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珠海库 > 理论文章、理论著作

珠海质量型经济创新发展路径研究

基于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的视角

2021-06-11 18:01:56 来源: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并且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因此,摒弃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方式,实现向质量效益型集约增长方式的转变,已然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和迫切任务。

早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部分专家就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理论和建议。到了90年代,政府开始启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改革。进入21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路逐渐清晰。201226日,国务院发布《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提出要坚持以质取胜,建设质量强国,标志着向质量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已经成为国家和地方工作的重要任务。20125月,国家质检总局依据《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制定发布《争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活动指导意见》(国质检质[2012]179号),启动“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活动,并出台了详细及可操作性强的《考核验收细则》和《验收工作方案》。截止20179月,在数百个申请城市中获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的城市累计已经达到145个。其中已通过验收,被国家质检总局授牌的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总数为23个(见表1

  1"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名录

命名时间

城市名称

2013-08-30

深圳市,成都市

2013T2-31

宁波市,厦门市,无锡市

2014-12-26

南京市,南通市,温州市,台州市

2015-01-30

鹤壁市,泸州市

2015-08-21

青岛市

2016-02-06

上海市松江区,西安市,宜宾市,广州市,杭州市,东莞市

2016-02-06

重庆市渝北区,苏州市,永康市,延边州

2016-12-29

扬州市

在珠三角城市群中,深圳、广州、东莞业已陆续通过验收,被授予“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称号。从三市的发展可以看出,质量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也是一个地区综合实力的体现。全国五年来的实践经验也已证明,创建“质量强市示范城市”能够有效带动地区社会经济的转型发展,是一个地区从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增长方式转变的实现路径。笔者拟就珠海创建“质量强市示范城市”的工作成效与不足进行评析,通过借鉴深圳、广州、东莞三市的成功经验,提出珠海未来质量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实现路径。

一、珠海质量建设工作评析

珠海经济特区成立30余年来,珠海坚持以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和效益为发展战略导向。2014年,珠海是申报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中广东省唯一获批城市。20166月接受广东省质量强省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的预验收考核并顺利通过。现以验收标准为依据,总结珠海质量创建工作经验,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一)强化质量组织

在质量强市工作领导机构方面,珠海建立起了1+4+34”(强市领导小组+四大质量牵头部门+34个成员单位)的质量组织工作模式。由市长亲自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协调产品、工程、服务、环境四大质量管理部门和34个质量建设参与部门一把手,定期召开市级联席会议,并建立区级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全市上下参与、各部门协力推进的工作格局。在“强市办”组织下,实现了质量工作纳入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常态化。调查发现,珠海是全国较早设立政府质量奖的城市,颁布有《市长质量奖评定管理办法》,每两年评选出不超过两家获奖组织,授予政府质量奖和每家100万元的奖励。此外,在质量安全风险防控和管理体系、打击质量违法行为执法联动机制、质量责任首负承诺制度、定期分析城市发展质量状况等方面的工作都得到不断强化。

(二)优化质量战略

自获批创建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以来,珠海强化顶层设计,持续完善质量强市路线图,先后出台《珠海市建设质量强市工作方案》(珠府函[2014]185号)《珠海市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工作规划》《中共珠海市委珠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质量强市战略的决定》(珠字[2016]8号)等纲领性文件,将质量强市建设融入全市各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近三年来,珠海还利用特区立法权和较大市立法权,出台质量监管和质量诚信相关的政策法规及规范性文件27部,部门规范性文件34部。通过政策引导和立法规范,质量强市战略已然跃升为珠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

(三)锻造质量精神

质量文化是引领城市质量建设工作不断前行的无形力量。珠海以质量和诚信为本,构筑文明、和谐、宜居的城市。为了不断扩大质量精神的影响力,营造质量氛围,每年大力开展全市质量宣传工作,通过举办质量大讲堂、全国“质量月”宣传等活动,在全社会掀起了关注质量、重视质量的热潮。同时,制定具体措施,鼓励企业开展质量文化建设,推动企业打造质量教育平台。经过三年的努力,目前全市有上万个“QC小组”(质量控制小组)活跃在基层一线,每年的“QC小组”成果评比表彰、标杆企业观摩等活动亮点纷呈。

(四)夯实质量基础

在质量强市建设中,珠海充分认识质量基础的重要性,把质量标准、知识产权、技术支撑等基础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标准化方面,将标准化工作纳入“十二五”“十三五”规划,并制定了专项规划,建立技术标准战略专项资金,推动珠海市建立覆盖三大产业,涵括国际、国家、行业、地方、联盟等五个层次的质量标准体系。知识产权方面,进一步突出质量导向,把创新驱动发展确定为核心战略,明确“8个倍增”,形成“1+5”创新驱动政策支持体系,加快技术进步和推动管理创新。围绕珠海产业布局和发展需求,构建一流水准的检验检测服务体系。据统计,目前已经建成的质检平台包括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材料、办公自动化及打印耗材2个国家级质检中心以及11个省级质检授权机构、6个国家实验室、4个国家级工程中心、101个省级工程中心,形成了以国家级平台为龙头、省级平台为支撑、产业集群平台为补充的质检服务体系。

