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珠海库 > 理论文章、理论著作

推动珠海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对策建议研究

2021-06-06 20:01:24 来源: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

  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并对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提出明确的要求。2019年,珠海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党中央及省委决策部署,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扶持政策措施,民营经济发展进一步提速增效。为了考察珠海市落实相关政策以及民营企业发展情况,课题组通过走访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改局、市统计局、中山市翠亨新区以及多家民营企业,结合参与国家统计局珠海调查队关于珠海营商环境的抽样调查,分析珠海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短板和背后的原因,调查了解民营企业最关心、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实操性的对策建议。

  一、珠海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一)民营经济规模不断壮大

  2018年珠海实现民营经济首次突破1000亿元,实现增加值1004.14亿元,民营经济总量比2013年翻了近一番。2014-2018年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8.6%,民营经济比重进一步提升,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4.5%,较2013年提高2.6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发展结构有所优化,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50.09亿元、411.41亿元、542.6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10.6%、15.6%,民营经济三产业结构为5:41:54,第三产业占比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民营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比重37.9%,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

  (二)民营企业成为市场主体重要组成部分

  2018年珠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简称“四上”)民营企业共计2896家,占全市比重为73.8%。其中工业企业数量占全市比重59%,实现总产值占全市的34.8%;建筑业企业数量占比高达93.1%,实现总产值占比48%;批发零售企业数量占比82.6%,实现销售额占比30%;房地产企业316家,占全市403家房地产企业的78.4%;完成投资占全市的68.7%;其他服务业企业数量占比74.1%;实现营业收入占比61.1%。

  (三)民营经济投资活力持续增强

  民营经济投资实现跨越式发展快。2014-2018年全市民间投资年均增速达30.0%,高出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13.1个百分点。2018年珠海民营经济投资完成864.07亿元,同比增长27.3%,增速比上年加快11.5个百分点,高于全省水平18.4个百分点,增速排全省第二位。民营经济投资占全市投资的46.5%,比2013年提升19.4个百分点,成为投资增长的中坚力量。

  (四)民营经济对税收贡献显著提升

  2018年珠海民营企业缴纳税收261.83亿元,比上年增加86.06亿元;民营税收占全市税收总收入的27.4%,占比较上年提高7.4个百分点;2018年民营经济税收同比增长49.0%,增速创近年来新高,2014-2018年,五年间民营经济税收年均增长23.0%,高出全市税收总收入年均增速9.3个百分点。

  (五)民营企业成为就业"稳定器”民营企业成为我市增加就业的重要载

  体。2018年珠海民营企业吸纳全社会从业人员61.85万人,约占全市从业人员的53.8%,民营企业吸纳了半数以上的从业人口,成为全市增加就业的主要渠道,有效缓解了日益凸现的就业压力,促进了居民增收和社会稳定。

  二、制约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和短板

  近年来,珠海民营经济发展虽取得长足进步,但从全省横向对比来看,民营经济发展仍存在明显短板和不足。珠海经济总量排全省第9位、珠三角第7位,但民营经济总量排在全省第16位、珠三角末位。民营经济发展速度落后于珠海整体经济增速,近五年全市民营经济年均增长8.6%,低于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0.6个百分点。民营经济比重偏小。2018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较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占比低19.6个百分点,比全省占比最高的揭阳市低42.9个百分点,排全省末位。民营企业规模偏小,骨干企业匮乏。2018年全市工业产值前10家企业中,只有魅族科技和广通汽车2家民营企业,均排在较后位置,分别排第8、9位。由广东省企业联合会和企业家协会公布的2018年广东民营企业100强名单中,珠三角88家企业入选,其中深圳34家、广州29家、佛山18家、东莞4家、惠州1家、中山1家、江门1家,珠海没有一家企业入选。

  结合国家统计局珠海调查队抽样调查结果以及课题组的企业走访情况,经初步梳理,我们认为当前珠海民营经济发展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民营经济扶持政策系统性、持续性、落实力度有待加强

