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迅速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用1个多月的时间初步遏制疫情蔓延势头,用2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进而又接连打了几场局部地区聚集性疫情歼灭战,夺取了全国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同时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抓紧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取得显著成效。中国的抗疫斗争,充分展现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纵观国际面对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新冠肺炎疫情传染病大流行,中国展现出的“神功”“密码”,以一种特殊形式教育世人、告知世人:中国以更加雄伟的身姿屹立于世界东方!
中国的“神功”“密码”就在于中国拥有一个强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建立了一套完备的先进的科学的制度体系和严密的组织体系,形成强大的组织领导力。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其中党的领导制度是国家的根本领导制度,统领和贯穿其他12个方面制度。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我们党建立了包括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在内的严密组织体系,其中地方党委3200多个,党组、工委14.5万个,基层党组织468.1万个。这个严密的组织体系,是中国共产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也是世界上任何其他政党都不具有的强大优势。党的领导正是通过严密的组织体系,依靠人民形成无比坚强的领导力。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我们党所具有的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是中国人民夺取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的制胜法宝。抗疫斗争伟大实践再次充分展现了我们党无比坚强的领导力。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果断决策。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实施集中统一领导,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召开21次会议研究决策,领导组织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大会战,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明确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总目标,周密部署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因时因势制定重大战略策略。回望这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果断关闭离汉离鄂通道,实施史无前例的严格管控,无疑是危急关头最重要的决策。作出这一决策,需要巨大的政治勇气,需要果敢的历史担当。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果断作出这一决策,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事。从重症病房争分夺秒的救治,到城乡社区挨家挨户的排查;从工厂车间加班加点的生产,到科研实验室夜以继日的攻关……面对疫情,3900多万党员干部不分昼夜,460多万基层党组织高效运转,近400名党员干部献出生命,充分展现了共产党人的担当和风骨。正是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体系的优势和威力,全国迅速形成统一指挥、全面部署、立体防控的战略布局,有效遏制了疫情大面积蔓延,有力改变了病毒传播的危险进程,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试看今天世界范围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国共产党领导制度的优势与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的缺陷在疫情防控面前形成了鲜明对比。在伟大抗疫斗争中,我们党又一次焕发出改天换地的斗争精神,展示出强大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昭示了百年大党何以风华正茂、何以永葆青春。铁证如山的事实告知世人、教育世人:中国共产党能就能在: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人民奋勇向前,战无不胜。
中国的“神功”“密码”就在于中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发展奇迹,积累了坚实的国力,强力支撑党和国家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结论,是人民的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问题。”70多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用几十年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发展奇迹,积累了坚实的国力。强大的综合国力是我们从容应对惊涛骇浪、夺取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的深厚底气。一位70岁老人身患新冠肺炎,10多名医护人员精心救护几十天,终于挽回了老人生命,治疗费用近150万元,全部由国家承担。生命重于泰山,只要有抢救需要,人员、药品、设备、经费全力保障:从新冠肺炎患者和疑似患者的治疗费用无需个人承担,到呼吸机、防护服、救护车等各类医疗物资全国调运,再到粮油、蔬菜、水果等各类生活必需品八方汇集。人力组织战、物资保障战、科技突击战、资源运动战……生命至上不仅是价值追求更是国家行动,这得益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积累的综合国力,得益于危急时刻能够最大限度运用我们的综合国力。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增强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不断让广大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日益充实起来,不断让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物质基础日益坚实起来,我们就一定能够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航船乘风破浪、行稳致远。在抗疫斗争伟大的实践中展现出的坚实国力,极大地坚定了中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决心。铁证如山的事实告知世人、教育世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能保证人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过上幸福的好日子。
中国的“神功”“密码”就在于中国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引领中国发展,惠及世界各国人民。
