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珠海库 > 金湾区库 > 新闻报道

十八“大雁”落平沙

2021-04-13 10:34:36 来源:金湾区融媒体中心

  在金湾区平沙镇的东部,有一个美丽的休闲广场叫“5.13”广场,广场上矗立着一座造型别致的不锈钢雕塑,这雕塑的名字叫“雁落平沙”。这广场为什么取这个名字?这雕塑是怎么来的呢?今天,就让记者跟大家分享一下这背后的故事。

attachment_16182211091850.jpg

  建立农场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省委省政府决定在珠江鸡啼门出海口附近进行围海造田。据在平沙从事多年宣传文化工作的退休干部许彩帮介绍,最初提出此项建议的是原中共广东省粤中区(今佛山市)党委书记李坚真,当时她在中山县的乾务(斗门县尚未成立)任职,期间她发现乾务往南一带的滩涂土地肥沃,遂向省委省政府提出在此围海造田,得到省委省政府的支持和响应。

  经过一段时间的谋划,1955年5月13日,在上级的组织安排下,林智敏、李株园等18名干部,奉命从东莞、顺德等地坐船来到孖髻山下,筹备建设农场,开展围海造田。

  “新建的农场叫什么名字好呢?”当时,孖髻山下还是一片荒凉的滩涂,山脚下有两个简陋的村子,一个叫“平塘”,一个叫“沙美”。有人提议就从“平塘”和“沙美”两个村子的名字各取头一个字,组成“平沙”,作为新建农场的名字。这个提议得到通过。于是,“中山县国营平沙机械农场”正式成立了,林智敏成为平沙农场第一任党委书记兼场长,李株园是首任副场长。这十八名建立平沙农场的干部后来被尊称为"十八大雁"。除了林智敏、李株园以外,他们还有邓广顺、郝树来、孙显宗、伍海山、田粦瑞、余炳生、邓开炬、杨功启、邓宝康、刘德忠、尚光、欧日明、吕万瑛、黄仪娴、蔡庭安、张一雷。

  围海造田

  “农场建立后,先后从罗定、信宜、新会、南海、中山、番禺、顺德等县征集七千多名民工,大规模开展围垦工作。”许彩帮介绍说,建场初期,环境恶劣,条件艰苦,滩涂上满布锋利如刀的蚝壳,一不小心踩下去就会血流如注染红水面。围垦又时值冬春,寒风凛冽,冷雨纷飞,每天从早到晚浸在海水齐腰深且冻得刺骨的泥塘里钊泥、捧泥、推泥等超强度劳动。那时的工棚前后,荒滩田野,田基路边,到处都是蛇鼠盘踞出没,铺天盖地的蚊子日夜似轰炸机般嗡嗡在叫,弄得人们劳动时全身都要涂满泥巴,连吃饭开会也得躲在蚊帐里进行。

  据许彩帮提供的资料透露,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平沙先后进行了建场大围垦、南北水大围垦、东风围垦、前锋围垦、南虎围垦、"2571"工程围垦(含前东、前西、南围等围垦)共六期纳入国家建设规划的大规模围海造陆工程,九十年代中期又进行了3万亩海水养殖围垦,历次围垦,平沙共造陆地10.22万亩(约68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约9万亩,建造海水养殖围约4万亩,合计筑堤约80公里。

   甜蜜事业

  “平沙从建场之日起,就踏过无数满布荆棘路途,初时由于河水及土地咸度过大导致作物失收,省里一度刮起了‘下马风’”。据许彩帮介绍,建场头一两年,平沙试种植甘蔗,但出现大面积死亡,省里的农业专家来平沙考察后,认为平沙频临大海,水质太咸,不适宜任何作物生长,“既不适合种水稻,也不适合种甘蔗。”专家的话,几乎判了平沙死刑。省农垦部门领导也对平沙农场能否继续坚持下去信心不足。

  作为平沙的“当家人”,林智敏对此十分不服,专程跑去省里跟有关部门据理力争,并质问有关专家:“我看那地里长满了芦苇,为什么芦苇能长,甘蔗就不能长?”

  然而,要让领导相信你能行,不能光靠嘴巴说,还要靠实际行动,要拿出令人信服的成绩。林智敏从省里回来后,继续率领技术人员研究,通过海水调淡等方法,逐步降低平沙蔗地水质的咸度,终于获得成功,并于1958年夺得全场万亩甘蔗平均亩产8千斤大丰收。

  平沙的拓荒者凭着不屈不挠的精神,在困境中奋力摸索,终于杀出了血路。此后,平沙开始大面积种植甘蔗,修建糖厂,在平沙的土地上,上演了一幕沧海变桑田的现代神话。

  六十多年来,平沙的土地上演了很多精彩的故事。如今,围海造田和甘蔗种植成为老一辈平沙人脑海里的记忆。今天的平沙,已成为一个农业兴旺、工业发达、旅游繁荣的现代化滨海新城。

  吃水不忘挖井人。过上幸福生活的平沙人,没有忘记先辈们为建设平沙立下的丰功伟绩。他们一直把林智敏等18名建场干部到达平沙的5月13日当作平沙的“生日”,还在平沙镇修建一个广场,命名为“5.13广场”。在广场的中央,修建了一座由著名雕塑家潘鹤、潘奋父子共同设计制作的大型不锈钢雕塑“雁落平沙”。雕塑上,十八只大雁在平沙的蓝天下展翅飞翔,这是平沙人对拓荒者永远的纪念!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