  由于政策措施制定的相对分散、不够系统以及信息共享机制不够健全,民营企业对扶持政策的知晓程度相对较低,企业普遍反映政企之间的信息流通还需加强。一些不同部门间的扶持政策执行标准、对象、要求没有衔接好,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部分企业因此未能享受到相应的优惠政策,政策吸引力有所减弱。问及企业当初在本地区投资考虑的主要因素时,42.2%的企业选择了“享受优惠政策”(国家统计局珠海调查队抽样调查,下同),而调查的企业相当一部分是成立5年以上的企业。有企业反映当前珠海招商引资的鼓励政策与内地城市相比优势不明显,这表明当前珠海针对企业优惠政策的吸引力面临的挑战愈发激烈。例如有的企业反映,珠海作为最早的经济特区之一,税收优惠政策相比一些快速发展的新兴城市来说制度创新尚不足,吸引力在减弱。

  (二)民营企业创新要素不足

  民营企业创新和研发能力不强。珠海民营企业以中小微企业为主,且高端创新团队和技术人才缺乏,产品科技含量低,大部分企业没有自主研发能力,制约了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和快速发展。2018年全市485家企业获得发明专利授权3360件,其中仅格力1家发明专利授权高达1834件,占全市比重54.6%。产学研合作有待进一步深化,珠海虽然有全省第二多的高校资源,但能够解决企业生产实际问题的科技创新成果并不多。企业反映,在珠高校在人才培养、科技项目研发、平台资源共享等方面仍未有效与企业发展形成合力。

  (三)政务服务、中介服务等营商环境建设有待加强

  首先,行政审批效率有待提升。企业反映遇到了三个突出问题:首先,申报材料太复杂或未一次性告知,审批环节太多、时间太久,以及同一环节涉及部门太多。其次,信用体系建设和信息共享机制需进一步完善。从企业对社会信用环境建设的评价看,失信惩戒和守信奖励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企业反映工商登记类信息齐全但信用类信息较少,部分部门信息平台不能有效对接,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机制还未有效形成。企业希望工商、税务、海关等部门的信息可以进一步互通,减少重复备案,提高相关信息系统的稳定性及服务水平。再次,中介服务和协会商会的作用发挥不明显。企业对珠海营商相关的法务、审计、会计、税务等相关中介服务的水平整体评价不高,部分企业认为本地协会商会对企业生产经营几乎没有帮助。

  (四)民营企业融资、物流等经营成本仍偏高

  贷款实际利率高是受访企业融资过程中面临的最突出问题,占60%以上。课题组走访的企业也反映银行贷款实际贷款利率在基准利率基础上普遍上浮20-30%,融资难问题突出。企业反映国有大型金融机构规矩多、效率低,手续繁琐,从递交申请到款项到账至少需要1个月的时间,无法满足企业对资金的时效性需求。认为“可抵押物少,抵押折扣率高”的企业不在少数。部分服务业企业反映,由于服务业企业普遍缺乏可以作为抵押的不动产,而商业银行偏好固定资产,一般不愿接受流动资产抵押。而受限于技术(专利)评估的专业性强和风险性高,科技研发类企业可以顺利获得低成本融资的不多。

  物流成本相对较高。受制于用地成本高、土地供应不足等因素,龙头企业、重点项目落地困难,如仓储配送、冷链物流、跨境电商等领域缺乏知名龙头企业。原因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物流的基础成本高,人工成本、油价、仓储设备费用、物流管理费用居高不下。二是各种收费多,其中通行费、经营性收费负担重。部分企业指出针对运输企业的执法检查过于繁杂,物流信息公共平台建设不完善,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三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仍显薄弱。珠海目前的交通运输网络体系还不完整,除汽运、船运、空运等货运方式之外,铁路运输尚不满足要求。城市道路的拥堵问题也降低了“最后一公里”配送的效率。

