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珠海库 > 金湾区库 > 新闻报道

24年前的“双赢”选择——铁炉村搬迁历史

2021-06-21 15:58:54 来源:金湾区南水镇人民政府

  在珠海市南水镇高栏岛宝镜湾风猛鹰山的西坡,伫立着一处国家级保护文物——“宝镜湾岩画”,百越先民在岩石上留下了四千年前的文化遗迹。山底建设了规模庞大的石化仓储区,源源不断的油气在这里储存,又从这里输出,是珠海经济发展的命脉之一。

  二十四年前,这里还是南水镇铁炉村的繁衍生息之地,村民世代在岛上以打渔为生。据《铁炉村村志》记载,人居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

  1997年3月22日,为了建设高栏港石化仓储区,这处传承悠久的村落在一天时间内迁空。这次举村搬迁,是铁炉村对珠海市经济发展的让步与牺牲,但同时也打开了整村发展的窗口与机遇。在后访中,很多村民都庆幸当年的决定,搬迁成为政府与村民的“双赢”选择。

  一天之内的搬迁

  1993年秋天,国务院总理李鹏一行来到高栏实地考察港口项目,考察认为:这里的建港条件在全世界的良港中是不可多得的,李鹏总理正式给这个港口定名为“珠海港”。

  1996年前后,珠海市政府决定在高栏岛西南部的铁炉湾建设港口石化仓储区,针对铁炉村制定了整村搬迁计划,成立了搬迁领导小组。

  村委会开始协商村民动迁。珠海港管理区政府在下金龙为铁炉重建一座新村安置村民。建筑房屋200栋,每栋一层半高。计划把旧住宅分为6个等级给予经济补偿,最高一级每平米补偿700元,以下每级差20元。同时计划赔偿征地款106万元,并为每位村民补偿3年的生活费,成年人每人每年3600元,18岁以下未成年人每人每年1800元。

  与村民的协商工作开始了。令镇政府意外的是,协商进行得非常顺利。村民代表只提出了一个要求,就是安置房屋加盖至二层半。加盖房屋的33100元资金最终从每户的旧宅补偿款中扣除,不够的再从生活费扣除,再不够的直接免除。

  在接下来的商议中,尽管有几户村民为了房屋的定级产生不满情绪,但在村委会耐心细致的上门工作中,问题基本都得到了解决。经过了短短一年时间,所有赔偿安置协议签订完毕。

  1997年3月22日早晨,区政府安排几十辆卡车驶入铁炉村,随车的工作人员开始帮助每家每户搬迁。一个宅基地完全搬空后,随即便会有推土机来铲平这块地方,为之后的建设做准备。随着满载着村民家当的卡车鱼贯驶出,铁炉村在一天之内迅速完成了这次整村搬迁。

  “我们希望迁出去”

  搬迁工作进行得如此顺利,离不开村民想迁出高栏岛的强烈愿望。

  “最主要的还是孩子的教育问题”编撰《铁炉村村志》的钟艺良老人回忆道,“在迁村之前,铁炉村的辍学率还是比较高的,因为孩子们只能在村里上小学,初中就要去南水读了。”

  九十年代交通不便,南水初中距离尚在海岛上的铁炉村有3个小时的路程,学生只能住校,一年回不了几次家。很多年幼的孩子住校无法自理,又因为想念家人,纷纷选择了辍学回家。

  同时,海岛上没有自来水,只有一个水库,村民需要挑水家用。因为四面环海,交通闭塞,整个村子成了一座“孤岛”,村民看病无法就近寻医,曾有“千万不要病,一病就要命”的老话,与外界也交流不多。

  教育问题、用水问题、交通问题、医疗问题…这些横亘在铁炉村民心头的难题,都可以用搬迁解决。

  “其实大家内心深处都是希望迁出来的。”钟艺良老人笑道。

  搬迁的目的地是下金龙,距离南水初中很近,孩子们每天可以走读。政府的安置房通水通电,生活非常方便;临近珠海大道,道路四通八达;附近就是金龙村,与周围人群的交往越来越多,年轻人的择偶面也越来越广。

  集体经济的发展

  生活需求解决了。但迁出海岛后,以打渔为生的村民生计受到很大影响,收入来源成了问题。

  区政府在搬迁之际,划拨500万元给村委会建设厂房,并为村委会建造一栋2100平米的4层办公综合楼(其中1层由村委会出资),并为铁炉村渔民提供大突堤码头停靠渔船。

  搬迁第二年,铁炉村利用搬迁扶持资金500万元,加上后来继续扶持的100万元,建造两栋工业厂房;用征地款100万元,建造一层47间商铺,建筑面积共1500平米。厂房与商铺的出租,打开了集体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搬迁三年以后,村委会集体经济进行第一次分配,大人每人每年500元,小孩每人每年250元。这时村民收入来源多样,有房屋出租收入,有工作收入,有集体经济分红,平均家庭年收入是搬迁之前的两倍。

  近二十年来,镇政府补贴职业技能培训费,补贴学生学费,提高了村民的整体素质和劳动水平,提升了整村的就业率,如今村内有464个劳动力,就业率达到96%,就业面也非常广泛。

  持续不断的建设

  铁炉村的房屋多为出租房,外来人口多,流动人口多,人口结构杂乱。2000年,钟艺良作为村委委员,牵头建立了保安部,维护治安秩序,是南水镇第一个有物业管理的村居。

  去年疫情在全国肆虐,保安队积极配合铁炉联社,为铁炉村的疫情防控工作付出了巨大努力。

  2013年12月,铁炉村开始建设集体村民综合大楼。前后约四年时间,共集资4500万元建了6栋楼,每栋10-11层,有232个单元,2016年11月基本完工。镇政府多方协调,解决了大楼的通水通电问题,并支持了大楼的电梯经费,帮助铁炉人住上了漂亮整洁的电梯房。

  2015年,镇政府实施幸福村居惠民建设项目,投资21万元解决了道路照明问题,电费由村集体支付,铁炉村“亮起来了”。

  现如今,征地赔偿事件一直是地方发展项目中的“老大难”,政府为了补偿安置作了大量工作,很多时候却做不到村民心坎里,引发了大量矛盾。

  铁炉村这次整村搬迁,前期协商顺利,村民搬迁迅速,政府补偿细致。没有大的矛盾发生,没有大的时间耗费。“双赢”的选择背后,有当地政府长期协调,一项接一项的工作开展,也有铁炉人乐观坚强、勇于求变的生活态度,一代人的奉献牺牲、拼搏付出,蝶变出了华南地区重要的石化仓储中心。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