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珠海库 > 理论文章、理论著作

推动珠海水产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2021-06-02 15:38:18 来源:珠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农业生产性服务贯穿全产业链条,直接或协助完成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作业的社会化服务,是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基础支撑,是推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我市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规模偏小,其产值占第一产业总产值的比例不足10%,且服务主体数量偏少,服务内容供给结构不合理,对水产业全产业链发展支撑作用不强。

  农业全产业链作为一种高效、一体化的农业发展模式,是新时期国内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动力。《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明确“乡村产业发展要集群成链,提升产业竞争力”。珠海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不到2%,却承担了乡村振兴和粮食安全保障的重要责任。水产业产值在珠海第一产业占比由“十三五”末的60%扩大到“十四五”末的75%,推动珠海市水产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有利于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助力我市打造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当前珠海水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存在的不足

  第一,珠海水产业产业链条存在短、薄、弱的问题。

  首先,产业链各环节强弱不均,上游种苗培育关键节点缺失,中游缺少高水平的第二、三次精深加工,水产品增值幅度不大,产业链下游流通渠道开拓不够,品牌影响力不足。

  其次,我市水产业存在一二三产融合不深的短板。目前珠海水产业主要以冰鲜等初级加工为主,且冷链运输能力有缺口;与周边产业结合不够,多元化不足,以养殖、加工等为基础的休闲农业、生态观光农业缺乏,而产业周边文旅产品的设计与生产尚属空白。

  再次,主导节点不强。农产品加工是农业产业链条的核心和主导环节,但我市水产企业数量少、体量小,涉及水产养殖、加工的三级龙头企业仅11家,现有加工能力中约90%为初级加工,更没有能力建立专业的研发机构。

  第二,培育全产业链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园等载体建设较为缓慢,效用有待提升。

  2019年起,珠海市投入1.2亿元建设斗门区白蕉海鲈产业园、金湾区黄立鱼产业园两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以推动特色水产全产业链发展。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市级层面对产业园区规划发展方向的统筹指导力度不够。各个园区建设主导思想不一,建设进度不一;由于园区所在地域的局限,同行企业不能同时入园协同发展。

  其次是园区建设专项资金的投入配置上针对性不强,受益面较小,部分项目与园区建设主题不符。

  此外,园区主体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够紧密,仍以浅层次的订单农业、土地租金收益、就近打工收益等为主,缺少深层次的联结与合作。

  第三,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充分。

  农业生产性服务贯穿全产业链条,直接或协助完成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作业的社会化服务,是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基础支撑,是推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我市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规模偏小,其产值占第一产业总产值的比例不足10%,且服务主体数量偏少,服务内容供给结构不合理,对水产业全产业链发展支撑作用不强。

  第四,支撑水产业全产业链发展的公共平台和标准体系缺失。

  首先,缺乏政府部门主导的公共信息平台,全产业链发展的关键在于通过信息共享,实现全链价值增值和利益共享。其次,缺乏水产业的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发展指引。

  推动珠海水产业形成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针对珠海水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存在的问题,应通过延链补链强链、载体提升、壮大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建设公共平台以及标准体系等,推动珠海水产业形成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

  第一,以“两条鱼”为重点,全力推动水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做大做强水产加工业。确保白蕉海鲈、金湾黄立鱼养殖面积不缩小、产量不下降;引导水产养殖主体向加工领域延伸,进一步扩大加工能力与规模,壮大水产加工类企业队伍;扶持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建设研发机构,通过引进消化国外技术方式开展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与转型升级改造,进一步提升加工能力,通过产学研方式开展冷冻调理食品、即食方便食品、休闲食品、功能食品等新产品研发,提升精深加工水平;引进和培育大型农业企业集团,打造知名企业品牌,形成水产业全产业链的核心和支柱。

  其次,拓展延伸水产业链条。借助省、市专业研究机构研发力量,开展白蕉海鲈、金湾黄立鱼良种选育及苗种扩繁关键技术研究,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解决种苗短板;加快推进斗门白蕉冷链物流园建设,补全各种低温和超低温冷库,成立水产收储中心,通过收储调节,解决一起集中上市带来的价格战等问题;开展冷链运输需求调研,鼓励扶持龙头企业购置冷链运输车,并为其他主体提供运输服务,以满足我市水产业对冷链运输服务需求;提升三产融合发展能力。扶持龙头企业牵头,联合农民合作社、小农户成立一批海鲈、黄立鱼产业化联合体,进一步完善供应链,促进“企业+租赁养殖”“企业+基地+农户订单”模式落地推广,引导龙头企业为农户提供全程服务,形成更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奖补等方式支持农民合作社、水产企业等建设渔业文化教育、生产加工体验、生态农业观光等融合发展项目,积极对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主动连接其他生态旅游资源,建设全域旅游中的休闲农业旅游节点;通过举办文化节、建立博物馆、开发粤菜菜品等方式,进一步提升白蕉海鲈和金湾黄立鱼的品牌价值。

  加强统筹规划,高标准高起点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等载体建设。建议在市级层面设立珠海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指导委员会,统筹指导园区建设发展,协调园区之间的资源配置和资源共享,加强对园区建设的监督考核。

  制定各园区发展指引,围绕各园区主体产业,瞄准“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更多高端安全的农副产品和高品质的生态休闲旅游产品”的目标展开建设。

  落实好“区长任园长”管理模式,高规格推进各园区的管理和服务,协调解决产业园区发展重大问题,各园区成立公共服务管理中心,为园区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生产性服务组织等各类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提供专门的综合服务,提升园区发展速度。

  以试点方式,改革完善区镇两级农技服务机构,联合供销社,整合各类服务资源,建设区级农业生产性服务示范中心,在供给侧整合市场信息、农资供应、技术指导、疫病防控、土地流转、农机作业、仓储物流、农产品营销、科技服务等各类服务主体,在需求侧为各类经营主体提供“点餐式”服务。

  其次,推动农业生产性服务组织多元化发展。将农业生产性服务主体纳入农业政策扶持范畴,引导农民合作社向成员提供各类生产经营服务,鼓励龙头企业利用其资金、供应链等内部服务能力,开展面向周边农户和区域农业的市场化服务,引进和培育各类专业服务公司,鼓励和支持农村青年、返乡人才等在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创业就业,通过项目、财政资金等方式予以扶持。

  扩大服务领域,拓展服务内容。推动供销社与龙头企业的合作,在主城区设立鲜活农产品直销网点,推广农超、农社、农企等产销对接模式;扶持引导水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新消费,引导龙头企业或特色企业拓展高端服务,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开展专项服务、连锁服务、个性化服务等综合配套服务。

  建设水产业全产业链公共信息平台,制定并推广水产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有效整合海鲈协会、农产品流通协会等行业协会资源,配合市农业主管部门,协调一二三产业资源,形成我市水产业大数据库,实现商机和服务信息的智能推送,线上、线下各节点的紧密衔接,推动行业信息共享。借助国家开展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工作契机,主动承担制定并推广水产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针对全产业链发展要求,由行业协会主导,集结政产学研多方力量,从产地环境、种苗培育、生产资料投入、生产设施设备、技术操作规范、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包装储运、营销销售、农技培训、信息服务等各个环节入手,研制水产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并积极推动优化升级为国家或行业标准。


作者: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