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受全球疫情影响,多个国家先后宣布限制粮食出口,粮食供应问题备受关注。作为珠海西部中心城区,斗门区粮油市场是否供应充足?记者近日从斗门区发改局了解到,目前,斗门区粮油流通市场供应平稳,货源充足,价格稳定。
斗门区有5家粮食应急保障企业,每天从外地调入大米近80吨,库存总量基本维持在1700吨左右,货源储备充足,市民不用担心,也没必要囤粮。与此同时,该区最新肉菜价格监测结果显示,其中排骨瘦肉价格小幅下降,生菜和西洋菜涨幅最大。
▍农副产品价格稳定 排骨瘦肉价格小降
近期,斗门区发改局结合5镇1街各大农贸市场和大型商场等16个监测点、18类主要农副产品价格监测结果,发布了最新的农副产品价格监测情况。总体来看,斗门区近期农副产品价格稳定。其中,粮油、鸡蛋、鱼类、水果价格平稳。
市民普遍关心的肉类价格稳定,精瘦肉和排骨价均有小幅下降,分别为34.58元/斤、38.85元/斤。而蔬菜价格略有上涨,生菜和西洋菜涨幅最大,分别为6.33%和4.20%,其中生菜价格达到3.19元/斤、西洋菜价格达到3.97元/斤。
▍储备粮能保障斗门半年应急供应
“适千里者,三月聚粮。”疫情防控面临巨大消耗,生活物资储备充足是打赢“战疫”的关键所在。
记者从斗门区发改局了解到,斗门区所有粮油企业全部复工,复工率100%。为了进一步提升全区粮食应急加工保障能力,斗门区发改局还与9家粮食加工企业签订了粮食应急加工保障协议,日加工能力达到80吨,完全可保障斗门市场供应。
从1951年起,斗门所在的原中山八区就设置了白蕉、大濠冲、乾务三大粮仓,保障数十万群众粮食供应的稳定,从此斗门储粮的传统沿革至今。
“现在斗门区有5家粮食应急保障企业,每天从外地调入大米近80吨,库存总量基本维持在1700吨左右,如果出现粮食应急情况,斗门区政府储备粮能保障全区人口半年应急供应,市民不用担心,也没必要囤粮。”斗门区粮食储备管理中心主任杨雪丽说。
▍智能温控设备对粮库进行大数据管理
4月24日,经过严格的登记检查,记者来到斗门区最大的粮食储备库六乡粮库。六乡粮库由4座白色的高大平房仓组成,总占地面积3.8万平方米。粮库在2018年完成升级改造后容量更大,可储存更多粮食。
粮库内粮食堆积如山,如何保证储存安全?斗门区采用智能温控设备对粮库进行大数据管理。
“粮温保持在25℃以下,可以确保粮食质量稳定。”杨雪丽指着面前的电脑显示屏介绍说,“绿色表示粮温正常,说明库内储备粮质量良好。”
为更好保管储存粮食,粮仓使用充氮技术储粮,仓内氮气浓度保持95%以上,以抑制害虫生长。杨雪丽表示,国家推广绿色储粮技术,氮气储粮是广泛推广使用的新技术之一。斗门区粮管中心每月会对粮食储备库进行检查,保障储备粮安全。
六乡粮库储存的粮食品种有稻谷和小麦,按照国家储粮规定,储备粮储存不得超过3年,3年期满后就会轮换出库,采购新的粮食补充入库。
记者在粮库里见到,粮库里储存3年的稻谷与农场里的新鲜稻谷几乎没有差别。杨雪丽透露,粮食在入库和出库前都会经过严格的质量检验,每季进行抽检确保质量安全,还会定期送广东省粮食质量检测站复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