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面前这个沙盘展示的就是航空新城核心区,它总面积约3.8平方公里,控制人口容量约10万人。航空新城核心区是由新加坡规划之父刘太格大师结合金湾片区实际情况打造的富有珠海特色的城市设计……”
金湾航空城规划展览馆内,在讲解员张锐的娓娓讲述中,金湾航空新城核心区的画卷在沙盘上缓缓展开,东部的滨海居住区,高楼林立,万家灯火映出温馨的光晕;中部的核心商务区,“四大中心”,造型精巧,将崛起为珠海西部新地标;西部的综合服务区,住宅学校,商场公园,应有尽有,宜居宜游。
张锐说,她在这里做过上千次讲解,有不少群众面对如此“高大上”的规划摇头,感觉这是不可能实现的“愿景”,可是随着图书馆、市民服务中心的相继落成并投入使用,一座新城正从沙盘上逐渐变得立体,让人们感受到了什么是梦想成真。
从滩涂到新城 城市建设步伐快起来
“有区无城”,曾经是人们谈及金湾经常使用的一个词。2013年,金湾区启动主城区开发建设时,3.8平方公里的航空新城核心区,还是以农田为主的滩涂地,道路也仅是临时道路。
2015年,航空新城内的9条主干道路基本建成。曾经的砂石路变成了四到六车道的柏油路。城市的经脉由此打通,金山公园、产业服务中心、金湾“情侣路”、华发西部商都等一系列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相继开工建设,一座西部生态新城的雏形渐渐显现。截至2019年底,航空新城核心区已高标准建成市政道路21公里,完成城市绿化及公园31万平方米。
“2015年,我来到金湾航空城规划展览馆工作,那时候,外面还是一片片空地,别说出去吃饭,休闲,连散步都找不到地方下脚……”回想起5年前初到航空新城工作时的情景,张锐还清晰地记得这一片区是多么荒凉,“一点城市的感觉都没有”。在航空新城工作这5年,张锐最大的感受就是楼房建得特别快。张锐说,现在中心湖东侧片区,已基本按规划完成了建设,这一片集中了不少高档住宅。在2015年,这里只有时代、保利两个大楼盘,如今,龙光、中海、中航、碧桂园、华发等知名地产商的小区都在这里拔地而起。高楼林立,人气聚集,配套逐渐完善,张锐说现在和5年前可大不一样了,在核心区生活可以很小资:找个特色小吃店大快朵颐,然后买一杯手冲咖啡,悠闲地在公园的草坪上坐一会晒晒太阳,或者沿着情侣路吹吹海风。想放松,可以找一家高档美发店洗个头,换个美美的发型,或者去美容店做个SPA……
即使作为一个普通的上班族,张锐也能真切地感受到整个金湾正向着更加城市化的方向迈进,而且步子很大,速度很快。
从办事到休闲 各种功能一应俱全
金湾区三灶镇西城社区书记贺洪强,对于城市变化也颇为感慨。2014年7月,西城社区成立伊始,这里仅有一条砂石路,人口不足1000人,规模还不及大一点的自然村。那时,贺洪强无论如何也无法将西城社区与西部生态新城联系在一起。如今,西城社区常住人口比刚刚建立社区时,增加了足足20倍。
据估算,2013年航空新城建设启动以来,累计完成建设面积约180万平方米。预计到2021年年底,航空新城核心区将完成280万平方米的建设,达到航空新城核心区规划建筑面积的七成。目前航空新城范围内,水表报装量约2.5万户,居住人口数量也颇为可观。
崛起的高楼大厦并不是摆设。2019年10月,金湾区图书馆建成并投入使用。这座图书馆总造价2.3亿元,规划设计藏书量70万册,是目前全市面积最大的公共图书馆。每到周末,亲子伴读、名师讲座等活动层出不穷,金湾区图书馆也成为全市读者的学习“打卡”地。
金湾区产业服务中心A栋为市民服务中心,2019年年底正式建成。这里设有7个分类综合服务厅,几乎囊括了全区所有政务服务事项。从前办事点分散在全区各处,市民办事往返跑的窘境一去不复返。
不仅如此,为了解决百姓休闲消费问题,航空新城片区的商业综合体项目也在加速建设中。其中,位于航空新城的并宏大厦和祥祺商业中心已进入招商阶段,华发西部商都也正在加紧建设。可以说,从政务到民生到休闲,航空新城核心区各种功能一应俱全。
从儿童友好到居家养老 这个核心区更有温度
对于配套设施的变化,生活在航空新城的居民最有发言权。
刚刚在龙光玖龙府买了房子的李女士告诉记者,以前住在红旗镇时,周末想要带着孩子去公园,一般都会开车去斗门或者市区。现在不同了,公园就在自己家楼下,想撒欢随时下楼就可以了。拥有10万平方米草坪的金山公园,不仅有蓬松的草地可以任大人孩子奔跑、扎营,旁边的儿童活动区,蹦床、滑梯、攀爬架应有尽有,每逢周末,这里就成了周边人的亲子乐园。“不仅有得玩,这里还有得学,附近幼儿园、小学都有,孩子上学非常方便,现在图书馆也对外开放了,周末一天安排孩子去户外活动,一天安排去图书馆看书,体力智力双发展,特别棒!”李女士说。
除了已建成投入使用的航空新城小学、航空新城幼儿园,航空新城中学、航空新城第二小学、航空新城第二幼儿园和建筑面积超3万平方米的片区邻里中心均在施工之中,儿童友好型社区的建设逐年升温,所有人都有目共睹。
住在鑫海国际公寓的张叔,白天喜欢去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打发时间。无论是打牌、看书、按摩,或是做志愿服务,张叔在这里不仅能安享退休后的生活,更能在众多的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张叔说,以后服务中心还会考虑建长者饭堂,这样中午就可以不用回家了,在这里一天,吃喝玩乐都能搞定。在过着幸福生活的同时,张叔还想着回馈社会。从去年起,张叔住的小区开始倡导居民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张叔不仅每天尽心做好自家的垃圾分类工作,还用手机拍摄了照片和视频,自制美篇放在微信朋友圈,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宣传,一举成了“网红”。张叔说,生活在这个叫“宜居城市”的地方,作为这里的居民,就应该把政府倡导的事做好,哪怕再微小,也要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拔地而起的钢筋水泥丛林,或许只给这个城市增添了强劲的骨骼,完善的配套,便利的生活更让人们感受到这个城市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