(五)推进质量管理

质量工作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协同发力。为激发企业发挥主体作用,营造倒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的市场环境,珠海搭建了“珠海信用网”和政府内部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已累计为15万家企业、1700家社会组织建立了信用档案。同时建立企业“红黑榜”,在综合治税、食品药品安全、环境监管等领域对企业信用情况进行公示和奖惩。信用产生效益,如格力两度获得中国质量奖提名奖,企业效益连年提升;珠海企业连续4届获广东省政府质量奖,是全省范围唯一连续4届有企业上榜的地级市;香洲区获准创建“全国打印耗材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高栏港经济区获批创建“全国深海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等。

(六)共享发展成果

质量问题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为了让质量建设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珠海持续加大社会监督、消费维权等方面的工作力度。社会监督方面,2011年就创新性地整合30条政府部门热线,开通12345市民服务热线,理顺了消费维权投诉举报渠道,受理率和办结率均为100%做到了“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消费维权方面,先后建立起“消费维权服务站”(点)152个,在57家企业设立了“消费维权服务站”;珠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建立了诉前联调机制,各区院及消委会成立了诉调对接(诉前联调)工作室。在食品质量安全保障方面,各区持续强化对辖区内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小作坊的管理和整治,连续三年未发生食品安全事故。

二、珠海质量建设的不足之处

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活动,虽然给珠海带来丰厚回报,但珠海质量强市建设在以下两方面仍亟待提升:

(一)知名品牌数量和产业集群规模偏少偏小

虽然经过数年努力,珠海的知名品牌(包括国际级、国家级、省级)数量有所增长,但总体而言数量仍然偏少。以广东省著名商标为例,2015年和2016年珠三角城市广东省著名商标认定量分别为230件和268件,但珠海的数量仅为10件和5件,在珠三角城市中的排名相对靠后(见表2

  2珠三角城市广东省著名商标认定量2015-2016年)单位:件


2015

2016

合计

增长率

深圳

79

111

190

40.51%

广州

53

59

112

11.32%

佛山

36

45

81

25.00%

东莞

20

16

36

-20.00%

中山

14

8

22

120.00%

江门

5

11

16

-42.86%

惠州

10

6

16

133.33%

珠海

10

5

15

-40.00%

肇庆

3

7

10

-50.00%

合计

230

268

498

16.5%

  数据来源:广东省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系统http://zwgk.gd.gov.cn/00694001X/

再以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为例,截至2017年7月,珠三角城市共获批筹建以及成功命名的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为24个,其中已经通过验收并授牌的为12个。珠海虽有2个产业园区(香洲区打印耗材产业集聚区和高栏港深海海洋工程设备产业集群)获批筹建,但截至目前还未申请验收,其中深海海洋工程设备工程产业集群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规模优势还没有得到发挥。

(二)创新发展基础有待提升

商标申请件数、注册件数、有效注册量等不仅反映一个城市经济的创新发展状况,更是知名品牌创建的基础。选取商标有效注册量这一指标,对珠三角城市2014-2016年的数据进行了整理后发现,珠海与珠三角其他城市相比,无论是有效商标的数量,还是有效商标的年增长率,排名都较为靠后(见表3

  3珠三角城市商标有效注册量2014-2016年)单位:件


2014

2015

2016

合计

增长率

广州

343467

437767

549801

1331035

60.07%

深圳

288105

392096

528032

1208233

83.28%

佛山

127394

155509

183048

465951

43.69%

东莞

97647

125025

149677

372349

53.28%

中山

68639

83025

96748

248412

40.95%

江门

31439

36684

41955

110078

33.45%

惠州

28791

35581

41604

105976

44.50%

珠海

28563

34031

39935

102529

39.81%

肇庆

10592

13652

16128

40372

52.27%

合计

1024637

1313370

1646928

3984935

60.73%

  数据来源: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http://sbj.saic.gov.cn/sbtj/

进一步考察专利数量这一指标,以专利(含发明,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数量为例,发现珠海的专利申请量基数偏低(2014年为8998件),即使增长率达到了100.7%2016年的专利申请量(1.8万件)和三年的专利申请量总量(3.8万件)排名也都比较靠后。

三、珠海质量型经济社会创新发展路径

通过走访调查、资料整理分析,从经济总量增加、名牌品牌创建、产业结构提升、各类标准制定和品牌示范区建设等方面,对深圳、广州、东莞自开展“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以来及授牌以后所取得的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调查结果表明,“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的创建工作对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特别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能够起到实质性推动作用,并能使城市经济发展建立在良性的可持续发展基础之上。结合三市经验,基于珠海的实际情况,现提出“五个坚持、五个促进”的实施策略,作为珠海未来三年内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以及形成质量型经济社会创新发展模式的路径。