  (五)民营企业普遍面临人才紧缺困境

  国家统计局珠海调查队的调查结果显示,80%以上的企业存在人才紧缺问题,其中人才紧缺问题“非常严重”“比较严重”的合计占比接近50%。从人才需求类型来看,对技术人才的需求最高,专业技术人才和技术工人的需求排前2位,有40%以上的企业紧缺人才需求为研发人才。人才问题主要表现为结构性人才失衡:一方面是战略性新兴行业等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端人才,而高校培养机制适应不了市场发展速度;另一方面是传统产业行业,比如酒店服务业等,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从事低端服务业,造成招人难。

  三、推动珠海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针对当前珠海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政府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做“减法”和“除法”,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精简审批程序、优化审批流程,大幅提升企业办事效率和便利度;另一方面,要加大力度做“加法”和“乘法”,在降低成本、引进人才、资金投入、搭建平台、支持创新等民营企业关心的领域增加制度供给,形成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合力。

  (一)建立健全民营经济扶持政策服务体系

  在梳理现有扶持政策的基础上,搭建以《珠海市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及其配套措施的全新的"1+N”政策框架。

  第一,发挥“政企云”平台在推动企业政策落实的作用,多渠道宽领域宣传扶持政策,做到重要涉企信息全覆盖。提高服务水平,对有需要的企业提供保姆式的咨询服务,破解企业对政策“搞不明白”的问题。第二,常态化开展民营经济政策评估。每年对涉企政策落实情况和政策实施效果进行深入分析和全面评估,发布珠海市民营经济发展政策评估报告,针对涉企政策落实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相应的修正解决方案。针对企业反映的新情况新诉求,积极开展政策前期研究和政策储备。第三,进一步建立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充分听取企业家对涉企政策制定的意见建议,强化政府与企业家沟通联系的常态化机制,增强涉企政策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协同性。

  (二)构建促进民营企业创新发展体制机制,支持民营企业建立研发机构

  第一,利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两点两廊”建设的重大机遇,支持民营企业布局设立一批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和创新平台,同时开放和共享创新资源,发挥行业引领示范作用。通过项目资助、后补助、社会资本与政府合作等多种方式,引导扶持民营企业自建或合作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先进技术研究院、工业研究院等新型研发组织。第二,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支持政府、高校、企业合作共建中小微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全市中小微企业产品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鼓励民营中小企业参加珠海市产学研用对接暨中小企业创新产品推广会,以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并对民营中小企业参加活动经费予以补贴。加强我市技术经纪人队伍建设,对技术经纪人促成的成果转让项目和根据企业技术需求开发的成果转让项目,给予适当奖励。第三,支持民营企业创业创新发展。鼓励支持民营企业举办创业沙龙、路演活动、创业创新大赛;鼓励各专业银行信用担保机构扩大小微企业信贷业务,鼓励各类基金对民营企业优秀项目或企业设立创投引导基金,进行定向、跟投支持;支持民营科技企业和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对通过市级民营科技企业和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创新产业化示范基地认定的企业,在融资、人才培训、产学研对接、项目申报等方面予以优先。

  (三)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切实解决企业服务"痛点"和"堵点",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

  第一,全面推进“区域能评”“环评”等区域评估改革。统一组织编制实施区域评估,形成整体性、区域评估成果,实现成果区域内建设项目共享共用,变建设项目评估评审的“单体评价”为“整体评价”、申请后评审为申请前服务,缩短项目审批时间,减轻企业负担。第二,高水平建设信用信息平台。加强与各类社会机构的合作,深化信用信息开发,延伸出更多信用服务场景。拓展红黑名单应用、联合奖惩案例归集、信用承诺、信用修复等第三方评估范围。加强诚信政府建设,建立健全“政府承诺+社会监督+失信问责”机制,研究建立因政府规划调整、政策变化造成企业合法权益受损的补偿救助机制。第三,加大对行业协会商会建设支持力度,引导和鼓励行业协会商会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其在政府、企业和产业发展间的桥梁纽带作用、服务团结作用、协商协调作用、合作交流作用。特别是发挥行业协会内企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等会员单位专业人才集聚的优势,建立以“专家委员会”为主体的专家队伍,使行业协会本身成为智库型社会组织,以智力支持全方位服务产业发展。

