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珠海库 > 理论文章、理论著作

知识跨界流动与区域创新能力形成

基于佛山市南海区提升创新能力的分析

2021-06-11 17:59:26 来源: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

近几年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已成为国家发展的核心战略。实证研究表明,影响国家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四种,即国家创新系统之完善、政府治理之水平、政治体系之特性和经济开放之程度,其中良性运作的国家创新系统,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1]近几年来,区域创新系统越来越受到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的关注,正如国家创新系统对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一样,区域创新系统对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具有根本推动作用。目前,学界对区域创新系统的一般研究较多,但对于区域创新系统如何产生创新能力,尤其是对通过知识跨界流动催生区域创新能力的研究则不足。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从加大政策供给力度入手,推动知识跨界流动,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为我们探讨区域创新系统如何形成创新能力,提供了可借鉴经验。

一、知识跨界流动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形成

知识跨界流动是各种创新活动中最为重要的形式之一,只有知识跨界流动才能使一个创新系统具备源源不断的动力供给,进而产生相应的创新能力。如果知识不能流动,产、学、研是彼此孤立的,也就难以形成创新能力。因此,知识跨界流动是形成区域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

(一)奥蒂奥的区域创新系统RSI模型

国外学者奥蒂奥ErkkoAutio在对区域创新系统进行大量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区域创新系统RSI模型。该模型把区域创新系统分为“知识产生和扩散子系统”与“知识投入和利用子系统”两部分,这里所指的知识包括技术知识和技术技能。“知识产生和扩散子系统”由研究机构、教育机构、技术中介、劳动力中介等组织构成,主要功能在于知识的生产和扩散;“知识投入和利用子系统”主要是围绕公司以客户和供应商为代表的纵向垂直关系,以及以合作者和竞争者为代表的横向水平关系共同构成,主要功能在于知识的投入和利用。这两个子系统共生于相同的区域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之中,系统之间存在着知识、资源和人力资本的流动和互动。区域创新系统是一个相对独立却不孤立的系统RSI系统也受NIS机构、NIS政策工具,乃至国际组织等外部因素影响。奥蒂奥的RSI模型与英国学者库克关于区域创新系统概念的定义,在内涵上是高度一致的。库克认为,区域创新系统主要是由在地理上相关联却又有分工的企业、研究院所及大学等组织构成的区域性体系,这种区域性组织体系支持并催生了创新。[2]

奥蒂奥的主要贡献是指出了区域创新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知识的生产、扩散与知识的投入和使用,共同产生区域创新能力。奥蒂奥的RSI模型给我们的启示是:尽管以技术中介机构及公共研究机构为代表的“知识生产与扩散子系统”,以及以企业为代表的“知识投入和利用子系统”,对于构建区域创新系统都很重要,但知识生产与知识利用有赖于知识流动,如果知识不能实现跨界流动,产、学、研是彼此孤立的,区域创新能力便不能形成。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我国古代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科技创新成果,并未引领中国走向近代文明,反而是西欧在学习中国发明创造的基础上开启了近代工业文明。

(二)知识跨界流动是形成区域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

目前我国创新系统中知识生产并不缺乏,但知识流动却存在较多问题。我国的技术转移率约为10%,而发达国家这一比例达到40%。知识是一种流动性资源,对于一个区域而言,通过政府引领推动知识流入具有很大的可操作空间,进而可以弥补本区域知识生产的不足。即使是创新资源较少的区域,通过推动知识跨界流动也能构建区域创新系统,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知识生产是形成创新能力的基础,知识流动是形成创新能力的关键。创新活动涉及的主


  体包括政府、大学、研究机构、企业、中介组织等,只有实现知识在这些主体之间的流动,才能提升创新能力。因此,地方政府介入创新活动最重要的一项职能,就是对产业界的技术创新与大学及研究机构的知识创新进行集成,提供跨越发现知识与应用知识之间的桥梁,形成企业与大学及研究机构之间的知识集聚,形成一套成熟的创新系统,进而提升创新能力。[3]

(三)知识跨界流动的主要障碍

知识跨界流动会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包括影响知识流动的主体因素、客体因素和环境因素。影响知识流动的主体因素有知识源的输出意识与输出能力,知识受体的接收意识和接收能力,以及知识源与知识受体之间的流动距离(见图1)  


