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珠海库 > 理论文章、理论著作

浅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文明照亮21世纪”的中国方案

2021-06-11 17:59:41 来源: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

  2006年在中国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CCTV-2)首播的一部12集历史题材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紧随而来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更让世界把目光聚焦在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但是西方世界却掀起了一股“中国威胁论”,不少西方政治家,尤其是长期敌视中国的西方评论家和西方媒体,对中国进行了各种攻击和抹黑,其敌意思维犹如“冷战”时期。虽然不被西方社会所理解,但中国这个有几千年灿烂文明的古老东方大国在新的历史时期已经开始努力向世界讲述属于自己的“大国故事”。

一、从“韬光养晦”到“大国外交”,中国国际关系的基调已经改变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面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阵营瓦解的特殊困境,为了解决中国“怎么办”“向何处去”等尖锐问题,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和对策,后来被归纳为“善于守拙、决不当头、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十六个字。而“韬光养晦”往往被认为是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国际关系的定位和基调。从改革开放一直到新千年,从周边关系到对外交往,从世界冲突到反恐战争,中国一直秉承着“韬光养晦”的思想,十分低调。在改革开放最初的几十年,中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埋头苦干,不去管世界的风云变幻。作为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作为世界上一个举足轻重的大国,在过去较长的一段时间里,由于综合国力的限制,中国的世界影响力一直和大国身份不相符。

   新千年带来了新机遇,随着中国国力的日益增强,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中国政府也在慢慢修正原来“韬光养晦”的方针。尤其是2008年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迅速席卷全球,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严重危机,世界格局也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在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呈现出各种问题的同时,中国经济的一枝独秀引起了世界的瞩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成就让世界惊叹。趁此机会,中国也开始作为国际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频频出现在世界大国政治的舞台上,开始谱写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从承办各项世界级赛事到举办各种世界级会议,从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从成立“上合组织”到举办“金砖国家”峰会,从筹建“亚投行”到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一系列重大国际战略的陆续出台,正在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世界。同时,也从国际社会的参与者向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转变,从国际规则的遵守者向世界秩序的制定者转变,中国的一举一动都能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各种关注,产生巨大影响。毫无疑问,中国国际关系的基调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韬光养晦”方针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被“大国外交”所取代。当今中国正在以全新的大国姿态走向世界,开始迎接属于自己的世界舞台。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汤因比“中国文明将照亮21世纪”观点的最好诠释,是关乎人类发展未来的中国方案

   “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投资大师吉姆•罗杰斯的这句话被很多人引用。但在罗杰斯之前很多年,当代最伟大的历史学家——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就对中国未来的发展饱含期待。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汤因比就曾经预言:“中国文明将照亮21世纪”,他认为人类的希望在东亚,而“中国文明将为未来世界转型和21世纪人类社会提供无尽的文化宝藏和思想资源”。然而,当时的中国还处在“文革”中,看不到半点崛起的迹象,因此当时的世界没有几个人把这一观点当回事儿。但是,人类进入21世纪还不足二十年,汤因比的观点及其预见性已经让世界为之震惊。中国的发展和成就堪称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中国的成功已经让世界各国刮目相看。此时,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恰是对汤因比预见的最好诠释。

2015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纽约联合国总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上首次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中国方案。2017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进一步明确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建设举措,进一步展现了这一中国方案的科学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民愿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这一系列观点可以看做是当代中国人对汤因比观点的最新回应,也是中国人对新世纪国际关系和人类未来发展所做的“历史宣言”,更是中国人基于自己文化和智慧为人类发展未来提供的中国方案。

 “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论也为中国在21世纪如何定位自己、如何正确处理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国际新秩序”,从“世界多极化”到“新型大国关系”,从“和谐世界”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人正在向世界提供中国智慧,用中国几千年文明的独特魅力向世界展示中国风采,用中国的切实发展和进步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中国贡献,而“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最新的中国方案。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新时代的历史使命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和中国共产党人几十年实践经验的结晶。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明源远流长,虽然几经波折,却从未间断。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孕育了中国人勤劳勇敢、爱好和平、团结友善、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从炎黄二帝开创华夏,到秦汉的大一统,再经过唐宋元明清几千年的民族大融合,中国发展所经历的各种困境,中国历史上的各种智慧足以给世界各国人民发展提供历史的经验和借鉴。在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中华文明一直以“和谐、包容”的姿态,为世界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做出了杰出贡献。“四大发明”改变了世界,“郑和七下西洋”更是将中华文明广播海外。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这是中国人的精神;爱好和平、推崇仁义,这是中国人的智慧;礼仪之邦、胸怀天下,这是中国人的气魄。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为世界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民族的先进代表,继承了民族文化中的优秀特质,在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走向国家富强的过程中,不断发扬中国智慧,为世界作出贡献。比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为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处理提供了典范,“求同存异”思想为不同国情制度的国家友好相处提供了思想基础,“三个世界”的划分为广大被压迫国家民族的对外关系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而中国长期坚持的“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更是为中国和世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为中国和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可以看做是中国人在国际关系定位上的进一步发展,它将中国自己的命运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命运牢牢地绑定在一起,强调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发展,中国的繁荣必须促进世界的繁荣,中国的成功必须带动世界的进步和共赢,“中国梦”是中国人的梦想,也必将让世界各国人民受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这充分表明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世界情怀。作为“两个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世纪,不仅应该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不仅要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幸福美好的生活,还应该为世界的和平与进步,为世界的繁荣和发展,为人类的幸福和未来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中国新时代的国际关系的核心,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完成的历史使命。

