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成太、吕庆良、莫移艳、邹志强、李琦豪、吴文川,这6名医生是斗门区第九批医疗帮扶云南省怒江州福贡县的成员,去年年底赴福贡县人民医院开展帮扶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全国各地加强防控。这6名医生从福贡回来,和家人团聚没几天,毅然提前结束假期,舍小家、顾大家,返回福贡抗击疫情的第一线。
孙成太:只要有病人,我就必须上
“刚刚和专家组讨论3名疑似病例的情况。”9日下午2点半左右,孙成太接受电话采访时表示。
孙成太是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感染科主治医师,也是一名有着18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去年12月25日,作为斗门区第九批医疗帮扶云南怒江福贡县的成员之一,孙成太赴福贡县人民医院开展帮扶工作,被任命为该院感染科主任。
“2月8日正月十五,孙医生是怎么过的?”记者问道。
“在一线隔离点吃了汤圆,算是过节了。”孙成太说,这是他这些年来过的最简单也是最难忘的元宵节。
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全国各地加强防控。已经回到斗门的孙成太正在和家人过年,接到通知后,立刻决定放弃休假,大年初二返回福贡。
医学观察点是疫情防控重要措施之一。孙成太回到福贡县人民医院已经是次日下午3时,没有片刻停留,便立刻开始筹建这项工作。
“我花了一个晚上,通宵没有睡觉,把福贡县怒江西医学观察点的图纸设计好了。”孙成太表示,福贡县对此相当重视,当天就建设完毕。按照规定,又规划设计了怒江东医学观察点,作为备用。按照孙成太的建议与设计,福贡县人民医院在一处驾驶员训练场建设了第三个医学观察点,以切实满足福贡防控疫情之需。
据介绍,记者采访时福贡县没有一例新冠肺炎的确诊病例,只有30多个医学观察病例或疑似病例。
工作期间,孙成太被任命为福贡县人民医院抗疫情领导小组副组长、抗疫情应急指挥部副组长、救治专家组组长、救治医疗组组长。担当如此大任,孙成太不敢掉以轻心,整天忙个不停:早上要到怒江西查病房,并制订合理的诊疗意见,之后回到怒江东参加专家讨论会,组织专家组对每一位隔离病人进行严格评估,确定是否符合医学观察或疑似病例留观。“2月5日晚上参加讨论会,6日早晨6点才结束,后来又去查房,直到下午4点半才眯了半个小时。”孙成太说。
怒江激流奔涌向前,不舍昼夜。孙成太每天在怒江东西之间的浮桥上来回奔波,抗击疫情不敢懈怠。
“疫情第一线,一定有我的身影。”孙成太坦言,他没有写请战书,他写下的是决心书:只要有病人,我就要必须上,勇保福贡。“我是有着18年党龄的医生,我义不容辞。”孙成太电话中的声音很轻,却很有分量、掷地有声。
莫移艳:1岁9个月女儿视频找妈妈
“我女儿1岁9个月,已经学会了视频找妈妈。”莫移艳说,每天晚上睡觉前,女儿都要“坚持不懈”地找她,后来就教会了使用微信视频,通过视频实现女儿的心愿。“女儿抱着手机就不撒手,现在都不敢给她手机了。”
莫移艳是斗门区妇幼保健院儿科主治医师,是一名共产党员。1月26日提前结束春节休假,连夜飞往腾冲,1月27日晚回到福贡县人民医院,此后一直坚守在儿科岗位。
莫移艳是贵州人,春节期间从福贡回贵州老家陪伴父母,疫情让她提前返岗。“家人的支持,是我坚持下去的动力。”莫移艳说,去年斗门区选拔第九批医疗帮扶福贡成员时,她积极报名参加,得到了老公的理解和支持。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在福贡的每一天,莫移艳都践行着“舍小家、顾大家”的家国情怀。
“哪里有需要,我就去哪里。”莫移艳表示,她现在的工作主要包括:对当地小儿肺炎知识的培训、指导儿科住院患儿的诊治,此外,还参加医院防控新冠肺炎的培训,协助专家组对疑似病例进行诊断,打好福贡防控疫情阻击战。
邹志强:上帕镇执勤点通宵值班
上帕镇是福贡县政府驻地,怒江由北至南贯穿全境。在新冠肺炎防控期间,上帕镇4大执勤点对外来人员、当地居民的发热排查工作,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环。
邹志强就驻守在这里,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我今晚8点至明天8点半,要在上帕镇的阿尼布执勤。”
邹志强是斗门区井岸镇卫生院公共卫生主管医师,是一名有着5年党龄的共产党员。1月28日他提前结束春节假期,连夜返回福贡。至今,他在上帕镇的4个执勤点进行轮值,主要工作是排查外来人员与当地居民是否有发热情况出现,发现发热的要及时上报。
“我现在的工作是通宵值班,然后睡觉,然后再上白班,然后再值通宵……”邹志强称,如此循环往复,正常的生物钟规律已经没有了,一切以疫情防控为主。
据悉,这些执勤点是进入福贡县城的最后要道,上帕镇的前面还有匹河乡等执勤点,点点相连环环相扣,构成防控屏障,保障福贡群众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