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民警,应该是怎样的形象?一万个人心中,会有一万个哈姆雷特。有人认为,他们应该是全副武装,穿梭于枪林弹雨之间;有人则觉得,他们昼伏夜出,长期潜伏在毒贩身边,卧底获取情报。其实,更多的禁毒民警,就是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坚守着最平凡的工作,用一颗责任心,守护着千家万户的平安。
在三灶派出所,从事禁毒工作的民警薛志强,就给我们留下了这样的印象。
从事禁毒工作,他曾与持刀歹徒正面相遇,鸣枪示警;也曾连续8天8夜作战,抓获嫌疑人29人。连续两年,他均被评为“珠海优秀警察”。
薛志强说,这是一份黑白颠倒、危险如影随行的工作。但他,并不觉得苦。他说,这份工作的意义深远,禁毒相当于挽救他人家庭,是件有功德的事。
2015年,三灶正表村,一声枪响,打破了村中的平静。此时,两名身形高大的毒贩,手持钢刀,就站在村屋的二楼楼梯口。而他们对峙的另一方,正是薛志强和两名辅警。
“要死一起死!”毒贩杀红了眼,从二楼冲下来。打斗中,钢刀划伤了辅警。“嘭!”薛志强果断鸣枪示警,希望能逼迫毒贩放下武器。万幸的是,枪声果然震慑住了歹徒,抵抗能力大幅下降。最终,在同事帮助下,薛志强制服了歹徒,成功破案。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确危险,还真有些后怕”。薛志强说,相比狭路相逢式的正面相遇,“暗箭难防”显然更危险。
一次,薛志强带队办案。在一个密闭的房间内,发现两男一女有吸毒、贩毒嫌疑。当众人将三名嫌疑人控制,逐渐放松下来时,却没想到还有嫌疑人躲藏在沙发后。突然,这名嫌疑人从沙发后跳了出来,大叫着冲向门口。“当时心里惊了一下。”薛志强说,现在回想起来,如果当时嫌疑人有刀,很可能自己已经没命了。
2018年11月2日,航展前夕,薛志强接到线索,一家饭店内,怀疑有人吸毒。这样的线索,与日常工作无异。薛志强根本想不到,一场8天8夜的扫毒行动,就这么拉开了帷幕在饭店内,薛志强查获了两名吸毒嫌疑人,并通过检测正式确认两人均有吸毒。“有人吸毒,就肯定有人贩毒”。薛志强坚定了自己的判断,决定顺藤摸瓜。“挖上线”追查毒品来源,“抠下线”彻查毒品流向,循线追踪连抓一片。经过审讯,一条贩毒、吸毒的利益链逐渐清晰。但嫌疑人也不是木偶,不可能坐以待毙。他们每天变换着交易的时间和地点,与民警们玩起了“猫抓老鼠”的游戏。8天时间,薛志强带领民警连续作战,从金湾到南屏,从前山到拱北,甚至到中山查办案件。每天平均只睡4个小时,醒来就是工作。
禁毒民警不止是辛苦活,还是技术活。
为了查案,薛志强还要大玩“无间道”。比如,一名嫌疑犯工作于某家房产中介平台。为了获得嫌疑人的确切身份,薛志强要隐藏身份,从侧面通过微信联系其买房。取得嫌疑人信任后,这才获得了定位,将嫌疑人抓了现行。最终,航展期间8天8夜,三灶派出所连抓29名贩毒分子,其中包括8个刑事处罚。
“现在,在三灶,常驻人口吸毒的越来越少,这是我最开心的事”。薛志强说,自己见到不少因为吸毒,导致妻离子散的案例。同时,也有三灶本地的私营老板,因为吸毒被抓,生意一落千丈。为此,薛志强在日常打击吸毒、贩毒的同时,还经常要做“知心大哥”,到重点人员家中走访,帮助他们走出“迷雾”。“一个人戒毒成功,可以拯救一个家庭。”薛志强说,自己在路上时常会遇到吸毒人员亲属。对于他的打击行动,亲属们不仅没有意见,反而主动感谢他。而这,让他心里一阵发暖。
现如今,随着打击力度的加大,全社会也逐渐认识到毒品的危害,禁毒形势比从前大为好转。现在,三灶本地吸毒人员明显减少,从前的吸毒人员几乎都已经成功戒毒。这些,是他作为禁毒民警最大的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