(一)改革开放和“一带一路”是中国新时代国际关系的基调,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

中国将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以“一带一路”为核心,努力促进世界的繁荣和发展,为建设开放、公平、共赢的世界经济而努力。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进步也离不开中国。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会不断积极扩大对外开放,不断欢迎世界各国人民来中国看看,也欢迎世界各国人民为中国的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或建议。同时,中国也将努力走出去,走向世界,为世界繁荣做出贡献。尤其是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中国将继续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的:“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援助力度,促进缩小南北发展差距。中国支持多边贸易体制,促进自由贸易区建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改革开放和“一带一路”是中国新时代国际关系的基本方略,也是中国实现民族复兴的两个基本法宝,它们的实施对中国的发展,对世界的繁荣都将有积极贡献,也必将为世界各国人民扩大交流和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离不开中国的改革开放,也离不开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中国的改革开放值得世界各国人民借鉴,“一带一路”值得世界各国人民参与,这两个战略将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是中国新时代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

中国将继续坚持“和平发展”的理念,努力维护公平正义,努力打破“强国必霸”的西方思维。中国文化中没有扩张的基因,中国人也没有称霸世界的想法。中国文化历来强调“和谐”“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中国近千年的发展历史上,尤其是在近现代以来,中国从来没有侵占过他国一寸领土,也没有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对他国进行过野蛮干涉。“公平正义”一直是中国人奋斗和追求的目标。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就包含“公平正义”,中国文化中的理想社会也都包含着对“公平正义”的向往和追求。坚持“和平发展”,努力维护“公平正义”,一直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以强凌弱……中国发展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这是新时代中国对世界的宣言,也是中国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让世界人民受益,必须让世界共同发展,只有和平才能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合理协调世界各国人民的利益,让世界各国人民感到公平,必须坚持正义,让世界各国人民满意,“公平正义”不可或缺。因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坚持“和平发展”理念,否则人类前途将无从谈起;必须强调“公平正义”,否则世界将永不安宁。只有在“和平发展”和“公平正义”的引领下,人类才会有更加美好的未来,“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得以实现。

(三)新型国际关系是中国新时代国际关系的主要内容,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特征

中国将努力构建的新型国际关系,强调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现代的世界秩序和国际关系大多是霸权时代留下来的产物,因此存在着很多的不合理。建立新型国际关系一直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心愿,中国提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强调要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既是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心声的回应,也是新时代中国外交的重大任务。要建立新型国际关系,必须抛弃过去的强权政治和霸权思维,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强调平等、互助的理念,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一切矛盾和冲突,坚决反对战争和暴力行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核心之一就是为世界广大发展中国家主持公道。新型国际关系应该是开放包容的,对于国际秩序和人类未来的发展,应该由各国人民一同讨论,共同商量,求同存异,争取达到各方认知的最大公约数,让大家满意。广大发展中国家作为旧秩序的受害者,作为世界的主体,应该有更大的发言权,也应该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中国将一如既往的为建立新型国际关系而不断努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要同舟共济……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和平、安全、繁荣、开放、包容、美丽”作为新型国际关系最重要的几个关键词,将成为中国和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奋斗的目标。如何维护和平、保障安全、促进共同繁荣,如何构建开放包容的国际社会新秩序,让世界更美丽,这些都将构成中国新时代国际关系的主要内容。而新型国际关系的基本内容“和平、安全、繁荣、开放、包容、美丽”也必将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特征。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也就是构建中国新时代国际关系。这项任务,以改革开放和“一带一路”为基调,以“和平发展”“公平正义”为基本原则,以新型国际关系为主要内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注释:

  ① 肖枫.怎样理解小平同志的“韬光养晦”思想[EB/OL].人民网,http://theory.people.com.cn/GB/11299470.html.

  ② 刘涛.汤因比的预言:中国文明将照亮21世纪[J].红旗文稿,2013(07)43.

  ③④⑤⑥⑦⑧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一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01版).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M]人民出版社,2016260-276.

  [2]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2001385-387.

  [3] 胡锦涛文选(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2016583-586.

  [4] 曹元龙,宋喜群,温源.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N].光明日报2017-10-2505版).


作者:陶林涛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