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阳江库 > 阳西县库 > 大事记

瓦屋仔,你不知道的秘密

2020-10-22 来源:阳西县融媒体中心

瓦屋仔的秘密,绝不是你一眼就能看透就能读懂的 ! 你必须走进来,踏上这 方神奇的土地,打开村庄的密码,启动瓦屋的钥匙,才能听懂那些瓦片与石头的 言语,才能倾听那里祖祖辈辈的故事,才能探索那埋藏在竹林掩映下、水草丛中 古老的秘密……

静谧中一幅别在大地上的山水田园画

 十月的黄昏,下乡塘口镇下垌村委会,途经瓦屋仔,途经一片静谧,途经一 片乡愁……

远远的,在一片金黄的稻田尽头,在三面环山的翠色拥抱中,青砖灰瓦、整 齐划一的瓦屋仔静静地伫立在冬日黄昏的余晖中,美如一幅别在大地上的山水田 园画。

宽大的硬底化进村大道,干净得连一片落叶都没有。


没有炊烟,没有鸡鸣,没有狗叫。静!才发现,所有的房子大门紧锁。 

我惊异于房子的整齐,横巷竖巷整齐划一的布局。首排房子共有 6 座,后面 竖排紧跟着五六座同样的房子,统一的一座两廊结构,统一的青砖灰瓦,统一高 度的石脚,统一的窗子。房子之间有两米左右的巷道。巷道是硬底化的,但杂草 依然破石而生。

相对于房子的整齐,我更惊异于房子统一的色泽。一眼看去,每一间房子的 新旧程度都是一样的,完全看不出差别,这在我所见过的村子是绝无仅有的。尽 管房子看上去已有了一定的岁月,但感觉依然很新很坚固,再住上二三十年也没 有问题。

此时已是暮色苍茫。迫不及待要环村一圈,车子却在半途停了下来,环村大 路并没有全通。下得车来,才发现眼前是一片树林,落叶与杂草快把路面全覆盖了。 而目之所及的几座房子被一大片芦苇遮挡了。芦苇那么高,那么茂盛,直长到屋 顶上去了!夕阳余晖下,晚风中的芦苇摇曳生姿,美得有点忧伤。

看来这个村子已经很久没有人住了!打量着这些房子,我不禁困惑:放着这 么好的房子不住,他们都到哪儿去了呢?

我无法解开村庄的密码,却多了一份别样的乡愁。

乡愁中村庄里祖祖辈辈的故事

两个月后,第二次走进瓦屋仔。这一次,有了开启村庄的钥匙——从这个村 子走出去的广东灌浆岛科技集团董事长邓敬森先生,还有该村的村主任以及另外 几位长辈,一一为我们揭开村子的“秘密”。

原来,瓦屋仔邓氏的祖辈为福建人,老祖宗邓志斋官至布政司。元末明初, 为避兵乱,邓志斋挈妇将雏迁居广东梅州。明朝洪武年间,其中一脉从梅州辗转 龙川县最终迁至阳江塘口热水乌坭坑村开基繁衍。后来,由于人丁兴旺田地少, 邓氏的祖辈便到瓦屋仔一带开荒耕种。一年又一年,开荒的田地越来越多,邓氏 的祖辈认为瓦屋仔一带风水好,可以再建村。嘉庆年间,邓氏祖辈的兄弟也就是 瓦屋仔村的邓氏太公邓国开带着他的三个儿子从热水村分出,在瓦屋仔另立新村。 最初,太公邓国开建了一间大屋。为防盗贼、土匪,大屋由十多座房子拼接而成,房房相通,而通道是“迷宫”式的,陌生人进村没转几圈就迷路了。大屋的主体 为石头和青砖,屋顶是盖瓦的,周边还有壕沟和碉堡。


那时候,绝大部分人住的还是茅屋,因此,周边村民便将这座特别的“瓦屋仔” 呼作村名,一直沿用至今。

直至 20 世纪 70 年代,邓氏的祖辈在瓦屋仔一住便已是 150 多年! 

