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阳江库 > 阳西县库 > 大事记

上洋大屋

2020-07-07 来源:阳西县融媒体中心

与友人相约,我回到了阔别 20 多年的故乡——上洋镇。我的故乡是一个风景宜人的沿海小镇,依山傍海,视野开阔,故有“南海龙高相映趣,田畴万顷稻飘香”之说。这里的老宅享有盛名,上洋大屋就是其中历史遗存之一。

车开到大屋门前停下,只见庭门紧闭,屋顶青草苍苍,门可罗雀。从外面环视,大屋独倚池边,风凉水冷更显得孤独苍老;窗台、檐楣虽色泽陈旧,但图案依然隐约可鉴,它与脱干油漆的大门早已告别辉煌的岁月;外墙古榕树根如盘龙, 皮若裂岩,像百岁老人,长须或探入墙内,或穿墙破壁与古墙相依相偎,百年的沧桑,它也学会以一种方式生存、展现;头顶的古榕,叶子正在举行一场告别仪式, 一花一叶的回归禅释着生命的轮回,大屋是它们忠实的见证者;它在日月与风雨中乐看炊烟袅袅,铭记一批批进入又离开的游客,倾听百家灯火的故事;如今即使变成空巢老人,也仍屹立不倒,为寄居在檐下燕雀讲秋天的虚怀,燃烧余热, 这何尝不是延续生命的又一种姿态呢?

历史起源

说到上洋大屋的起源,要追溯到清朝。上洋大屋曾是上洋赫赫有名的书院, 创建者是上洋姚氏始祖伯周公,他是福建莆田姚氏九十六世天明公之裔孙,原籍福建省兴化府莆田县(现为莆田市)珠玑巷,宋朝进士,官至海南琼州知府。届满归乡,乘舟为风浪所阻,乃弃舟登陆,见此地山川灵秀,乃风水宝地,遂定居上洋、白石两村。据相关书籍记载,姚氏自南宋始,历经几朝数代,清乾隆年间至民国年间,上洋姚氏兴旺达到鼎盛时期,名官迭出,势力雄强,经济雄厚,第堂林立,大厦成群,上洋姚氏大屋称誉漠海,阳江民间有“上洋屋,雅韶圹,北惯巷”之口碑。时移世易,风雨沧桑,上洋大屋存留迄今,已历历可数,目前保存较完整的第堂有白石村的二兴大屋,上洋村的二尹第、参军第、宝光大厦、秋官第等,文中写及的大屋就是宝光大厦。

回溯往昔,在当时交通、经济、信息十分闭塞的年代,把一百多年前的西方文化带入上洋这样的小地方,并在这个山旮旯里建起这样气势恢宏、规模宏大的建筑实属不易,它需要起始人远大的眼光、足够的胆量和浓郁的爱乡情怀。如果不是先人们的超越思想和先进理念,这个边缘乡镇不知还要落后多少年。我们无不感谢我们的祖先,感谢他们的超脱与大爱之心,这是上洋人民的福荫。正是这样的文化底蕴孕育着世世代代的子子孙孙,他们既秉承着“承前祖德勤和俭,启   后孙谋读与耕”的美德,用智慧充实上洋人文历史。身处其中,望着高大的城墙   和被风雨尘土打黄的、花纹尚且清晰可见的罗马柱,内心无比自豪。我津津乐道地向同伴讲起孩童的往事:那个扎着牛角辫的小孩,正朝着巷道深处跑去,银铃般的笑声在院子回荡……大屋的庄严、神秘、幽静、古朴,它开阔了我的童年视野, 深厚的文化底蕴熏陶一颗幼嫩的心灵,古典的美潜移默化于心间。

红色岁月


20 世纪 70 年代至 80 年代,上洋村姚宝光的大屋由私人大宅改造成上洋公社。公社四周建起围墙,独立成体,围墙门口处挂上用黑色沥青书写的“上洋公社”4 个大字,大院子内设有球场。大屋门口正上方的横额位置高高挂着庄严肃穆的国徽,那时这里就是上洋乡府重要之地。

小时候我跟随父母进入公社,父母去做工,而我如自由的小马,任意玩耍。每天早上和中午,公社的广播室准时响起,有规律的声音成为乡镇村民们的时间 表;小小年纪对广播宣传的内容不了解,唯独喜爱听铿锵有力的革命歌曲,如《东方红》《我的祖国》《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早已烂熟于心。抚摸残旧的城墙, 那时亢奋的声音仿佛在耳边萦绕,温暖童年的回忆。球场上民兵们在操练,他们身穿军装,手拿木枪,口中喊着整齐划一的口号,威风凛凛的形象吸引我的好奇。特别是遇到新兵入伍的时节,这里更是热闹非凡,几乎全区的人都来这里集合。


