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珠海库 > 理论文章、理论著作

以特色小镇党建促进乡村振兴的实证研究

2021-06-06 19:57:10 来源: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

 

  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时指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①他提出了既要加快脱贫致富,又要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提高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的工作要求。广州市从化区以特色小镇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在全市乡村振兴中当好示范和表率,努力建设全省乃至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的生动实践。笔者对该区推进特色小镇党建工作开展了实证研究,研究特色做法,总结成效并进行思考。

  一、主要做法

  (一)实施"党旗引领”工程,推动产业振兴

  1.多元发展传统产业。从化区的传统村集体经济以种植业为主,收益较低且分散,没有产业效益。近年来,该区着力打造特色小镇,许多村民在村内经营农家乐和开设集采摘、亲子耕作体验一体的生态种植园,使农村的产业趋向多样化,村民的收入来源也由最初的农业收入转变为“农业收入、村集体经济分红、外出务工的工资性收入、农家乐经营收入和生态公益林补偿款”的多种组合方式。例如:西和村打造以花卉为主题的小镇,依托现有传统花卉产业资源,建设多肉植物主题休闲区等主题景观,延伸特色产业链。西和村党支部通过全覆盖走访入户,积极动员村民支持和参与小镇建设,扶持本地农民把小镇内的空置旧房改造成精品民宿和农家乐,通过“政府扶持一点、企业配套一点,村民参与一点”,建成后以市场化运作,实现政企民互利多赢。

  2.迅猛发展“新业态”产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观光农业,实行乡村旅游现代化运营模式,通过开办高端民宿、发展全域旅游等“新业态”产业,极大地促进了农村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例如:米埗小镇因地制宜建设精品民宿、湿地公园、慢行绿道、绿化走廊、溪流河游船等岭南风格精品工程,打造“吃农家饭、住农家屋、享农家乐”的乡村旅游品牌。该小镇创新性地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合作做法,发展民宿产业,其中专业合作社是“全省第一个可以经营民宿的农民合作社”。米埗小镇虽然正处于刚起步阶段,但从2018年1月份开业以来,日均入住率达到30%以上,而国庆等假期客房更是爆满。可以看出,米埗小镇这种新型的合作理念,为社员寻求多方面经济发展,成为推动特色小镇发展和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探索。同时,在村党支部领导下成立“米埗特色小镇管理委员会”,以管理委员会促进小镇建设的协调发展,探索发展的新路子,最终实现村民、村社集体和企业共赢。

  3.完善“互联网+产业”结构。为了更好地推动农村各项产业发展,在区党委的支持下,特色小镇建立了集党务政务村务信息公开、网上办事、公共服务、农村电商于一体的“仁里集”智能治理云平台和“农村淘宝”示范点,并搭建了网络宣传平台。例如:莲麻村利用“仁里集”云平台中“我要买卖”功能和“农村淘宝”,与相关电商平台的合作,以电子商务平台为基础,通过搭建村级服务网络,充分发挥电子商务优势,突破物流、信息流的瓶颈,实现“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功能。同时,设立专人值班,方便村民网上销售农产品和在网络平台购入原材料。此外,莲麻村牵头30多家企业建立团体标准,更好地推动了“莲麻头酒”在网上的销售。“仁里集”云平台于2016年5月投入使用,“农村淘宝”于2017年6月正式升级,升级后的农村淘宝和手机淘宝合二为一,手机淘宝针对农村市场增设“家乡版”,更加方便群众使用电商平台。

  (二)实施四强"头雁"工程,推动人才振兴

  1.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从化区基层党组织以服务乡村振兴为导向,从严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选优配强村级班子,优化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打造一支政治意识强、组织能力强、发展本领强、作风纪律强的“四强”型带头人队伍。推动落实农村“党员人才回乡计划”,大力选拔培养一批优秀党员担任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努力打造一支“四强”型带头人队伍。具体做法是:在现任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中择优“留”,在本地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农技人才、创业致富能手中择优“引”,在优秀村干部、返乡大学生中择优“选”,在乡贤能人、区或镇(街)退居二线干部、退休干部中择优“请”;没有合适人选的,跨地域或从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选派优秀党员干部,把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培育成为引领乡村振兴的“红色头雁”,形成强大的“头雁效应”。

  2.推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能力素质提升。整合区内高校资源,成立了乡村振兴研究院,为从化区在政策制定、问题解决、人才培训等方面提供专业服务,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书记年度轮训制度。采取“政治理论武装+专业能力培训+体验式教学”形式,持续开展村“两委”干部到区直单位或镇(街)跟班学习等活动,不断提升农村基层干部的政治能力和专业能力,打造一支善谋发展、善带致富、善待百姓的乡村干部队伍。同时,该区有针对性地举办了特色小镇战略镇村干部专题培训班,进一步拓宽了镇村干部的视野,增长了业务知识,提升了整体能力,为特色小镇建设提供了坚强的思想政治保证和人才智力支持。