(一)坚持政府引导,促进企业和社会发挥作用

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构建“政府-市场-社会组织”三元结构。具体策略包括:一是政府在质量强市建设中发挥引导作用,当前的主要任务是落实“放管服”改革,以权力“减法”、服务“加法”激发市场“乘法”。根据《2017年珠海市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方案》部署,完成市级45项事权下放目标,让政府“瘦身”、为市场腾位、给企业松绑,最大限度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形成发展新格局。二是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管理。科学勾画建设质量强市的宏伟蓝图,注重发挥市场对标准化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形成行业自律、企业自治、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的全方位共治格局。通过准确定位、理顺关系,营造出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注质量的社会氛围。

(二)坚持标准引领,促进质量建设与国际接轨

坚持实施标准化战略,瞄准珠海“总体质量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的目标,合理规划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标准化体系布局。具体策略包括:一是高水平完成《2016年珠海实施标准化战略“十三五”规划》所列的67项标准制定工作。为引导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应鼓励有条件的协会、学会、商会和联合会,研究制定促进产业发展的团体标准;二是在标准实施中,鼓励企业应用高于行业标准、国家标准的企业内控标准,协助企业制定标准化发展策略、制定企业标准体系、建立标准化组织架构和制度体系、培养企业标准化人才,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缩小珠海产品、工程、服务、环境等质量与国际先进标准的差距,引导优势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标准化工作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三)坚持品牌主导,促进优势产业集聚发展

坚持以品牌建设引领质量强市建设,促进主导优势产业规模集聚发展。具体策略包括:一是以品牌建设推动珠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珠海市先进装备制造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打造“中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基地”和“世界先进装备制造隐形冠军集聚地”,推动高栏港“深海海洋工程设备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香洲区“全国打印耗材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加快建设,鼓励符合条件的产业园区积极创建“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不断提升珠海区域品牌知名度、产业规模和市场影响力;二是围绕先进装备制造业、文化创意产业、现代服务业等具有珠海特色、体现创新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以及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重点领域,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完善品牌服务体系和帮扶机制、激励政策,引导和鼓励企业积极争创质量奖、名牌产品、驰(著)名商标、地理标志产品和优质工程等。

(四)坚持基础支撑,促进质量技术基础平台升级

坚持夯实质量技术基础平台,为产业发展、社会和谐保驾护航。具体策略包括:一是明确质量技术基础平台的公益定位,建设一批适应先进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服务业发展的公共质量技术服务平台、技术标准创新基地、计量科技创新基地、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筹建一批国家、省级质检中心和重点实验室。推进检验检测机构改革,进一步提升产品计量检测、质量检验、工程质量检测、环境监测、特种设备能效检测等检测能力;二是制定《强制检定的计量技术机构备案管理办法》,规范计量技术机构的强制检定工作,加强电子计价秤、加油机、水表、电表、燃气表、血压计等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计量监管。加快建立和完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强检计量器具统一赋码管理,让每一台强检计量器具都拥有“身份证”;三是引导和鼓励企业根据自身实际和发展需要,积极开展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等体系认证,落实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组织开展认证监督检查,提升产品质量水平。

(五)坚持质量创新,促进核心竞争力提升

坚持发挥科技创新在质量强市建设中的引领作用,优化要素配置,激发创新活力。具体策略包括:一是强化质量攻关整治。围绕珠海主导产业,组织开展质量状况调查,通过各类信息汇集和大数据AI分析,找到行业通病和质量短板。基于调查研究,抓住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组织开展质量攻关,研究质量问题解决方案,提高质量水平;二是围绕新材料、海工装备、智能终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质量技术创新投入,开展质量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攻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实现创新成果标准化、专利化;三是强化全面质量管理。充分发挥企业在质量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引导企业建立健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质量在线监测、在线控制和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组织企业开展质量提升活动,鼓励和推广卓越绩效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提升质量品牌竞争力。

质量强则国强,质量兴则国兴。深圳等地的发展经验表明,以质量为核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是抓当前的紧要之策,更是谋长远的战略之举。笔者基于珠海创建“全国质量城市示范城市”的视角,探讨质量型经济创新发展的实现路径,并提出“五坚持五促进”的实施策略,以期推动珠海经济社会实现更好质量、更高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春雨,王平,安树伟.生产率增长、要素重置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研究文献述评叨.经济问题探索,201211):155-160.

  [2] 田江海.变“数量型”经济为“质量型”经济[J],经济研究,198509):32-36.

  [3] 郭克莎.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转变[J].经济管理,199602):12-14.

  [4] 任保平,魏语谦.“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质量型增长的战略选择与实现路径[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62002):31-39.

  [5] 杜方利.质量型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J].经济学动态,199701):73-76.

  [6] 中国社科院工经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问题”课题组.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容和途径[J].经济研究参考,199617):7-8.


作者:苏武江 陈剑锋 齐延信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