只见身穿新军装的哥哥们在锣鼓喧天的队伍中举行入伍仪式,鲜红的大花挂在胸前十分耀眼,他们在人们羡慕的目光中走上军车,在万众的欢呼声远去……红色与军绿色成了当时崇拜的色彩,赤诚、坚毅的形象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童年印记。

从正门进入,大院左边有一幢两层的小洋楼。我指着小洋楼对同伴说,当时村干部的办公地点主要在这里。院子正中的大天井中央种有一棵葡萄树,花匠用白色水泥柱支起一个坚固的葡萄架,便于枝干攀爬。枝叶借着春光爬满枝头,茂盛婆娑的葡萄树如亭亭玉立的少女,装点了大屋的清幽肃穆,几分生气溢满单调枯燥的空间。这里夏天可乘凉、秋天可摘果;浓密的枝叶成了鸟雀们温暖的安乐窝、快乐的天堂;它们灵动的身影、清脆的鸣叫与楼上村干们开会的讨论声相映成趣。中午时分,狭长的巷子传来阵阵香味,香气如一条柔软的丝带飘向四周。沿着香味飘来的方向走去,就是村干们的食堂,工人们忙着榨油、搬运花生渣;炊事员忙着准备午饭,遇到他们正在铲饭,阿姨会挑起一块抹上盐巴的饭焦塞到我们的手中,我们边吃着饭焦边穿梭在九曲回肠般的巷道。每条巷道道道相通,在曲径通幽之处都有一方小天地,这方隐蔽的天地正好是我们孩童捉迷藏、自娱自乐的快乐场所。院子内每个角落都有大人忙碌的身影, 父亲的身影常贴在青砖碧瓦上,每条红色的标语、黑白的字画都有他的缩影, 扶梯、油漆桶和父亲构成一幅素洁的工笔画,那专注的眼神、谨慎的笔尖彰显一代人的奉献与忠诚。

如今,这些标语、字画还依稀可辨,醒目的字画既见证了时光和风雨,又见证了历史产物下那代人的生活形态。我和朋友认真读着过去的语句,抚摸坚实的青砖,无不感慨。大屋在会议、学习、宣传、讲播中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一代人, 它为劳动生产为主的红色年代提供一个崭新的历史舞台。

文化传承

时代变迁,人民生活日新月异,地域的开发于20 世纪90 年代初已拉开了序幕。这时的公社也随之迁到新开发的地段,并更名为上洋镇人民政府。上洋大屋虽人去楼空,它的建筑特色却成为方圆百里的一大文化热点,其深远的历史文化和艺术特色是我们为之研究、保护和传承的精华。

上洋大屋融中西文化于一体。入口左边的小洋楼采用的是“巴洛克”艺术风 格。据究,该文化产生于意大利,1600 年至 1750 年在欧洲盛行,该艺术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极强的空间感和立体感,它被满腔热忱的远洋学者带回来,并建筑在故乡的热土上。民国期间,大部分人都是穿长衫、留辫子的,而在上洋这个边远小地方已经有人打破传统,剪掉辫子,改穿西装,在思想认识上超前发展。留洋学习西方文化,并把先进理念带回本土地方实践、弘扬,这是怎样的一腔爱国、恋乡情怀?

抬头仰望,西式洋楼每个楼道都设有拱形廊眉,走廊顶部每隔一段就有一个莲花状的图案,可能下面是挂马灯或者灯笼的(那时只有阳江县城才有电)。在白色和橙黄色彩的搭配下,尽显小洋楼的华贵富丽,与古典端庄的老式大屋形成鲜明的对比。右边的老式大屋也不甘示弱,尽显芳华。大屋很高,最高的屋檐大约 6 米,整体建筑呈“人”字形结构:青砖砌墙,酸枝木做梁柱,分正厅与侧厅。侧厅倚靠在正厅飞檐之下,整个屋群就是这样房房相连,像血脉相连的兄弟手足情深;屋中天井开阔,可聚阳光、汲雨露,是聚财纳福之地。大屋每处都精雕细琢,


独具匠心:每个大厅门口正上方设有木窗格,既可采光又能通风透气;屋檐、主梁、窗台、飞角都别出心裁,或飞龙画壁,或花鸟虫鱼,或蟠桃盛会;小洋楼与大屋中西搭配,无不展现浪漫与古典的气质,尽显雍容华贵。

冬去春来,时过境迁。再次走进大屋,沉重而低沉的门声打破一屋久违的幽静,阵阵霉味触动来访者驿动的内心。脚踏石阶,看青苔任性地蔓延瓦楞,回忆过往与现在,激起无限怀想。友人说:“像这样有历史根源的建筑物不多了,应 该好好保护。”是啊!他的话激起我深远的敬重与无尽的希冀:一代历史一代文化, 岁月流转中的文化魅力将从这道推门声中打开岁月的封锁,推广流传。


作者:黄赤影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