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斗门区委四届2021年第4次书记专题会议召开,原则通过今年的乡村振兴样板村建设及党群服务中心升级改造工作方案。
方案明确,今年斗门区将以省定特色精品村的标准,重点推进打造12条乡村振兴样板村,并升级改造30座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建设集“六大中心”功能为一体的为民服务综合平台。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
“贯彻落实好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斗门区在新发展阶段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斗门区委书记周海金表示,今年,斗门区将进一步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机制,脚踏实地加油干、久久为功不放松,建设4.0版美丽乡村,打造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
“净治美韵”体现斗门特色
完成113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场推进会在斗门召开;
入选全国农村厕所革命九大典型范例;
完成69条134公里“四好农村路”建设;
获评中国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和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近年来,斗门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有力抓手,着眼“示范区、示范镇、示范村”建设,逐渐形成了“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全面推进”的全域乡村振兴新格局。
截至2020年,斗门区累计投入45亿余元持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13条市级样板村和12条区级样板村,建成各级各类新农村建设示范村59个、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区1个、市级新农村示范片区2个,以点带面、示范带动推进全国示范区创建。
去年7月,斗门区委常委会通过《斗门区创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工作方案》,提出用5年时间全面推进“五大工程”,将斗门打造成为具有“净治美韵”特色的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净治美韵”目标充分体现岭南风格、斗门特色。其中,在“净”方面,实现村道净、河道净、田园净、院落净;在“治”方面,从土地治理、生态治理、产业治理、架构治理四方面改革创新;在“美”方面,实现农人美、农房美、农耕美、农味美;在“韵”方面,打造水乡之韵、山乡之韵、渔乡之韵、侨乡之韵。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文件确定,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撑。
贯彻落实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斗门接下来该如何干?
在今年的斗门区两会上,斗门区委副书记、区长马洪胜强调,将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壮大一批具有区域特色优势的农产品品牌,高标准打造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
据悉,今年斗门区将在原来的基础上继续建设12条乡村振兴样板村,再升级改造30座村级党群服务中心。
高水平再升级30座党群服务中心
驱车驶入乾务镇夏村村,一眼就能看到正在进行装修收尾工作的党群服务中心。
“兼具实用性、审美性和前瞻性,修缮一新的夏村村党群服务中心即将投入使用,为服务村民增添新平台,为村民生活休闲增添新场地。”夏村村党委书记黄仲文说。
“目前,首批30座党群服务中心已基本完工。”刘孝雄表示,2020年以来,斗门区投入9000万元推进建设改造首批30座村级党群服务中心,融入“六大中心”功能,将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成为村民服务的坐标点、文化活动的新场所、群众学习的加油站。
根据计划,今年斗门区将按照“样板村优先,各镇推荐,条件成熟”的原则,再投入9000万元,选取30条村的党群服务中心进行统一升级改造,全面整合和统筹村级基层组织服务资源,打造集党务、政务、村务和公共服务为一身的为民服务综合平台。
第二批30座村级党群服务中心继续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医疗卫生服务中心、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法律服务中心和综治维稳中心“六大中心”功能为一体,每座均具备9个基本功能室、1个智慧化综合服务平台和必要的内外部软硬件设施,建筑风貌符合地方特色,建筑面积尽可能达到500平方米以上。
为民服务是该批“新中心”最突出的功能。“今年的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将更加注重总体的规划设计和建筑质量,建设‘包罗万象’的多功能综合体,使其成为村内集聚人气的地方,让村民足不出村就能把事办成办好。”刘孝雄说,这项工作也已被列入2021年斗门区十大民生实事。
刘孝雄表示,第二批30座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建成后,将配合首批30座村级党群服务中心运行,逐步具备现有基层公共服务阵地资源统筹运用能力,满足全区50%以上农村组织文明实践活动等需要,勾勒出更为行之有效的农村基层党建生态。
高标准再打造12条区级样板村
今年春节期间,乾务镇新村村的200亩油菜花田和30亩格桑花田、30亩向日葵田打造斗门最大花海,吸引了市民游客约45万人次,赏花盛况“霸屏”朋友圈。不少市民发现,新村村美的不仅是花。走进村内,村道、巷道干净整洁;行走在斑驳的青砖房前,一砖一瓦间,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
“以前环境脏乱,现在变化很大,每条巷道都干净整洁,舒服很多。”在新村村生活多年的村民黄伯表示。
据新村村党总支书记陈卫中介绍,新村村是2020年斗门区打造的12条区级样板村之一,投资2000多万元,以“稻香千亩,百年新村”为发展定位,从环境风貌、绿化景观、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造提升,全力推进建设斗门区休闲农业旅游目的地。
新村村的高涨人气,是斗门区以省定特色精品村标准,打造乡村振兴样板村的生动写照。
今年是斗门区开展乡村振兴样板村建设的第三年。根据部署,斗门区按照“基层战斗力强,村居基础良好,区域特色鲜明”的原则,从全区5个镇中再选取12条村作为2021年乡村振兴样板村建设对象,包括井岸镇黄杨村、龙西村;白蕉镇小托村、昭信村;斗门镇小濠冲村、小赤坎村、大赤坎村;乾务镇乾东村、乾西村、乾北村;莲洲镇东滘村、横山村。
据斗门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孝雄介绍,斗门区今年将按照每村2000万元的标准进行建设,全区共投入2.4亿元,主要推进12条样板村的雨污分流、三线整治、垃圾治理、道路提升、风貌提升等工作内容。
“这12条农村将以省定特色精品村的标准,由属地镇作为样板村建设的主体,选择有资质的代建单位,选取设计水平高、综合实力强的设计团队来打造,建设水平要达到珠三角地区的最高层次。”斗门区委常委黄进表示。
据了解,建设12条区级样板村已被列入今年的斗门区十大民生实事,要求在今年年底前基本建设完成。
“相比去年,今年斗门区的样板村建设将更加强调设计施工的合理性,避免大拆大建、重复建设、过度设计等问题,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样板村建设带来的获得感与幸福感。”刘孝雄表示。
从去年起,斗门区积极推动小濠冲党史教育基地提升改造,为建党100周年献礼。被列为今年的乡村振兴样板村建设对象,小濠冲村将如何充分利用2000万元的资金?在该村党委书记邝东亮的脑海中,一幅清晰的蓝图已经浮现。
“党史教育基地旁的一条长约900米的石板街将进行升级,重点改造道路两侧商铺的外立面,并高标准提升道路建设水平,同时实现三线下地及雨污分流,务求将这条石板街打造成为党史教育基地提升改造后的重要配套设施。”邝东亮表示。
刘孝雄称,小濠涌党支部是珠海市第一个党支部,以邝任生为代表的革命先烈在这里书写下了英雄事迹。“斗门区将把党史教育基地提升改造与乡村振兴样板村建设有机结合,让红色基因在斗门更好地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