  3.加强农村党组织书记后备队伍“金种子”培育。建立健全“村推镇(街)选区考察”的“金种子”培养选拔制度,重点围绕党组织软弱涣散、书记年龄老化、集体经济薄弱的村,动员鼓励致富带头人、复员退伍军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村医村教、返乡大学生等到村任职,按不低于1:2比例建立党组织书记后备队伍。建立健全“能人—党员—村干部—村党组织书记”链式培养机制以及镇(街)领导挂钩联系“金种子”等常态化培育机制。面向社会公开选拔一批特色小镇镇长和村级事务官,培养储备了首批100名“金种子”农村后备干部。建设乡村“双创”孵化基地,大力开展乡村振兴就业创业技能培训,支持开展乡村双创大赛,培养一批“大学生基层创业”能手。建设特色专业培育基地,鼓励职业院校加强与农业企业的校企深度合作。

  (三)实施弘扬红色文化工程,推动文化振兴

  1.整合资源传承红色基因。通过开展“我是党课主讲人”“红色大喇叭”“群团大联动、永远跟党走”“讲政治、讲规矩、转作风”教育和党员作风“大排查大整改”等活动,精准提升党支部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的执行力。整合从化区革命烈士纪念碑、莲麻村黄沙坑革命旧址纪念馆等红色资源,利用现有的红色革命传统文化资源,激活红色文化基因,不断坚定理想信念,纯洁党性,提升党员干部的思想境界,让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红色精神激发力量。把红色资源转化为激励新一代共产党人传承、弘扬党的光荣传统,继续前进的精神动力。

  2.积极培育新时代文明乡风。坚持以红色文化、共产党人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修订新时代村规民约,成立文明乡风评议会,开展优秀村规民约评选活动,引领农民群众移风易俗。深化文明乡村创建工作,持续推进文明示范村、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文化农家•文明小镇”活动,制作一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墙绘、字帖、宣传册,组织开展文艺支教、道德模范巡演、志愿服务等,培育文明乡风。全面推动农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加快推进村村建广播站工程,因地制宜建设莲麻村大书房、钱岗村史馆,建设一批农家书屋、文化小广场和乡村大舞台,打造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新地标。

  3.有效加强基层社会治理。通过推进农村基层治理“10+9”工程提升行动,把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紧密结合,统筹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新体系。提升村民依法自治水平,大力推进“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乡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民主法治议事大厅建设,积极开展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工作。加强法治乡村建设,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落实“一村一法律顾问”,不断提高全区“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率和覆盖率。提升乡村德治水平,广泛开展最美妈妈、最美媳妇等“五个最美”评选活动,丰富乡贤文化,发挥榜样作用,引导村民崇德向善。通过举办各种活动,让乡村文化发展传承了红色文化的优良基因,使红色文化成为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成为提升乡村德治水平的思想武器。

  (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工程,推动生态振兴

  1.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建乡村振兴示范先锋队、治水治污决胜先锋队、拆违治乱铁骑先锋队等党员先锋队,划分红色堡垒责任区,开展党员“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活动,组织引领广大党员在乡村振兴、三大攻坚战、拆违治乱等重点工作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如米埗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坚持率先垂范。村“两委”干部带头拆除自家门前屋后搭建的棚架,坚持党员家庭户带头门前包干等管理制度,村支部书记第一个完成房屋外立面改造,带动村民参与小镇建设。开展“党旗红流溪清、党员治水在行动”行动,实施米埗小镇“洗脸”工程。政府引导,实施公共配套建设,建立专人专职保洁,配备垃圾桶,新建垃圾池或转运站;企业助力,开展绿化修复等工程;农民参与,免费提供施工走廊。根本性破解农村长效保洁难题,做到村庄无垃圾乱倒、粪便乱堆、畜禽乱跑、柴草乱放、污水乱泼等脏乱差现象,打造整洁有序、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2.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开展“党旗引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党员示范带动村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立完善区领导挂点包村联系制度,动员鼓励干部职工下乡,做到“三个一”,即举办一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宣讲活动、进行一次城乡清洁行动、开展一次巡查督导。全域实施以“三整治”“三拆除”“三清理”为主要内容的“洗脸”工程,持续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向纵深开展。加强督导检查,从人大专委、区政协专委选派精干力量组成专项督导组,每周对各镇街创建干净整洁村、美丽宜居村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检查结果每周通报,并随机“回头看”,督导检查情况在媒体上曝光。截至目前,约95条行政村已基本达到省定干净整洁村标准,45条行政村已成功创建市级美丽乡村,并将进一步建成省定美丽宜居村。此外,莲麻、米埗、南平、西塘、西和等8条行政村已经基本打造成为风格各异的特色精品村。

