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珠海库 > 斗门区库 > 新闻报道

斗门区认真落实全国两会精神 精准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培育新机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

2021-06-18 18:38:26 来源:珠海特区报

  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五大产业集群活力迸发,在建重点项目稳步推进,“暖企25条”让企业再现蓬勃生机,12个乡村振兴区级样板村建设深入推进,民生福祉接续增加……

  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斗门区委、区政府认真落实全国两会精神,精准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以更有力举措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在现代产业集聚发展、改革创新取得突破、美丽斗门展现新貌、民生福祉不断提升等方面凝聚动力、储备高质量发展动力源,坚决完成全年发展目标任务,在非常之年要有非常之作为,为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基础。

  五大产业集群迸发新动能

  旷野田园、河网纵横;鱼肥虾美、现代农业。

  这里是斗门生态农业园,珠三角面积最大的生态农业园、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之一,也是现代特色农业及乡村振兴示范区。

  斗门生态农业园的白蕉核心片区,是面积20.9平方公里的斗门产业新城,斗门区将其定名为斗门智能制造产业园。初夏时节,斗门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正酣:合丰泰广电集团、广东东粤电气有限公司、深圳市东升源电气设备有限公司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签约落户,抢抓时间推进项目早日建成投产。

  3月5日,《广东省2020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发布,斗门产业新城PPP项目入列。该PPP项目是斗门区与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打造的产业新城类项目。项目合作方式将为斗门区现代农业增添新的活力与内涵,更好地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带动“三产”融合发展,在珠海乃至在全省都是一项创新。

  为何会在一个生态农业园区,谋划产业新城?

  “斗门智能制造产业园的开发建设,旨在打造珠江西岸智能制造示范区的新增长极,助力夯实斗门‘工业强区’基石,推动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斗门区委书记周海金说。

  创新支撑,智造引领。精准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斗门区,在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谋划中,迎来实体经济新动力源。

  5月26日,珠海市重点产业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举行。其中,斗门区共有三个项目签约,分别是中青北斗Sip系统级封装项目、珠海冠宇软包聚合物锂电池新青南扩项目和拓普旺智能制造总部基地项目。

  三大项目之外,斗门区还签约另外两个项目,即奥斯玛智能装备研发生产总部基地项目、锐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AGV物流设备研发生产基地项目。“这五个重点项目投资总额达160.44亿元。”斗门区投资促进局副局长李吉吉表示。

  5G与北斗,两大热门技术聚合,将发生何种效应?

  中青北斗项目由深圳中青北斗科技有限公司投资50亿元,将5G+北斗的创新应用推出实验室,生产5G通信芯片和高精度北斗通导一体化芯片。

  “围绕5G+北斗这一概念,中青北斗Sip系统级封装项目一期将生产5G通信芯片、北斗高精度封装芯片和5G北斗授时封装芯片,运用于物联网产品等。”深圳中青北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敏安说。

  “芯片半导体产业是广东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基础和核心。”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李志坚认为,应抓住全球产业链重构的机会,加快芯片特别是自主研发的智能芯片产业布局,构建起支撑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广东省此前发布《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意见》,提出打造以广州、深圳、珠海等为核心,形成2000亿级芯片设计产业集群,加快深圳、珠海等第三代半导体发展,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聚集区。

  总投资50亿元的中青北斗项目落地,成为助推斗门区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逆势升级的生动实践。

  多年来,斗门区坚持“制造业立区”不动摇,形成“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现代物流、现代农业”等五大产业集群。根植于深厚的制造业基础和庞大的市场需求,五大产业集群正在一个个细分领域深耕发展,成为改革开放、创新驱动的“先头兵”。五大重点优质项目的签约,将进一步增强、提升斗门区五大产业集群的活力、品质,在深入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推动“斗门制造向斗门智造转变、斗门速度向斗门质量转变、斗门产品向斗门品牌转变”。

  推进项目建设提升城乡品质

  “建粤商务中心的南塔现在每9天建1层,北塔6天建1层。”建粤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经理曾志刚介绍说。

  建粤商务中心项目位于珠峰大道尖峰南片区,总建筑面积近11万平方米。其中,定位为酒店式办公的北塔,共有22层;定位为开放式办公的南塔,总高100米,单层面积约2200平方米。项目规划建设地下停车位720个。

  “建粤商务中心还包含10栋商墅组成的情景式商业街区。”珠海铭泰置业营销总监唐双秋表示,目前项目建设正在有序推进,1-6栋商墅的主体结构已经封顶,项目整体运营方案已经展开,招商工作正在进行。

  南北塔楼,商墅街区。去年6月正式动工的建粤商务中心项目,将被打造成斗门的“富华里”,其主体预计明年5月竣工验收,2022年年中将全面建成交付使用,届时将成为斗门区首个商业办公综合体,功能定位为公司总部基地、会议中心、商业服务中心以及商业广场配套等。

  从建粤商务中心西望,珠峰大道西侧130米高的斗门区珠峰科创中心高耸入云。

  好事成双。在《广东省2020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发布的名单中,科创中心同样入选。该项目负责人向文义介绍,科创中心定位为5A级写字楼,室外园林景观配套约38000平方米。整体建筑结合山体、水资源环境的雨水花园设计,投入使用后将成为斗门区新地标。

