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珠海库 > 理论文章、理论著作

广东建设文化强省背景下的社科学术研究和创新刍议

2021-06-09 17:00:27 来源:珠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一个民族的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旗帜。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文化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化决定着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与后劲。前不久,中共广东省委、省人民政府出台的《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明确提出“把广东建设成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文化中心、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排头兵、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主力省、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生力军及率先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示范区”。这是广东通过文化建设增强发展后劲的必然,是广东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必然,是广东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必然,是广东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在此背景下,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文化建设民主化、合理化、法制化的过程中,社科学术研究和创新具有很强的前瞻性与导向性,是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加强社科学术研究与创新,才能真正加快广东建设文化强省的步伐。

  一、建设文化强省与社科学术研究和创新的互动关系

  社科学术研究和创新是借助已有的理论、知识、经验对科学问题的假设、分析、探讨和推出结论,或者创造新的理论,其结果应该是力求符合客观规律,对未知科学问题产生某种程度的启示,而建设文化强省可以为社科学术研究和创新营造积极浓郁的氛围,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二者相互驱动、相互作用、密不可分。

  一方面文化强省建设为社科学术研究和创新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纲要》明确提出:“坚持开放创新。继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改革开放,勇于破除制约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广泛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文化建设经验和优秀文化发展成果,转变文化发展方式,增强文化发展活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这一战略定位的提出,从深层次的制度层面为社科学术研究与创新扫清障碍,有利于社科学术研究外部环境的进一步改善。为此,我们的社科学术研究完全可以坚持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相结合,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主攻方向,加强优长学科、特色学科建设,推动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培育理论学术精品,造就高素质的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建设学术强省。这一目标要求的确立,从学术内部学科建设、学术主攻方向等层面为社科学术研究与创新提供导向和指引,有利于社科学术研究内部环境的进一步优化。

  另一方面社科学术研究和创新为文化强省建设提供理论整合与前瞻作用。首先,社科学术研究和创新可以为文化强省建设可以提供理论整合作用。社科学术研究总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和文化中进行的,它可以立足广东基本省情,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同时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思想和理论方法,积极为广东建设文化强省建言献策,提供相应的理论整合和指导。其次,社科学术研究和创新可以为文化强省发挥前瞻作用。社科学术研究的重要功能就是预测性和前瞻性。对当前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固然重要,但更重要、更有价值的是前瞻性研究。社科学术研究与创新决不应是仅仅针对现实具体问题的简单的意见表达,而应是通过真正的创新来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指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预示事物发展的前景,发挥前瞻作用。面对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变化、问题和挑战,我们可以推出一大批具有创新性、预测性、前瞻性的研究成果,进而指导广东未来的发展,这无疑是更具价值的研究和创新。

  二、社科学术研究和创新在建设文化强省中的喜与忧

  改革开放30年,我省经济迅速腾飞,国内生产总值居全国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之首,可以说我们是当之无愧的“经济强省”,但我们是否“文化强省”呢?显然不是。这也正是省委、省政府实施“文化强省”战略的初衷。固然,影响“文化强省”建设的原因很多,但作为社科学者研究和创新者,必须明白自身存在的喜与忧。

  一方面,我省社科学术研究和创新有值得自豪的地方。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锋、理论创新的热土。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许多标志性的理论创新成果都是首次在广东提出的。上世纪70年代末,南粤大地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迈开了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第一步;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在广东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要求继续解放思想,加快发展;2000年春,江泽民同志在广东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广东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03年春,胡锦涛总书记在广东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要求广东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地发挥排头兵作用。正是有这些正确思想理论的指引,广东改革发展引领全国风气之先,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属于文化建设范畴的社科学术研究与创新也很突出,尤其是关于解放思想方面的理论创新更是众所周知,包括改革开放理论研究、经济特区理论研究、粤港澳合作研究、引进外资企业的研究等等,都具有其独特性、开放性。正是在这些边实践边研究的学术成果引领下,广东人民的思想更加解放,引领全国经济发展的步伐才迈得更加坚实有力。

  另一方面,我省社科学术研究和创新仍有值得忧虑之处。如果说,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经济曾有相当时期处于“前无标兵、后无追兵”的理想境地,那么现在当我们面临环境、资源、人力难以为继的不利局面,汪洋书记早已警醒我们:“解放思想不能一劳永逸,时代发展的步伐加快,我们不能躺在原有的成就上酣睡,我们要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精神,推动广东新一轮的发展。”社科学术研究和创新何尝不是如此,如果我们仅仅是传承前人的成果,哪怕再发扬光大,也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有新的思维,新的理论,新的观点,新的角度,新的材料,新的方法,即要有新的建树。而承担导引未来我省继续又好又快发展的社科学术研究与创新仍有值得忧虑之处。比如我省教育界仍受只注重升学率和传统的中庸思想导向影响,不甚重视社科学术的潜心研究和创新;社科学术界仍受不允许失败的潜规则和急功近利的科研风气等多种因素影响,整体学术创新水平还有待提高,与广东当前的经济地位不太相符。等等。有关资料显示,广东学术创新能力与北京、上海等地区相比存在显著差距,在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能力方面也存在相当大的提升空间;科研经费严重不足,实际科研投入占GDP的比重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样在科研体制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目前科研经费的申请,必须要在三五年内就能取得成绩,这也是造成国内学术界急功近利之风的主要原因之一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学术是思想的源泉。社科学术研究和创新不能繁荣和发展,实践就缺乏了及时有效的指导,就会制约我们继续前进,我们务必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

