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珠海库 > 金湾区库 > 三灶镇库 > 新闻报道

邮递员兰玉兰:日间骑行50里 累计投件300万

2018-07-23 14:13:41 来源:三灶镇政府

  兰玉兰这个名字,在三灶知名度并不算高。但如果见到本人,估计又有不少街坊看着面熟。作为三灶唯一的女邮递员,兰玉兰入行18年,日行约50里路,已经累计将近300万邮件投递到三灶的街坊四邻家中。在她手中,总会有地址不清的邮件被“救活”,也会有更改地址的邮件被她准确无误的送到客户手中。这些年,兰玉兰连续获得“广东省优秀投递员”、“珠海好人”、“金湾好人”等荣誉。她说,邮递员不止是份体力活,用心、责任心才能更加胜任这份工作。

  2000年,兰玉兰在三灶工作的企业倒闭,她陷入失业状态。当年8月,三灶邮政局招聘邮递员的消息不胫而走。出于谋生压力,兰玉兰参加了招聘考试。“这份工作很辛苦,你做得来吗?”面试官看着兰玉兰略显单薄的身体,连续两遍发问。面试官非常清楚,这是一份男人都觉得辛苦的工作。在三灶邮政局历史上,还从没有过一位女性做过邮递员。兰玉兰表情和回答一样坚定,这才打动了面试官,让她得到这份工作。

  虽然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现实要残酷得多。每天,兰玉兰要将70斤左右的报纸、信件叠好,根据路线编好顺序,再搬到自行车上,送遍三灶的大街小巷。一天下来,平均骑行20多公里,有近600件信件、报刊、账单、包裹。晴天一身汗,雨天则是一身水。“再苦再累也要坚持下来,不能给别人看扁了”——兰玉兰默默给自己下了决心。

  很快,身体逐步适应了工作节奏的兰玉兰发现,这份工作既是一份体力活,更是一份脑力活。三灶有不少背街小巷,哪条路怎么走,究竟在哪里,要了然于胸。不少小区门牌不规范,信件上的地址经常对应不上;城市在发展,路牌变更也是常有的事,要时刻将信件上的错误地址对应到新的城市地标上,这也是脑力活。一天要送数百封信件、报纸、包裹。出发前,要将这些排好顺序,确保以最优最快的路线将信件送到客户手中——在没有导航的年代,兰玉兰的大脑要像三灶的活导航一样运转,这同样是脑力活。以上这些脑力活,直到兰玉兰工作了好几个月后,才渐渐摸清门道。

  对于投递工作而言,地址不详又没有联系电话的信件,可以作为无法投递邮件退回。但兰玉兰对付这些“问题邮件”,却是三灶出了名的能手。这一年,一封来自海外的信件送到了兰玉兰手中。上面只写了短短几个字:“三灶岛 何XX收”。从海外寄来,又用的“三灶岛”这个数十年前的旧称谓,寄信人一定离开珠海多年,信件多半是寻亲的——兰玉兰分析,既然是寻亲大事,信件被退回,就意味着寻亲失败。她不想放弃,决定在三灶十余万人中,找出这位“何XX”。根据兰玉兰的经验,三灶姓何的,大多集中在鱼林村。兰玉兰就拿着信件,到鱼林村挨家挨户的问。不少年轻人不清楚,兰玉兰就去问老人。最终,这名“何XX”果然就住在鱼林村,当信件送到“何XX”老人手中后,老人激动不已。原来,寄信的是老人远在国外的孙子。

  类似“救活”信件的事,兰玉兰还做过不少。有的信件沿用了已经过时的村名,有的则地址已经撤销。但在兰玉兰脑子中,已经归纳了不少三灶地名、姓氏的小知识,再加上她腿勤、嘴勤,最终“救活”的信件自然不在少数。

  随着互联网和物流业的发展,信件投递被逐渐取代,而网购的包裹则越来越多。这也给兰玉兰这些邮递员,带来了新的挑战。一天最多上百个包裹,每个包裹都要送到本人手中,兰玉兰的工作总是在与“时间赛跑”。但越是赶时间,有时候就只能干着急。兰玉兰就遇到过不少次,她打电话给客户,到厂门口拿包裹。客户满口答应立刻出来拿。结果,兰玉兰却在门口等了十多分钟也不见人影。邮递员急着送下一单快递,却被拖在原地。这时,如果打电话催过去,遇到脾气不好的客户,还会反问“你什么服务态度,等一下就不行吗”。每次遇到这样的客户,她都只能将委屈暂时憋在心里,回头再将苦闷吐槽给同事朋友。

  兰玉兰说,无论是邮递员还是客户,都需要互相理解。好的一面是,她在三灶遇到热情礼貌的客户越来越多。每次,有客户夸奖她工作负责,都会让兰玉兰觉得,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兰玉兰说,她喜欢这份邮递员的工作,她将在这个岗位上工作到退休。


1.jpg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