  加快推进建设一批项目,成为斗门区初夏时节的发轫之举。

  总投资150亿元的珠海·宋城演艺度假区项目日前正式动工,项目建成后将对提升珠海市旅游产业品位等发挥标杆引领作用;佳兆业健康集团与十里莲江签约打造十里莲江国际健康城项目,希尔顿欢朋酒店正式开业,岭南大地万豪国际酒店开工建设,为处于复苏阶段的斗门旅游行业注入“强心剂”;一批优质总部项目引进取得新突破。

  数据显示,斗门区2020年重点建设项目、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共计83个,目前复工率达100%。

  千方百计引项目,不遗余力推项目,增资扩产强项目。“斗门区将以两个专项整治破题开路,全过程跟踪、零距离服务、创新性协调,为项目高标准、快节奏推进创造良好环境,为打造珠海‘二次创业’新引擎贡献力量。”斗门区委副书记、区长马洪胜说。

  打造12个区级乡村振兴样板村

  谭洁英和丈夫梁文安是斗门镇斗门村的村民。由于夫妻俩身患残疾,上厕所对他们来说是件不容易的事。去年6月,听说政府对户厕改造有补贴,他们立马就报了名。借着户厕改造,家里厕所的化粪池升级到了三级处理,厕所也增加到两个,夫妻俩上厕所方便了很多。

  “奖补标准是全区统一的,每户发放4000元。”斗门镇委农办副主任黎聪介绍,斗门镇结合“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目前全镇辖区9427户村民已全部实现无害化卫生户厕。

  不仅如此,2019年以来,斗门镇投入专项资金700多万元,新建或升级改造公厕56座,其中有16座含无障碍功能。

  斗门区农业农村局的数据显示,去年以来,全区101个行政村共建设127座公厕,目前已经基本完工,成为斗门区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民生福祉。

  斗门区共有101个行政村,农村人口近23万,是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阵地。去年3月份,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场推进会在我市召开。其间,斗门区莲江村和南门村成为此次推进会的全省试点。

  今年6月3日,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要求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握“五个振兴”发展精细农业、建设精美农村、培养精勤农民。

  “按照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部署,目前在着力推进两项工作。”斗门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刘孝雄说,一是建设改造30个村级党群服务中心,二是打造12个区级乡村振兴样板村。

  30个拟建设改造的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包括井岸镇西湾村等4个村,白蕉镇南澳村等8个村,乾务镇网山村等5个村,斗门镇大濠冲村等5个村,莲洲镇光明村等8个村。12个拟打造的区级乡村振兴样板村分别是井岸镇草蓢村、黄金村,白蕉镇新环村、月坑村,乾务镇湾口村、网山村、新村村,斗门镇斗门村、八甲村、新乡村,莲洲镇上栏村、下栏村。建设项目包括雨污分流、三线整治、垃圾治理、风貌提升等。

  “暖企25条”

  助力完成全年目标

  位于白蕉镇的珠海市裕禾农牧有限公司是珠海惟一一家鸡苗生产企业,麻黄类鸡苗生产位居省内前列。

  “为减少疫情带来的损失,斗门区农业农村部门对公司进行家禽损失补贴,补贴这个星期到账,扶持力度还是非常大的。”6月5日上午,该公司副总经理陈旭锋介绍说。

  为支持企业积极应对疫情带来的影响,斗门区出台《斗门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暖企25条”)。25条措施涉及用工、用料、用资金等,为企业复工和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创造条件。

  “根据‘暖企25条’,涉及农业的有两方面内容,即积压滞销水产品和家禽损失。”斗门区农业农村局总畜牧兽医师吴永秀说,为此,农业农村部门对23家积压滞销水产品企业和5家家禽养殖企业进行了补贴,共计逾372万元。

  在文旅业方面,斗门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对第一批19家企业(主要涵盖住宿、景区景点),补贴资金近471万元,已全部发放到企业;第二批关于旅行社退单补贴、住宿业网络费用的补贴正在公示;第三批关于网吧网络费用补贴申报工作已经启动。

  斗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积极落实“暖企25条”,对招工、线上适岗培训、企业员工到岗奖励、稳岗、异地务工人员返岗交通等9项内容进行补贴。目前已向507家企业发放稳岗补贴755万元,对31家企业返还失业保险费7105万元。

  扶持政策得到全市推广。斗门区金融服务中心对复工企业基于销售原料等真实贸易背景下开立的银行票据,就票据贴现利率(年化)的200个基点予以补贴。目前,全区3-6月份贴现票据金额合计11546万元,补贴资金116.37万元。该项扶持政策为斗门区首创,扶持成效得到市金融部门的肯定,并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推广。

  斗门区“暖企25条”成为各类企业战胜疫情的暖心鼓舞、克服困难的有力助推、更上层楼的再次发轫,发挥出实实在在的作用,以更有力方式助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助力完成全年发展目标任务。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