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珠海库 > 理论文章、理论著作

珠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

2021-06-06 19:54:17 来源: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

 

  改革开放四十年,珠海作为经济特区一直奋勇争先、砥砺前行。当前,国家正在提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培养民族的文化自信,珠海经济特区也应该适时把握时机,切实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

  一、政府主导,保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项复杂、长期、花费庞大、涉及面广的浩大工程,不是任何个人和团体能够胜任的。日本、韩国、英国等文化传承做得较好的国家,无一不是由政府主导。因此,只有依赖于政府的政策倾斜和有力保障,才能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路上稳扎稳打、越走越远。

  (一)出台政策法规保护优秀传统文化

  政府部门可以根据珠海市的现实情况,广泛征求文化保护与传承方面的专家和传承人,制定出适合于珠海市优秀传统文化保护的政策法规,使珠海市的文化传承规范化、科学化,有理可依、有据可查,确保珠海市文化传承工作的顺利进行。第一,珠海市应该完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许多优秀传统文化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因而关于传承主体的认定需要一个过程,政府相关部门应该理清其中的复杂关系,尽快出台相关的文化保护机制来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商标权、所属权。第二,完善各级监督制度。需建立监督和举报奖励制度,以此来保障珠海市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能长久进行、持续发展,并保障和监督各部门协调互助、资金准时到位、传承人积极参与等。

  (二)给予经济支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资金的支持,政府相关部门在这一方面应给予大力资助。第一,多渠道筹措资金。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因为资金的缺乏而没有得到及时保护,因而日益衰落乃至消失,这的确是非常令人痛心的。可以在政府主导、支持下,从社会、企业、个人赞助等多渠道筹措资金,尽快做好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资金准备。第二,鼓励传统文化项目创业。在当前国家鼓励创新创业的背景下,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倾斜和经济扶持,鼓励创业者进入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相关的产业,对于各级“非遗”相关的创业给予手续审批简化等便利措施,给予适当的经济补贴。第三,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走向产业化,以产业化模式推动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走出去。200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就指出:“着力培育外向型文化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创新对外文化交流体制和机制。实行政府推动和企业市场化运作相结合,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企业。”

  珠海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走向产业化之路应该把握以下几个原则:第一,创新产品模式。如果能够将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产品制作得有新意、有创意,必然会吸引年轻人的目光,从而得到更好的传承。第二,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优秀传统文化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会涉及到传承人、开发商、政府各方面的利益和需求,因此必须要在这一过程中明确责权关系,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过度开发,而是要规范化、合理化开发,保持其健康发展的势头,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态势。

  (三)开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公益项目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必须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很多项目短时间内可能不会产生经济效益。但是经过长期努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可以在城市风貌、公民素质中体现出来,因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作为公益项目来推进很有必要。

  首先,建立优秀传统文化体验馆。体验可以让人们对某种事物有切身的感受,因而更易于加深了解。可以由政府主导,兴建一个优秀传统文化体验馆,或者在珠海市博物馆等合适的文博场所设立体验馆,将珠海市有特色的传统文化资源用图片、视频、文字、实物等方式进行展示,介绍其背景、历史和现状等。同时,设置一个体验区,让受众亲自动手摸一摸、做一做,如茶果制作、醒狮表演等,互动式的体验会给参观者带来更深刻的印象。

  其次,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数字化保护。数字化保护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智能技术和信息传播技术等数字化技术手段来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可以由政府主导委托

  相关单位将优秀传统文化的文献资料、图片影像等进行数字化整理和存储,比如三灶鹤舞、佛家拳等;将优秀传统文化的器物、产品、场所等进行记录和存储,比如斗门赵氏皇族祭礼、正旦晚煮菜茶等;将优秀传统文化的动态过程进行动态、立体、高清的记录和存储,比如斗门水上婚嫁、唐家湾镇农历四月十七的“金花诞”等,都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拍摄记录保存。

  再次,开设优秀传统文化培训班。在老年大学、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文化馆等场所开设免费培训班,请一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人进行培训教学,扩大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四)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对外交流

  当今世界进入全球化、信息化时代,不同国家、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也越来越重要。珠海也应该顺应这一时代趋势,注重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对外交流,增强其在全国乃至国际上的影响力。在对外交流的过程中既可以吸收和借鉴其他国家、地区优秀文化传承的成功经验,又可以推动我们本土的优秀传统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对外交流的方式,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两种模式。

  “走出去”,是指让珠海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够走出广东、走出国门,与周边的国家、地区进行深入交流。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如参加艺术节,艺术展览、展演等活动,目的是让更多国家和地区的民众了解珠海的优秀传统文化。“请进来”,是指在珠海举办文化活动过程中,邀请其他国家、地区的优秀传统文化代表来到珠海进行交流和展示。在具体的对外交流过程中,要采取既尊重对方传统文化,又易于彼此沟通的方式进行,比如举办研讨会、文化节等。

  二、以宣传为媒介,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传播力度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应该利用媒体、公众力量以及展演舞台进行广泛的传播,以便让更多人了解传统文化、热爱传统文化。