  1 影响知识流动的主体因素

知识源与知识受体之间的流动距离,是指知识源与知识受体所处的空间场域、文化场域和知识场域,场域不同会形成不同的流动距离,流动距离越大,知识转移就越难。4]影响知识流动的客体因素是指流动中的知识本身的性质与类别,性质与类别不同会影响流动效率。影响知识流动的环境因素是指知识流动的软硬环境,其中软环境包括金融环境和文化环境等。

知识流动系统中各主体动机的差异性、组织之间客观存在的不同界面,以及知识流动网络的缺陷等,都会给知识流动带来障碍。5]这些障碍主要表现在:第一,信息不对称。如大学、科研机构的技术供给与企业的技术需求因信息不对称出现错配等。第二,动机不强。受考核机制、激励机制的约束,研究机构的工作人员侧重于从事知识的生产,较少问及知识向实际生产力的转化,出现科技产品出不了实验室、科研论文只停留在纸面上等现象。第三,技术扩散中接受方的能力。如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并不具备直接接受新技术的能力等。第四,不同组织间人员流动障碍。如体制内与体制外,政、产、学、研之间人员跨界流动的低概率等。因此,大学和研究机构等部门开展的基础研究与企业界的应用研究之间不相匹配、技术转移机构动力不足与网络不健全,以及产业部门信息获取与吸收能力的不足等,这些因素都会限制知识的流动与扩散。6]对此,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出了“知识分配力”的概念,指的是保证创新者有效获取相关知识的能力,或通过增强对现有知识的转移、转化和吸收,提高使用及扩散知识过程的运行效率的系统能力。7]在区域创新系统中,各主体转移知识的能力表现出不同等级的分配力,这就形成了不同的经济特征和创新能力。

破解知识流动障碍的方式有两种,即市场力量和政府介入。诚然,在自由市场经济场域中,知识与技术也可以在两个子系统之间进行流动,但这种自发的流动是缓慢和低效的,会出现“市场失灵”,即当知识流动中的某个方面有损政、产、学、研任何一方利益的时候,就可能招致主观或客观上对推动区域创新系统内的知识流动采取消极态度。因此,在知识分配力视角下,有效分配和利用的情形并不会在市场机制的运行下自动产生,在赶超型经济体尤其是我国区域竞争激烈的背景下,促进两个子系统之间的交流互动应当成为地方政府的重要职能。

二、南海区政府政策供给促进知识跨界流动的实践探索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是一个县级行政区,总面积约107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70万。改革开放近40年来,南海区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实现了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目前正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跨越。南海区的产业结构是以制造业为主、民营经济为主、中小企业为主,2016年工业总产值5686亿元,总量位居全国同级城市前列。南海区所在的佛山市,在行政级别上是普通的地级市,不具备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本地创新资源尤其是高端创新资源较为缺乏。近几年来,南海区从自身实际出发,通过加大政府政策供给,发挥财政激励、投资指引和规范市场等作用,在冲破知识流动障碍、聚集创新资源、培育创新主体等方面履行政府职能,构建区域创新系统,分别从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科技企业孵化建设、科技创新平台搭建、科技创新券服务、专利扶持、知识产权服务、科技人才引进等方面出台了相关政策,区域创新政策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

(一)推动知识跨界流动的政策供给

为缓解创新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南海区利用多种办法吸引知识流入区域创新系统,采取“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才方式,竭力推动知识跨界流动,打通科技界与产业界的“最后一公里”。为此他们在以下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

1. 建立“科技镇长团”制度。南海区与多个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根据南海区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从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选出中青年专业技术骨干挂职镇(街道)科技副镇长,协助开展科技工作。该制度建立4年来,累计从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选出20名技术专家到南海区挂职,搭建技术研发平台49个,推动校企合作项目28项,推荐和引进高端团队100多个,并促成了6名科技副镇长留在南海区创业。8]

2. 实行“科技创新券”制度。鉴于直接给企业资金扶持可能带来的资金移作他用,南海区探索实施“科技创新券”制度。“创新券”是政府向企业发放的“代金券”,旨在降低小微企业创新成本,9]引导小微企业积极创新。“科技创新券”只能用于向科技服务机构和金融服务机构购买科技产品或金融服务,使用后再向政府部门兑现现金,相当于政府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定向采购科技及金融服务,促进中小微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3. 开展“博士进企业”活动。南海区政府通过对接清华大学等高校,吸引高校博士研究生到南海区企业开展暑期科研实践活动,为南海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该活动开展6年来,共组织370名博士研究生到150家企业开展科研实践活动,解决技术难题150余项,创造直接经济效益约640多万元。10]