  三、提升我省社科学术研究和创新水平的对策与建议

  一要提高对社科学术研究和创新重要性的认识。建设文化强省的根本目的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而社科学术研究和创新水平的高低,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精神世界所达到的高度。因此,我们应更加清醒地认识到,社科学术研究和创新在文化强省建设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积极主动地社科学术研究和创新,充分发挥其对文化强省建设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二要加大对社科学术研究的经费支持力度。江泽民同志曾说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四个同等重要”,胡锦涛同志也曾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比作“车之两轮、鸟之两翼”。而我省目前对社会科学的社科学术研究经费支持力度与全国其他省份一样,非但不“同等”,且相差悬殊。很多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早已纳入每年的年度专项,十分充足,而社会科学研究往往属于临时申请划拨且时常是砍大留小、捉襟见肘,甚至有些社科研究虽需大量社会调查而经费有限,只能闭门造车,直接影响了研究成果的可信度和实用性,这种对社科学术研究和创新规律的漠视,是令人深思的。笔者认为,要想真正搞好社科学术研究和创新,就必须加大经费投资力度尤其是在基础研究方面,要鼓励多元化多渠道投资社科学术研究的机制,保证社科学术研究和创新的健康发展。

  三要注重社科学术人才的培养、锻炼和成长。人才是社会发展的根本,是社科学术研究和创新的关键。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的社科专业人才和复合人才,是我省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支撑。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更好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培养和凝聚新时期需要的开发创造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协作型人才及各类高精尖人才,为他们施展才智创造条件,同时与时俱进地研究鼓励研究人员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推动文化软环境建设;其次要组织开展针对性和实效性强的学术活动,更好地组织广大研究人员开展学术交流与研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知识、经验,产生灵感,进而促进学术的深度创新;第三要营造总结经验、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在追求创新的过程中宽容失败,及时、恰当地总结教训,通过对一些专题讨论、典型案例的深入分析,帮助创新人才找到一种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的认同感,激发他们在创新道路上不断锐意拼搏、积极进取,直至事业最后成功。

  四要促进社科学术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创新是市场的产物,学术创新的最终目的是把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学术活动应成为技术传播的市场化桥梁。在研究成果市场化的今天,知识产品和技术成果的价值衡量,已成为技术买卖必须解开的难题。根据同行认可和业内认定的原则,在学术活动中,应组织专家对学术交流成果进行评定筛选,对学术成果进行准确定位,有转化推广价值的,要向有关部门推荐,甚至向市场推介,适时促成其成果转化。建议适当举办“学术成果洽谈会”、“交易会”、“转让会”等,作为市场作用的一种补充,使学术交流与转化成为长效。

  五要积极吸纳民间学术工作者参加学术活动。当前,民营、非国有社科学术研究和创新力量正在日益壮大,并成为国家社科学术研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他们的创新活动尚未引起社会以及政府部门的应有重视,也缺乏相应组织和引导,研究成果难以及时得到公正评价。通过学术活动的适时开展可以推动和改变这种现状。在学术活动参加者以专业研究人员为主体的基础上,广泛吸纳个体、民营研究人员参加,为他们提供面对面的创新指导,为他们交流发展、拓展提高服务,为培养民间学术创新人才和开发人才资源服务,乃是新的课题。应该引导全社会从民间吸纳人才,体现人才资源的充分整合,改变重学历、轻能力,重论文、轻实绩的人才评价和使用机制。

  六要建立和践行符合时代要求的社科学术评价标准。社科学术研究的重点基地往往是进行人才的优势组合,是财力的集中使用,相对而言容易扩大学术的影响面。通过推动建立和推行符合时代要求的学术评价标准,能够对社科学术研究和创新形成一定的紧迫感和压力。有意识地运用学术标准,结合竞争、激励等方法,可以很大程度上推动学术成果水平的提高。我们要认真分析学术不端行为的表现、原因和对策,根据各个研究领域的实际情况,参照同行认可、业内认可和社会认可的原则,制定严格的学术规范,建立学会及专家个人诚信档案,同时建立学术交流的激励机制,形成集学术发展、人才成长、成果转化与学术活动关系为一体的评价体系,增强社科学术研究团体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从而更加充分发挥社科学术研究对文化强省的现实指导作用。

  总之,省委、省政府做出的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部署正当其时,对于助推我省未来的科学发展意义重大,社科学术研究既是“文化强省”的重要内容,又是助推“文化强省”的重要环节,社科学术研究和创新的管理者和社科学术工作者一定要清醒地认识社科学术研究和创新的特殊地位与突出作用,务必明确优势、认识不足,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学术使命感,认认真真搞好社科学术研究和创新,实实在在助推“文化强省”建设。


作者:曹诗友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