遗憾的是,这座住了七八代人的大屋,我们只能想象一下了。

那整齐划一房子的故事 

瓦屋仔村外表最特别的地方就是所有的房子都是同样的新旧。

邓敬森说,那是因为所有的房子都是同一时期建的,建于 1974—1975 年间。 房子的建成,完全是因为父辈有勇有谋有担当,灵活搞互助。

话说到了 20 世纪 70 年代,邓氏的子孙越来越多,大屋完全住不下了。邓氏 的子孙“父业子能承”,筹划着族中每家至少建一座房子的大业。

那时候的农村,有劳动能力的都在生产队挣工分,单家独户要建造房子可不 是易事,一是没有砖瓦、没有木材,二是人力不足、时间不允许。其时,邓敬森 的父亲邓修权为下垌大队大队长,伯父邓修德为本村村主任,这两个领头羊却是 有智慧有担当,兄弟俩同心协力,想到一个大胆的“双赢”办法:把农业生产与 建房子统筹安排——在完成农业耕作任务时,先是安排在空闲时间,由生产队统 一烧砖烧瓦,再就是家家户户正式建屋时,由生产队统一派人协助施工,以记工 分的方式出工,收工后回自家吃饭,不给屋主添负担。“统一思想,统一拆迁, 统一规划,统一施工”是这次整村拆建的十六字法宝。短短的两年时间,便建起 了 30 多座一模一样的青砖灰瓦房子。所有的房子设计朝向一致、间距一致,后 排的比前排的稍高,一眼看去,整齐划一,非常气派。

那时候的农村,很多人的房子还是全泥砖的,像这样整个村是青砖的,绝 无仅有。一时间,让远近邻村羡慕不已。而在为全村建房子的同时,因为充分 调动了全村人的积极性,人人不遗余力,该村在农业生产方面不但没有落后, 还连年增产增收,为此获得了“阳江县文明村”的荣誉。一时之间,瓦屋仔村 成了整个阳江县(现为阳江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范,一批又一批人前 来参观学习…… 

那埋藏在竹林掩映下古老的秘密

沿着硬底化的村道,绕着村子行走,村子最后面的两座瓦面已经破落的房子 竟是复式结构两层的!村主任自豪地说,这两座房子在那个年代是很出名的,阳 江刚成立电视台时就专门来报道过。

两层的瓦房子!驻足凝望,不得不佩服邓氏祖辈的智慧。

 在村的后面,看到了一条第一次来时没有看到的新泥路,原先被杂草覆盖的 环村大路也全通了,那些穿过瓦面长到了屋顶的芦苇也全部清理了。村主任说, 这段新路是结合今年新农村建设刚修建的,从这里走出去 1.5 公里就是塘口热水 温泉……

新水泥路通向的是一条河。河道不大,设有拦河陂,但水却是满的。以拦河 陂为界,河上河下十多米后都是密密实实的竹林、木林。

村主任说,他们村的蔡伦造纸技术很早就有了,只是这十几年来,河里的水 越来越少了,加上造纸手工业经济效益差没能继续发展,荒废了。他家原来就是 造纸的,他年轻时经常用自行车运草纸到电白、沙扒那边卖。

怪不得这里这么多竹子,水源还这么丰富! 

想看看那些造纸工场。村主任说,都在竹林里,被竹木包围被竹叶树叶覆盖了。 正失望之余,邓敬森指着河上游岸边的一棵大榕树说:“那棵大树下藏着一个‘袖 珍都江堰’,其原理和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四川成都都江堰是一样的!智慧的先 祖垒了一个石坝,形成一个分水的鱼嘴。平时不发洪水时,这条流淌着山泉水的 小河供全村人生活使用和村前土地的灌溉;发洪水时,多余的水就会溢出石坝排 到更低的沙田河里流走。可别小看这个设计,正因为有了这个小工程,无论下多 大的雨,乃至山洪暴发,河水都能定量流入村子,也因此,这个村永远不会被水浸, 而且一年四季都特别干爽。”

迫不及待要去一睹“袖珍都江堰”的神秘面目。沿着新开发的村道往回走 二三十米,便看到了一条硬底化小水渠。小水渠的水依然很清澈,只是落了不少 的竹叶树叶。邓敬森说,这水渠是从上面的“袖珍都江堰”引来的,从前是一条 很有诗意的小山溪,水清沙白,有小鱼有蚬仔,小时候经常在这里捉鱼摸蚬。