  (五)实施新时代思想振兴工程,推动组织振兴

  1.推动党的政治建设在基层落地生根。创新开展新时代讲习活动“一十百千万”工程,即建立一支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捍卫核心的“新时代讲习轻骑兵”;每年打造不少于十个“新时代讲习所”或“讲习轻骑兵工作站示范点”;组织讲习员上山下乡、进村入户;每年开展千场讲习活动;组织万名党员参与,让万名党员受教育,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2.开展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思想教育活动。开展“党员领导领学带学督学”活动,优化完善领导干部挂点联系乡村制度,严格落实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坚持深入到所在党支部和乡村联系点开展讲党课等讲习活动,定期开展谈心谈话,示范带动基层党组织规范党内政治生活。通过领导干部带头学、专题培训系统学、基层全面学等形式,广泛深入开展“幸福奋斗讲坛”等思想教育活动,组织各领域先进人物代表与基层党员、群众分享幸福奋斗的经历和体会,推动思想大解放、观念大转变、精神大提振,为乡村振兴打牢思想根基。

  3.发挥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大学习”平台作用。加强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和新时代讲习轻骑兵工作站建设,按照“有场所、有牌子、有制度、有书籍、有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五有”标准,每年打造不少于十个“新时代农民讲习所”或“讲习轻骑兵工作站示范点”。加强“新时代讲习轻骑兵”讲习员队伍建设,着力把政治素质好、有一定政治理论水平,善于同干部群众开展面对面、互动式宣讲的各战线、各领域的党员干部和先进人物引入讲习员队伍,不断扩大“新时代讲习轻骑兵”讲习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以特色小镇的“新时代讲习所”为主阵地,坚持“既要讲、也要习”,结合农村特点和农民需求,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创新开展讲习活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基层、深入人心,引领提升农民精神风貌。

  二、主要成效

  (一) 党建引领不断增强

  一是三级书记抓特色小镇建设。区、镇均成立了实施特色小镇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分别由区委书记、镇(街)书记担任组长,一级一级压实责任。二是选准配强村党支部书记及班子成员。各个小镇都紧紧抓住村党支部书记这个关键少数,着重发挥好村党支部书记“领头雁”“火车头”的带动作用,带动村民致富奔康,发展培养了一批能干、肯干、会干,政治站位高、党性意识强的村支书,100多名“金种子”农村后备年轻干部相继下乡,走上乡村振兴重要岗位,将基层党员干部打造成为本领过硬、作风过硬、廉洁勤政、为民服务的乡村振兴主力军。三是党员干部率先示范。逾百名“新时代讲习轻骑兵”活跃在乡村农家、田间地头,持续开展送学送志送智上山下乡进村入户活动,全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从化乡村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成果。莲麻、西塘村等小镇的党支部书记带头办民宿,打消村民疑虑,让村民都搭上特色小镇发展的“快车”。

  (二) 人居环境日益改善

  特色小镇以生态宜居为目标,以“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为抓手,深入开展“洗脸”工程,大力整治农村垃圾、污水等脏乱差现象。同时,广泛开展“珍爱家园”行动,组织实施“最美乡村”“最美社区”“最美庭院”“最美家庭”和“最美民宿”等“五个最美”评选,搭建“仁里集”共建共治共享智能云平台,组建巾帼服务队和学生志愿服务队,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和群团作用,形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强大合力。通过拧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区、镇、村三级书记“责任链”,描绘望山见水记乡愁的乡村“规划图”,建立补短板惠民生“项目库”等举措,农村人居环境逐步向干净整洁平安有序转变。2017年,从化区莲麻村荣获“全国文明村”“全国环境整治示范村”“国家美丽宜居村庄示范”等称号,成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鲜活样板。

  (三)产业体系日趋健全

  特色小镇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主导产业。一是以莲麻小镇为代表的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模式。莲麻小镇充分挖掘流溪河源头生态文化、红色革命遗址历史文化和头酒酿造、豆腐作坊等特色饮食文化,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红色旅游、客家民俗体验和美食文化等产业,促进形成了以民宿、酒坊、酒铺、酒馆、炒茶铺、豆腐作坊等为主体的乡村特色产业体系。二是以西塘童话小镇为代表的村企合作运营模式。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公司经营”的理念,采用公司法人的创建形式,组建村属企业“广州市从田蝶海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实体运作。引入碧桂园集团、奥飞娱乐公司等社会力量参与西塘小镇开发建设,实行“村企合作”新模式,推动小镇可持续发展。三是以西和万花风情小镇为代表的产业集聚带动模式。西和小镇集中打造万花园产业平台,形成了宝趣玫瑰世界、天适樱花悠乐园、飞腾兰业等20多家花卉企业集聚发展,以兰花、樱花、玫瑰花为主题的休闲农业旅游景点。

