上再往下跳,如青蛙跳水,不亦乐乎!进了滑桥学校,除了婆娑的影树(又名凤凰木) 还印象深刻外,校容已今非昔比。于是,林老一时兴起,用粉笔在黑板上,左右手齐挥“龙山明月”,并写诗一首:“绿荫清流桥石间,书声琅琅水潺潺,难忘七十年前事,欣然双手写龙山。”


进入馆内,里面宽敞明亮。正面依然挂有林老应景对联:“溪出清流歌福地, 头居胜景艳龙山。”四面墙壁上,贴着刻在石板上的各样书法、人物速写和版画   等;二楼,各种表达手法的书法、山水国画等艺术作品更上一层楼。尤其两幅巨型山水画,一幅是《春驻不思归》,画内隐藏着大小各异蝴蝶一百个;另一幅是《秋光艳故乡》,画内隐藏着大小不一的一百个印章在里头。图画意境突出,艺术韵味浓厚。


林老高龄,已逾九十,但他心胸豁达,常以送给战友的赠言“名兮利兮平心  过日子,苦也乐也一笑对人生”自勉自律。他的理想,如少年的心,充满了活力, 充满了希望和期待。他对家乡的建设,常念念不忘,用隽永的艺术,以实际行动, 身体力行去表达。除了建设好元州岭艺术碑楼,还要在村中建设许多文化景点,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发展乡村旅游文化,诸如:曲桥公园、元州岭驿站、断桥观光园等,彰显文化悠悠毓秀的元州岭。

元州岭人热爱家乡的传统自古至今皆有之。清康熙年间,林氏先祖率家眷从埠外迁来,在这东西有岭、岭背有海、有晒盐场、依山傍海的地方安居乐业,故取名为盐周岭。因为“盐”与“元”,“周”与“州”为本地谐音,后演变为“元州岭”。今天,以林老为代表,企业家林举威以及众乡贤为中坚力量,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慷慨解囊,建设环村硬底公路,村中街道,灯光绿道,环山水渠, 文化广场等,不遗余力。在地方党委政府的关怀帮助下,2015 年被列入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核心村,使得这条逾百户、近千人口的山海小村一时名震四方。

元州岭村依托青山、江河、大海而建成的,以林德宏艺术碑楼为龙头的文化长廊,是振兴乡村经济、发展乡村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融历史文化、地理位置、风土民情、结合时代背景,拟建成的一道沿江沿海的特色文化长廊。它联结东起广东古村落——大洲村,沿江而下,经鸡乸㙟村(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延伸至石埗、白土(山歌之乡)联围的特殊地理位置,形成“古风唱画” 的亮丽风景线。沿途线路仿古制作的坝墩,节节相连;硬底道路沿着河边、海边修建,曲曲弯弯;可观望江岸、海岸两边无限风光;可近看红树林、水中野鸭和成群的红嘴鹤;可遥望海中过往的大小船只……

响水河段,曾经是元州岭村及四乡八里水上交通要道,繁华的码头使得这里兴旺发达,是当年出外求发展的海上重要通道。林老小时候到阳江求学,就从这里乘船出发。乡人出外谋生,都得从这里乘船,到阳江、广州、香港、南洋等。元州岭如一颗璀璨明珠,在龙高山前,在南海之滨闪烁。正如林老的诗曰:“翠珠一颗嵌元州,新苗一垌绿油油;长虹一道村前过,响水一条傍岭流。”

离开林德宏艺术馆,车辆又转上了路口,沿着响水桥头的牌碑,那苍遒有劲行草“元州岭”以及下面那清新的山水画幅,还有那神奇的上联“响水桥下桥水响” 又在耳际响起。顾名思义,“响水桥”乃地名,“下”方位词,“桥水响”的“响” 倒过来,变成了动词。严格的对联,除了字词、平仄相对应外,词义要相近,意

义融合,恰似一幅完整的山水画图。要觅到如此词义相近、意义融合的下联,确实不易。参观了林老的书画碑楼,感慨万千!林老已高龄,少小离家,在异乡昆明生活 60 多年,但乡音不改,乡情不变,除了捐赠 1000 幅字画给阳西县人民政府外,还义务教学,鼓励青少年,勤奋学习,弘扬国粹,珍视中华文化,乡梓之情溢于言表,正如他的诗句:“滔滔南海情千万,难忘秋光艳故乡。”他言传身教, 用书法艺术、用国画艺术去表达,他那无私奉献精神实乃难能可贵,尤其已是耄耋之年,仍在创作,憧憬未来。林老写过一副对联,挂在净业寺大雄宝殿里,联曰: “大千世界,去去来来,了却了,了功了德,了了哉净业;垌应乾坤,虚虚实实, 空也空,空阔空灵,空空兮禅林。”于是,吾自拟“净业寺上寺业净”对之,以飨吾意。

上了织溪公路,回望与元州岭一脉相连的龙高山,当地人称“双乳岭”,因两山峰相连,远远望去,黛青色的山峰似女人胸前隆起的双乳,因而得名。霞光下, 更似金光灿灿的元宝。比金元宝还贵重的是山水与情义,千百年来,孕育了这一片土地和乡人。于是感曰:“龙山远眺似金元,银水长流绕村前;画意诗情留千古, 乡情无价逾光年。”





作者:刘太考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