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考验磨难无往而不胜,关键在于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根据中国的实践,用中国的语言,总结出适合中国社会发展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用创新的理论来指导中国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根据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变化,进行了艰辛的理论探索,先后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真理性,又体现出了时代性、创新性,指导中国现代化事业迈上了一个又一个台阶、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执政理念,强调“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要求“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号召“用心用情为群众服务”,从清底摸排“四类人员”,做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到精准救治重症患者,“一人一案、专人专护”;从广大医务人员白衣为甲、逆行出征,到科研工作者研机析理、奋力攻关;从武汉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建设争分夺秒、不舍昼夜,到基层党员干部和社区工作者坚守岗位、日夜值守,“生命重于泰山”的价值理念在疫情防控中得到充分彰显。作为全国疫情防控斗争的重中之重和决胜之地,武汉总体治愈率达到94%,重症患者治愈率超过89%。上至108岁的老人,下至出生仅30个小时的婴儿,不放弃一名患者,不放弃任何希望,正是这样珍惜生命、爱护生命、尊重生命的追求,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人民立场,深厚的人民情怀,为我们赢得这场疫情防控斗争注入了强大信心和力量。面对疫情,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始终和世界各国并肩战斗。我们在自身疫情防控面临巨大压力的情况下,尽己所能为国际社会提供援助,宣布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供两批共5000万美元现汇援助,向32个国家派出34支医疗专家组,向150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283批抗疫援助,向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和出口防疫物资。从3月15日到9月6日,出口了1515亿只口罩、14亿件防护服、2.3亿个护目镜、20.9万台呼吸机、4.7亿人份检测试剂盒、8014万件红外测温仪……中国以实际行动帮助挽救了全球成千上万人的生命,以实际行动彰显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诚愿望,让越来越多的国家真切体会到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重要性。铁证如山的事实告知世人、教育世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大地依然闪烁着耀眼的真理光芒,依然是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持必胜信念的科学根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改革发展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也是观照人类共同命运的科学理论。人类是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重大危机面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团结合作才是人间正道。
中国的“神功”“密码”就在于中国孕育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创造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凝聚中国发展的磅礴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成了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文化的灵魂。爱国主义是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首要原则与重要基础,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竭动力,是伟大抗疫精神最激昂的主旋律。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爱国主义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扎根在中国人民的内心深处。在抗击疫情斗争中,爱国主义转化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坚定信念和自觉行动。从逆行出征、救死扶伤的身影里,人们看到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情操;从严防死守、履职尽责的执着中,人们看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大义担当;从雪中送炭、八方驰援的物资洪流中,人们看到了“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血脉深情;从志愿服务、宅家抗疫的默默奉献中,人们看到了“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家国情怀。中国人民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显示了中国精神震撼人心的硬核力量,爱国主义情感让人们热泪盈眶,爱国主义精神构筑起民族的脊梁。集体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是伟大抗疫精神最鲜明的价值导向。集体是个人成长的源泉,集体利益是个人利益实现的依托。在五千多年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患难与共、同风共雨的共同体意识,塑造了强调集体利益、注重个体责任的价值追求。新冠肺炎疫情作为一场公共卫生事件,关系每个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需要每个人的参与和贡献。在抗击疫情过程中,有人推迟婚期一刻不停赶赴战场,有人来不及道别给孩子一个背影,有人不远千里“骑”回疫区,有人写下战书主动请缨,有人栉风沐雨坚守岗位……无论处在什么样岗位、从事什么样职业,无数平凡人舍小家为大家、舍小我成大我,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集体主义精神。世卫组织专家感慨:“中国政府、全社会对抗击疫情的参与度,是一种难以想象的集体力量。”实践证明,“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当个人价值、集体利益、国家安危融为一体,集体主义精神就能绽放出耀眼夺目的光芒,战胜疫情就有了坚不可摧的共同意志和精神支柱。抗疫斗争伟大实践再次证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在这次抗疫斗争中,14亿中国人民显示出高度的责任意识、自律观念、奉献精神、友爱情怀,铸就起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强大精神防线。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要不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就一定能够建设好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家园,筑牢中华儿女团结奋进、一往无前的思想基础。伟大抗疫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生动最集中的诠释表达,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的大弘扬大发展。铁证如山的事实告知世人、教育世人:中国文化是凝聚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智慧的动力源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发展,极大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