  (四)富民兴村日益显现

  特色小镇建设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例如:西和小镇企业吸收当地村民1500多人就近就业,人均月工资达3000元左右,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0800元,2016-2018年增速均超15%。西和小镇2018年春节的系列文化活动共吸引游客约1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超过1000万元,带动周边农家乐、咖啡馆、陶艺店等经营业主增收的同时,也辐射带动周边农民利用自有宅基地经营停车场、农副产品零售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2018年的“第二届广州西塘稻草节”吸引15万游客,带动当地农副产品销售、餐饮消费、村民劳务等收入约500多万元。

  三、思考启示

  (一)必须坚持党最坚实的力量在基层

  发挥村党支部政治功能,事关党的执政根基,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必须将其纳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党内政治文化的范畴去思考、谋划和推进。例如:在西塘村,曾经基层党建涣散、落后,坐拥绿水青山的西塘村却成了“问题村”。而最终重新带领西塘走上发展快车道的,除区委、区政府的政策帮扶外,其有组织选举、建立的新基层党支部发挥了重要作用,可见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依然是基层。作为我们党执政的根基,农村党支部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即便是强调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其目的也是通过服务更好地贴近群众、团结群众、引导群众、赢得群众,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讲,增强政治功能应当摆在村党支部各项工作的第一位,其中发挥政治引领作用是重中之重。政治引领作用发挥得好,村党支部才能“像吸铁石一样把乡亲们紧紧凝聚在一起,坚定跟党走的决心和信心”。②

  (二) 必须坚持严肃规范党内政治生活

  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但在实践中,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村党支部的时间和精力更多被具体工作所占用,党内政治生活不经常、不严肃、不规范、不认真的问题较为普遍。有什么样的党内政治生活,就有什么样的村党支部和党员队伍。支部班子强不强、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得好不好,与有没有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密切相关。充分发挥村党支部政治功能,必须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抓起。要深入学习贯彻《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探索更加符合基层实际、更能吸引党员兴趣、更加方便基层操作的方式方法,确保党内政治生活真正起到教育改造提高党员的作用。

  (三) 必须坚持不断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村党支部作为党建工作的基本单元,其政治功能发挥得好,基层政治生态就会日渐清朗,反之基层政治生态就会弊病丛生。一是要选准“领头雁”。以西塘村为例,通过采取选择具有在外经商经验、村内威望高的同志作为“领头雁”;大力选拔讲政治、有本领、重品行的优秀党员进入村党支部领导班子;加强村党支部书记后备队伍建设等措施后,切实提升了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短短几年时间,使得西塘村旧貌换新颜。二是要压实“责任链”。把抓好党建作为村党支部的本职和主业,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建立党建工作责任清单,严格实行实绩考核制度,推动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党建工作责任链。要加大对“村霸”和宗族恶势力的整治,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提供有力支撑。

  (四)必须坚持营造党内政治文化氛围

  欲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党内政治文化是我们党的政治灵魂和精神支柱。党内政治文化不会凭空产生,它的形成是我们党在革命、改革、建设过程中不断积累沉淀的结果。党内政治文化并不虚无缥缈,它根植于各级党组织特别是基层党组织管党治党建设党的具体实践。广大农村党支部是涵养政治文化的丰厚土壤,一切工作都要以此为目标指向,在狠抓各项工作落实的同时,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自觉、促进以文化人。要积极营造遵规守纪的浓厚氛围,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抵制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要深入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弘扬优良家风,传承红色基因,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阶段,立足基层,抓住特色小镇建设契机与全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精神,不断丰富党内政治文化内涵,提升基层党组织党内政治文化氛围。

  注释:

  ①习近平.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8-10/25/c_1123614520.htm,2018-10-25.

  ②李崇.总书记明确的党支部职责.[EB/OL].https://news.163.com/18/0923/08/DSCH1QEB000189FH.html,2018-09-23.

  参考文献:

  [1]李浩.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的历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2018.

  [2]陈瑶.特色小镇推动区域发展的动力机制及途径研究[D].浙江:浙江海洋大学,2018.

  [3]刘婕.PPP模式在特色小镇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2018.

  [4]谷亚光,谷牧青.论“五大发展理念”的思想创新、理论内涵与贯彻重点[J].经济问题,2016(03):40.

  [5]盛世豪,张伟明.特色小镇:一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J].浙江社会科学,2016(03):21.


作者:高静娟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