为了看“袖珍都江堰”,大家沿着许久没有人行走的山道进山了。一路上, 邓敬森不时为我们介绍一些树木的名称。山路旁有几丛像韭菜一样的植物,据说 这是一种可入药的兰花,其他地方少有。

可惜,密密实实的竹林深处和水草丛中,我们只闻流水淙淙,甚至鸟鸣啾啾, 却没法看到“袖珍都江堰”的真面目。

在村的后面,是一片肥沃的稻田。我们沿着山脚往前走,经过一块大石头。 村主任说,这是雷打石,20 世纪 70 年代发生的事,雷电的力量把一大块石头劈 成了两半,还有一半在山腰上。

我听得很惊讶,努力想看看劈口,可大石经过几十年风吹雨打,曾经的“重伤” 早已了无痕迹。

越过田野,就是那条在新农村建设中跨越 3 个村委会却创造了“零赔偿零反 对”的美丽乡村绿道。我们沿着绿道走了近 20 分钟便又是瓦屋仔的进村道,沿途不仅有出产美味的梭萝丹竹笋的竹林和其他的珍贵植物,更有美丽的风景:远 处青山如黛,秀美异常,近处却是一大片平坦的农田,视野辽阔。而越过田野看 向远方,竟可以直接看到巍峨的粤西第二高峰——鹅凰嶂!让你感觉这里真的是 风景如画,风光旖旎。而我们的脚下,还有一条清澈的小溪静静穿过村前的田野 向远方流去……正好奇于这条小溪是不是从山后面的“袖珍都江堰”流出来的, 邓敬森微微一笑说,这是另一条溪流,村东南是两条小河的交汇点,这在风水学 上叫“两水夹金”……

那走出去的子孙们的故事 

俗语说:有好风水的地方,定能出人才。

听过瓦屋仔祖辈的故事,看过瓦屋仔村的“风水”,此刻,我更想知道瓦屋 仔村走出去的子孙们的故事。

真可谓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原来从瓦屋仔村走出的子孙后辈中,不但 有做生意的,有当官的,更是出了一位国家级化灌专家、原位处理大王!他的团 队居然是工程界的“特种部队”,能让岌岌可危的大桥“起死回生”、能使烂泥

变磐石、能化腐朽为神奇!抢救过全国各地很多惊心动魄的大工程,获得过数十 次全国全省第一,获得过多项国家专利……他,就是眼前这位陪了我们半天的广 东灌浆岛科技集团董事长邓敬森先生!

出生于瓦屋仔村、有着祖先优秀基因的邓敬森,在求学阶段,就喜欢钻研, 热爱探索,敢于拼搏。1989 年,邓敬森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 接着又被派到所里的灌浆公司工作。化学灌浆是非常“冷门”的学科、非常“冷门” 的技术、非常“冷门”的职业,但邓敬森却如鱼得水。很快,他便在这个极为冷 门的行业中表现出了从勤奋到“天赋异禀”,从业务能手到技术专家再到管理精 英,工作仅 4 年,邓敬森便当上了中国科学院属下的化学灌浆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时年仅 26 岁!

而有着大抱负的他并不满足眼前的职级,他想要达到的是这个行业的高峰, 是这项冷门技术的神奇与极致!他要在这个冷门的行业里缔造神话!

