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3月2日获悉,省政府近日批复同意设立珠海斗门智能制造经济开发区,批复同意后,该区域将实行现行省级经济开发区的政策。记者了解到,这是珠海继富山工业园、联港工业区后的第三个省级经济开发区,与富山工业园一同成为斗门区打造珠江西岸智能制造示范区的“左膀右臂”。
批复显示,珠海斗门智能制造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2.08平方公里,东至磨刀门水道,南至水产南路,西至物流路,北至新环变电站(海龙东路)。此前,其系位于斗门生态农业园白蕉新港片区的“园中园”,原名为斗门智能制造产业园。
批复指出,珠海斗门智能制造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要坚持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目标,以激发对外经济活力为突破口,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特色鲜明、规模适度、配套完善的要求,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切实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努力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引擎。
“珠海斗门智能制造经济开发区开发建设,旨在打造珠江西岸千亿级智能制造示范区,助力夯实斗门‘工业强区’基石,推动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斗门区委书记周海金表示,珠海斗门智能制造经济开发区将成为珠海西部乃至珠江西岸创新型经济的新引擎。“要以超前的眼光对标最高最好最优,加强战略性思维和前瞻性思考,坚持产城融合,建设4.0版的现代化园区。”
斗门区委副书记、区长马洪胜在今年斗门区“两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打造千亿级的智能制造经济开发区是斗门区“十四五”谋篇布局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斗门区完善产业布局,打造“一中心两带四园五集群六板块”产业格局的重要一步,力争将斗门智能制造产业园打造成千亿级智能制造示范区。
“珠海斗门智能制造经济开发区成为珠海第三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对斗门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建成珠江西岸智能制造示范区具有重要意义。”斗门区委常委、斗门生态农业园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黄进表示。
“从申报到批复仅用了两个月,体现了省政府对珠海、对斗门发展智能制造产业的支持。”斗门区政协副主席、斗门生态农业园管委会副主任曾志表示,未来园区将以“珠西制造高地·滨江生态新城”为战略定位,通过完善商业、教育、医疗、文体休闲等配套设施,打造“产业高度聚集、城市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产城融合发展的新一代产业园区,致力于打造千亿级智能制造示范区、产城融合示范区及乡村振兴示范区。
珠海斗门智能制造经济开发区是珠海第三个省级经济开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