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期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蔓延,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但面对这巨大的困难和挑战,全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尤其是广大医护人员、公安民警、社区干部、新闻记者等奋斗在各条战线的一线工作者负重前行、逆行而上,用责任和担当汇聚成抗击病毒的坚不可摧的磅薄力量!
10月21日,广东召开全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会议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公布并表彰一批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涌现出的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以省委名义表彰一批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和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而在这些被表彰的人员名单中,就有两位来自金湾区!分别是三灶镇卫生院的吴思敏和红旗镇藤山社区的梁文静,她们被授予“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现在一起来了解一下她们背后不为人知的抗疫故事吧!
吴思敏:做好群众健康的“守门人”
吴思敏是三灶镇卫生院西城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一名全科医生。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作为基层医生,她接到通知第一时间返回工作岗位。从大年初一接到排查疫情发生地来粤人员任务后,她便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时光,和社区工作人员及综治队员奔走在西城社区的各个小区、工地、酒店。
西城社区多为外来人口,做好排查工作是重中之重。信息登记、宣教、派发体温计和口罩、测量体温、做咽拭子取样……一项项工作任务压在吴思敏肩头。每天平均测量体温、宣教就有近百人,除了吃中午饭,其余时间她都在开展入户排查,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由吴思敏负责采样的某居民小区高风险人员中,有两例为确诊病例。得知此情况后,吴思敏丝毫没有退缩,反而加班加点地对密切接触者所在小区的楼层进行采样、测量体温、跟踪排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阻止疫情扩散。
复工复产期间,吴思敏的工作任务大幅增加,除了要做好社区全科医生日常工作外,还要做好企业高风险地区归来人员采样、报送标本等工作。无论天气状况如何,为保证采样工作进度,她都要穿着密闭的防护服,穿梭于各个居民小区和企业间。
吴思敏虽然没有奋斗在与“死神”赛跑的一线临床医院,更不是钟南山那样的妙手名医,但她却用最朴素的方式,为守护金湾人民的健康,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梁文静:做基层疫情防控的“战斗员”
“不能只做指挥员,更要成为战斗员。”这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红旗镇藤山社区居委会党委书记梁文静为自己定下的“角色”。在她看来,党员干部冲锋在前,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工作方法。因为只有常在一线,才能掌握全面情况,战“疫”才不会打乱仗。一线工作法让梁文静赢得了社区居民的认同,也让整个团队的工作更为高效有序。
“越是遇到紧急时刻,越是要走到一线,这样群众才能心安。”梁文静说,镇里的社区有别于城市社区。这次抗“疫”过程中,梁文静坚持一线工作法,组成负责核酸检测的“前线突击队”、为隔离家庭购买日常用品的“服务队”以及清扫队等。她率先垂范,参与到各个小组中去,每天走街串巷,居民们见到他们的机会多了,心就更安定了。
“如何防控疫情,大家都没经验,如果还是在幕后指挥,而不是到一线,就可能打乱仗。”梁文静说,唯有到一线去,才能知道居民们的所思所想,采取的举措才能更接地气。在此次疫情防控中,为了每天掌握辖区200户隔离家庭的情况,她选择了“一对一”加微信的方式,每天通过微信一对一联系了解隔离家庭成员的身体、心理情况和生活需求,鼓励大家共克时艰。辖区内小区密集、人流量大、外来人员多,梁文静采取“扫楼”的排查方式,精准排查重点人员,确保宣传、排查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守住了社区每一个网格小阵地,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疫情以来,梁文静带领她的团队共排查房屋3703间,人员10500人,设立监测服务卡14个,服务隔离家庭200户601人。通过严防死守,在周边形势严峻的情况下,藤山社区没有出现确诊病例。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梁文静在平凡的岗位上,不遗余力地投身疫情防控工作,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基层社区带头人的职责和使命,展现着一名基层社区党委书记的责任担当。
他们是我们心中永远的英雄,他们胜过夜空中最闪亮的那颗星。
让我们再次向所有奋战在抗疫一线的人们致以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