1998 年,面对汹涌澎湃的市场经济浪潮以及怀着成就一番事业的远大抱负, 邓敬森毅然放弃中科院的优厚待遇,下海创办桂林科达化学灌浆有限责任公司。 同年,桂林科达化学灌浆有限责任公司利用化学灌浆技术挽救濒临倒塌厄运的隆 安大桥,从而名噪一时,事业迅猛发展。2001 年,邓敬森在阳江市创办广东灌浆岛公司,次年并购广州爱克思环保技术材料研究所。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集生产、 科研、施工、销售、培训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化的综合性大型企业,设在全国 各地的分公司达数十家。广东灌浆岛公司也一跃成为全国化学灌浆行业的龙头企 业。广东灌浆岛公司在化灌领域纵横驰骋,南征北战,创下了中国化学灌浆界的“16 个第一”,其中“采用‘DCG 工法’路面调平”全国第一,“沉陷(位移)的大 型桥台抬升复位”全国第一,“‘DCG 工法’整体抬升下沉的框架桥”全国第一, “树根桩 + 化灌加固边坡”全国第一,“路面错台修复”全国第一,“病害砼路 面原位综合治理 + 化灌加固边坡”全国第一等等;主持参与公路、铁路、城建、 矿山、水利、核电、地铁等各种灌浆工程 2000 余项!其中,“加固地基和抬升、 调平沉陷铺面的化学灌浆方法”可解决建筑行业的部分地基软弱、涌水突泥等难 题,甚至达到“起死回生”的神奇效果,用在高速公路病害整治上更是效果显著, 可以加固软弱路基、精准调平严重凹陷的路面。该工法一经问世就受到中国科学 界的重视,化学灌浆和工程界的专家学者会同科技厅为此组织专门的论证会,进 行严格的科学鉴定,一致认定该工法是化学灌浆领域中的一项重大发明,是化学 灌浆技术的精华、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并且决定以邓敬森的姓氏来命名,叫“邓 氏化灌方法”,即“DCG 工法”。“DCG 工法”在整个化学灌浆史上具有里程碑 的意义,2004 年获“香港国际高新技术博览会金奖”,被科技部、专利总局认定 为“国家重点推广专利技术”及《2005 年全国科技成果、专利技术国际交流选项 推荐项目》,其无形资产评估值高达 2.5 亿元人民币。

邓敬森的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广东灌浆岛公司在原有的基础上已发展成集化 灌产业、生态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房地产于一体的灌浆岛系企业集群。旗下企 业包括广东灌浆岛、桂林科达化学灌浆有限责任公司、阳江市科达化灌公司、桂 林漓江科技公司、广州五防公司、广州爱克思环保技术材料研究所、阳西金谷实 业公司、广州灌浆岛生物科技公司。

邓敬森对多年来的化灌研究成果,还善于总结成文,发表了《化学灌浆产业 化发展道路初探——“群岛战略”构思》《“五合一”原位治理技术在水泥混凝 土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实践》等论文十多篇,编著了《原位化学灌浆加固概论》《原 位化学灌浆加固材料》等四部著作。由于在学术上的突出贡献,邓敬森被《西部探矿工程》《中南公路工程》《广东科技》等知名刊物聘为特约副主编。而源于 自幼对文学的热爱及自身的造诣,2008 年,邓敬森被推举为阳江市中华诗词学会 名誉会长,2014 年又被阳江市作家协会聘为副主席。

多年来的努力及成果,邓敬森已成为中国化灌界的旗帜性人物,被推举为中 国化学灌浆论坛秘书长、中国水利学会化学灌浆分会副主任委员,连续被业内推 举为第一、二届“中国化学灌浆论坛”的执行主席。广东灌浆岛公司也于 2005 年、 2009 年连续承办了第一、二届“中国化学灌浆论坛”,并将中国化灌论坛标志物 和中国化灌陈列馆设在广东灌浆岛公司内。

祝福与期许

 又到了鸦雀归巢的傍晚时分。绚丽的晚霞中,静静的瓦屋仔,古朴、唯美 !

此时,我心中涌起的已是与此前完全不一样的“乡愁”……

乡村振兴的号角嘹亮吹响,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对于人杰 地灵的瓦屋仔村的将来,邓敬森说,瓦屋仔有很好的资源条件,很适合打造民宿, 村后的“袖珍都江堰”、造纸工场都是亮点,可以恢复。同时,可以打造为一些 文化协会的创作基地,赋予瓦屋仔更多的文化元素。因自己常年在外,无暇兼顾, 希望有识之士有缘之人来帮忙完成这个心愿,他会全力配合,甚至在资金上给予 支持,有空时常回来看看。

瓦屋仔的未来,我们祝福着!更期许着!




作者:何婉苑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