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三灶镇南、北排河夜色动人,河道被两岸绚丽的灯光包围着,河畔楼宇光影斑斓,居民在河两岸悠闲的散步,俨然一幅和谐幸福的画卷。
这环境优美的两条河道——南、北排河目前是三灶镇出境率颇高的“网红河”,你也许不会想到它们曾经是当地居民避之不及的黑臭河,曾让居民生活大打折扣。。
改,迫在眉睫
南、北排河贯穿三灶镇城区中心,是镇里主要的排洪渠。但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不可避免带来了一些阵痛,伴随着人口增长、商业兴盛、企业增多,一些生活污水、商业污水、工业污水便直排河涌,导致污染严重。且部分水管混接导致雨污混合,也是水环境问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2016年,经专业水质检测机构检测,北排河河水多项指标超标严重,水体重度黑臭,被国家生态环境部列入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名录。2018年初,南排河也步其后尘。
标题:找到病灶 源头治理
三灶镇根据“问题在水里,根源在岸上,核心在管网,关键在排口”的黑臭水体整治思路, 开始对南、北排河进行综合整治。 “在前期推进排水设施整改过程中,由于涉及单位多、管网破损严重等问题,使统筹推进协调难度增大,这给水环境治理带来了不少困难。”三灶镇河长办工程师胡瑞从头到尾参与了所有整治环节,对于南北排河,他最清楚了。
“我每个星期都要把南、北排河走上4遍以上。就是要记好心里的一本账,对照作战图,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劲,一定要想方设法把这两条河治理好,还老百姓一个水清岸绿的南北排河。”胡瑞说。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找到污染根源尤为重要,胡瑞和他的同事们对南、北排河主要沿岸的企业、村居、小区的截污纳管情况进行彻底排查,并推进截污纳管工程建设,在他们的努力下,情况得到明显改善。“目前,南、北排河沿岸300米范围内的200多家企业已经基本全部截污并纳入市政管网。”胡瑞介绍道。
源头治理好了,就该常态化治理了。为此,三灶镇还委托专业队伍进行常态化保洁,定期清除沉积污泥,并采用原位修复技术对河床底泥进行改善,有效削减污染物进入上层水体。加之三灶水质净化厂的污水日处理量由原来的3万吨增至8万吨,也可全部消化镇里的日产污水。
在控制源头后,三灶镇分别在南排河草堂湾上游段和北排河鱼弄上游段实施24小时不间断生态补水。同时还通过管理控制水闸,利用潮汐水位变化置换南、北排河的河水,使其水体水质有了明显的改善。“看到河水一天天变清,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胡瑞说。
此外,三灶镇还成立了由政协委员、村民、企业员工等组成的民间河长巡河队伍,实现了常态化巡查监管。“现在有居民和我们一起巡河,效果好多了”胡瑞说。
水清岸绿生活美
治理南、北排河,归根结底是一件民生实事。营造“水清、岸绿、景美”的环境,是为了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南排河沿岸水生植物垂在岸边,河面喷泉的“嘶嘶”声成为了水花的曼妙伴奏,北侧厂房外墙被竹子完全覆盖。在这15000平方米的滨水景观公园里,市民可以在长凳上观景、休憩、纳凉……北排河两岸不仅有灯光带,还搭建了廊桥、风雨亭等岭南风格景观,并融合三灶本地文化建设了文化长廊。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治水,治的是污染,带来的是环境质量提升,是群众满满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如今,南、北排河已双双摘掉了“黑臭水体”的帽子。在今年3月份,北排河通过了国家生态环境部的“初见效果评估”验收,同时,南排河也已通过省一级“初见效果评估”验收。目前南、北排河黑臭水体整治已进入“长治久清”阶段。
河涌重焕生机活力,居民快乐回归,这背后,正是金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征程中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生动实践。治理河道,改变一座城镇。穿城而过的南、北排河,已然是一幅小康画卷,表里如一、美不胜收,让人心生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