4. 创立“博士服务站”服务模式。通过政府采购服务的方式建立“博士服务站”,在南海区企业中收集技术需求,企业与“博士服务站”通过签订合作协议,以项目定制方式开展技术攻关,实现企业技术需求与院校研究成果的无缝对接。

5. 创建“证券市场外股权交易中心人才板”。南海区人才办与广东金融高新区股权交易中心合作,为创新创业人才专门设立了一个特色板块,目的是以资本驱动为核心,通过集聚创新创业要素资源,提供展示孵化、项目融资、股权交易、产业对接、众包众筹、人才增值等全方位创新创业服务,帮助人才团队及企业快速成长,构建人才、资本、技术、产业相互融合的综合创新服务体系。“证券市场外股权交易中心人才板”创建半年时间,已有超过50个人才团队(企业)注册挂牌,帮助企业融资3000多万元,11]促成多个跨领域项目合作,吸引了一批高端人才在南海区创业。

(二)知识生产端和知识应用端的政策供给

南海区距离中心城市广州较近,广州资源集聚力强,科教资源丰富。从这一实际出发,南海区选择了“傍大学”的方式,利用自身产业优势吸引广州市的高校、科研院所到南海区开展产学研合作,以此实现“知识的生产”。在这方面,南海区的政策供给主要体现在:扶持科技创新平台发展壮大,扶持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壮大,扶持高端创新创业团队等。

推动知识应用是南海区区域创新系统的重点内容,也是南海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环节。知识应用的政策供给主要在于推动企业应用创新技术,实现创新发展,包括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扶持企业发明专利、拓宽科技型企业的融资渠道等。

南海区在知识生产和知识应用两个子系统的互动方面,以政府创新政策供给推动知识在产、学、研的跨界流动,在知识的跨界流动中培育创新能力。同时,通过推动知识跨界流动的政策供给,优化了知识跨界流动的软硬环境,缩短了知识跨界流动的距离,实现了创新链、资金链和产业链的融合,构建起较完善的区域创新系统,推动区域创新走向良性循环(见图2)

  2 区域创新系统良性循环示意图

2016年南海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11亿元,地方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03亿元,每平方公里GDP产出2.24亿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9倍,区域综合实力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地级市辖区百强榜前3,辖区各镇全部进入综合实力百强镇榜。

综观国内外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和南海区的实践探索,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一是知识的跨界流动对构建区域创新系统非常重要,是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关键,因此,推动知识跨界流动与知识的生产同样重要。二是区域创新能力的形成,既有赖于本地的创新资源供给,如高校、科研院所等,也有赖于创新成果的转移、转化。非中心城市可以通过推动知识跨界流动,加速广域范围的创新资源在本区域转移、转化,从而构建符合本地实际、富有竞争力的区域创新系统。三是区域创新政策供给在知识跨界流动乃至形成区域创新能力中的作用不可或缺,地方政府的创新政策供给是“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重要抓手,也是地方政府亟需强化的一项职能。

  参考文献:

  [1][荷兰]Jan Fagerberg,Martin Srholec.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capabilitie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J].Research Policy20083709):1417-1435.

  [2][英]Cook p,Hans. Joachim Braczyk Hj and Heidenreich M.eds.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the role of governance in the globalized world[M]. LondonUCL Press1996.

  [3]陈云贤,顾文静.区域政府竞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81.

  [4] 范丹宇,金峰.创新系统中知识流动的机理及其影响因素[J].科学管理研究,2006(03):92—95.

  [5] 李顺才,邵凤英.区域创新系统中的知识流动障碍及其化解[J].管理学报2006(01):110.

  [6] 曾德明,王业静,覃荔荔.基于知识流动视角的国家创新系统与创新政策体系互动关系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4241.

  [7]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The Knowledge— based Economy[R].Paris:OECD1996:24.

  [8] [10]“湖畔特训班”教高校学者创业[N].南方日报2017-7-21ND03版).

  [9] 南海本月首发科技创新券[N].南方日报2015-6-10FC02版).

  [11]全国首个“人才板”在南海开板[N].南方日报,2016-7-27FC08版).


作者:郭勇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