  (四)加大财政及金融资源对民营经济支持力度

  一是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作为政府引导基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放大效应,引导和带动社会资金支持初创期中小企业,为更多创新型中小企业拓展直接融资渠道。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完善“四位一体”融资平台建设,由政府出资,扩大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的规模,加大对各类企业贷款利息和担保费用的补贴。二是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出台措施要求各类金融机构完善信贷审批流程,缩短审批链条,减少融资中间环节,有效降低各种手续费用。协调各金融机构不盲目停贷、压贷、抽贷、断贷,防止对民营企业随意减少授信、抽贷断贷“一刀切”等做法。三是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功能。鼓励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在新三板、科创板及其他区域股权交易市场挂牌融资,支持企业发行公司债券、私募债券、中期票据或短期融资债券等,拓宽直接融资渠道。

  (五)助力民营企业引才聚才育才

  一是持续完善“珠海英才计划”。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引进入户政策,引进留住更多产业人才。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在落户、子女入学、购房、医疗等方面明确各项优惠的申请条件、办理流程、时间节点等,开通网上申请、咨询服务等渠道,提高服务效率。实施企业新引进青年人才住房补贴普惠政策,降低企业人力成本和缓解青年员工住房压力。二是支持民营企业“柔性引才”。支持民营企业通过协议、特聘、兼职、技术咨询等方式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三是完善产学研协同培养人才机制。推动在珠高校结合珠海实际优化学科布局,增设有地方特色的学科课程,适当增加相关学科专业及招生规模。依托优秀服务机构开展市内专题培训,提高企业中层管理、财务、技术人员专业素质。探索政府购买高技能人才培训成果的办法,对新培养紧缺技师、高级技师机遇培训项目进行补贴。四是组建民营中小企业专家服务团队。建立由高校学者、企业管理技术专家组成的珠海市民营经济发展专家库,为我市中小微企业提供公益诊断、咨询、辅导等服务,提升企业发展质量。

  (六)抢抓港珠澳大桥通车机遇,推动珠海物流业跨越发展

  利用港珠澳大桥的引流作用,主动对接粤港澳物流业务。鼓励本市企业依托港珠澳大桥发展物流业务,重点对接港澳机场物流业务,发展珠港澳陆空联运业务,提供集货、仓储等物流配套服务。加快建设洪湾通关综合服务中心,为大桥跨境货运提供通关、查验、交易等综合配套服务。发挥港珠澳物流联盟作用,推动三地物流企业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推进珠港澳物流合作发展,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和冷链物流,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深化珠港澳机场合作,加强珠港澳港口国际合作,建设区域性机场、港口联盟,全面提升港口、机场物流发展能级量级。以高栏港为重点,完善内河航道与疏港铁路、公路等集疏运网络,增强珠海机场功能,深化与港澳机场的合作,培育壮大航空物流货源市场。大力引进专业化航空货运企业、国际知名航空物流公司,建设区域物流分拨中心。大力推进粤港澳物流园、高栏港国际物流园、空港国际物流园等国际物流园区建设,大力培育富山、三灶等生产服务型物流园区,合理增加物流用地规划,引导园区企业发展物流业务,引导支持物流企业做大做强。以物流项目招商为重中之重,加大物流项目引进力度,研究进一步降低物流通行费、经营性收费、物流管理费用等各类费用,保障物流业运输车辆通行便利,提高企业运营效率。

  参考文献:

  [1]珠海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珠海调查队.2018年珠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Z].2O18.

  [2]中共珠海市委党校2018年秋季学期中青一班第二课题组.珠海民营中小企业成长环境探究[J].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19(03):71-74.

  [3]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珠海市委统战部课题组.营商环境和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珠海市调查研究[J].广东经济,2019(01):18-20.

作者:中共珠海市委党校2019年春季学期中青一班第二课题组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