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来了,可以缓解炎热高温的天气,但防汛任务也更紧张了。
三灶镇防汛相关部门打起了十二分精神,密切注意降雨量,避免水浸、内涝等灾害发生。
今年5月20日至6月6日,三灶镇接连遭遇特大暴雨,部分区域出现严重水浸,但令三灶镇居民没想到的是,往年水浸会排一整天,现在几小时水浸就没了!“现在积水来得快,排得也快。”三灶居民吴春林觉得很诧异。
三灶镇大力推进南、北排河整治工作,三灶镇相继完成了南、北排河污水管网改造,加大对金海岸片区、青湾片区市政道路和排水设施投入,兴建了大批排水设施,着力解决三灶镇水浸黑点问题。持续对城区内涝点开展管网清疏和修复工作。
据三灶镇市政管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三灶镇水浸点大多位于老旧城区,地势普遍偏低,现有排水设施修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且多为小口径排水管道,使用时间较久,雨水管道内的泥沙、树枝残叶等垃圾一旦堵塞,将导致积水不能及时排入河涌,再加上山水汇入雨排管网,更增大了市政管网排涝压力,从而导致雨水滞留造成水浸。
近年来,三灶镇持续对城区内涝点开展管网清疏和修复工作,对雨水干管、总渠和排放口位置进行合理布置,进一步完善排水系统,修建环山截洪沟及相应的排洪渠,对下雨导致的山水进行有效的截留或分流,减轻市政管网排水压力。
据了解,三灶镇市政管网总长500多公里,覆盖主干道、村居、小区,对水浸黑点区域,政府加大日常管养频率,采取定时清疏,每年对整体管网进行一次大清疏。与此同时,三灶镇还制定了详细的应急方案,多部门联动,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应对内涝的能力。根据应急方案,一旦暴雨应急启动,三灶镇市政管理服务中心会派出3-5人的应急队伍巡查主干道管网,蹲守水浸黑点,时刻监测市政管网的排水情况,防止排水口堵塞,出现问题就地解决,做到“水不退、人不撤”。
此外,三灶镇有一支由34人组成的三防应急抢险队。该抢险队的工作“以防为主”,保持全天24小时的在岗待命机制。气象预报一出,队员们便开始巡查排洪渠、泵站,保证能在第一时间发现险情。抢险队还配有4台强排泵车,其中最大一台泵车排量约5000立方米,抽排能力相当于每小时吸走2.6个标准游泳池的水,为暴雨天排除道路积水,提供了强力保障。
记者了解到,接下来三灶镇将继续开展管网清疏和修复工作,并对局部管网进行重新规划和改造,修建排水管、排水渠,完善山水截洪及排洪设施,使排水管网建设满足发展的要求。
落雨“唔使惊”,三灶的排水系统已经今非昔比了!接下来三灶还将不断完善排水建设工作,让居民更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