  (一) 广泛利用媒体

  媒体是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最好途径之一。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因此在进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必须要广泛地利用好互联网新媒体,加强相关网站的建设和宣传,让互联网成为宣传优秀传统文化的阵地。除此之外,广播、电视、图书、期刊报纸等传统媒体依然拥有大量的受众,也不能忽视,可以和各大媒体协作,不定期地制作并刊播相关的公益广告,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二) 发动公众力量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广泛的群众基础,需要让更多人了解并喜爱优秀传统文化,因此,社会公众也必然是宣传的对象。应该积极利用各种宣传途径来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如:可以在公交站、社区公园、住宅小区等公共场所张贴相关宣传海报、横幅,印制宣传册发放给公众,利用图片、文字等形式让公众了解珠海地区的优秀传统文化,扩大影响力。

  (三) 提供展演舞台

  为优秀的传统文化提供多种展演舞台。第一,设立“珠海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节”或“珠海非物质文化艺术节”,在艺术节的开幕式上可以演出具有珠海特色乃至南粤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节目,比如:舞龙醒狮、前山凤鸡舞、客家竹板山歌等,随后可以进行传统文化技艺的表演展示,如孙氏踩跷理筋术、药线疚等,请有兴趣的观众亲自感受。还可以出租摊位给商户,售卖具有珠海特色的中华传统美食,比如:唐家茶果、虎山金巢琵琶鸭、横琴蚝干、淇澳银虾酱等,既能起到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又能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互惠互利、一举多得。第二,可以在海滨公园、白莲洞公园、景山公园、圆明新园等一些大型公园专门开辟一个“珠海优秀传统文化大舞台”,定期向公众展演优秀技艺、民俗。第三,建设传统文化街区。建立专门的珠海传统文化民俗村或特色文化创意街区,使之发展成珠海的一张文化特色名片,并且与旅游公司签订合约,将其作为一个旅游景点向外地游客展示。在景区中可以每天安排几场相关的优秀文化传统艺术演出,比如:斗门赵氏皇族祭礼、水上婚嫁等,再出售一些相关的地方特色传统小吃。这些具有珠海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必然会加深人们对珠海本土文化的认识。

  三、以高校为依托,加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步伐

  高校的研究力量较强,知识储备丰厚,与其所处的地域又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大学校园成为本土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特别是高校所涵盖的文化领域众多、文化空间广泛,可以发掘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进图书馆、进实验室、进学生社团等多种方式。

  珠海目前有大专院校十所,在校生众多,应该利用这样的宝贵资源,集中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优势力量,调动相关专业科研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在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与资源利用方面,积极发挥珠海高校的重要作用,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重要的文化环境,提供持续有效的文化传承动力。

  (一) 在学校层面建立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产学研基地

  由有实力、有经验的老教授带队,在政府的支持下创立“珠海经济特区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基地”,让大学教授等文化精英走入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队伍中,组建研究团队、设立研究项目,将传统文化纳入到学术研究中,使其更具文化内涵和发展潜力。与此同时,珠海的高校也要负责承接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和培训任务,设立培训班,将优秀传统文化引入校园。不仅是珠海本土的优秀传统文化,并且可以请其他国家、地区的优秀文化进入大学校园,举办“珠海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珠海非遗进校园”“粤文化进校园”等主题活动,与师生进行近距离的沟通和交流,并将研究成果向师生公开展示,这样不仅可以获得传习的可能性,更能起到宣传作用。

  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活动可形成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形式,即:善加利用大学知识和人才储备雄厚、学科体系建构明确等优势,引导在校学生广泛地进入社会生活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调查,将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将知识与文化传承相结合,使大学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方面的实践充满活力。

  (二) 在学院层面开设相关课程,让优秀传统文化进入课堂

  各高校可以在学院层面组织一批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文科专业(如历史学、文学、民俗学、社会学、艺术学等)开设选修课程,编写相关教材;设立“珠海市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或“珠海市优秀传统文化信息中心”,紧密结合学科建设,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繁荣校园文化,系统传播与实践优秀传统文化。

  (三)发挥大学生们年轻有活力、观念新等特点,培养他们成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坚力量

  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引导,发挥学科优势,帮助大学生们形成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意识,鼓励有兴趣的同学进行具体的实践活动,以创建社团、研究小组、宣传团队等多种形式进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例如,成立“珠海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社团”,了解和学习珠海本地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优秀传统文化,组织社员参加斗门水上婚嫁、赵氏皇族祭礼、大万山岛天后诞庆典等活动;举办珠海优秀传统文化校园艺术节,请民间艺术家来进行现场表演和教授传统技艺;进行田野调查等。这些活动的开展,对于大学生了解珠海的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相关知识,甚至成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人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珠海经济特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从政府、媒体和高校等几个方面加以谋划布局,以政府为主导、以宣传为媒介、以高校为依托,三方面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使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珠海经济特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亮点。

  参考文献:

  [1]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2]在坚定文化自信中弘扬优秀传统文件[EB/OL].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culture/2018-02/01/c-1122351007.htm.

  [3]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意见[R].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作者:李琨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