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珠海库 > 理论文章、理论著作

村级组织重构“蓝溪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吴川市蓝溪村的分析

2021-06-12 17:23:12 来源: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农村基层组织是基层社会治理的主导者,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随着农村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农村社会矛盾日益复杂,治理难度不断加大,而目前部分农村党组织存在设置不合理、带头人整体素质不高、服务功能不到位、党员队伍作用不突出等问题,影响到党在农村基层的执政基础。如何焕发农村基层组织活力,提高基层组织治理能力,已成为亟待破解的课题。笔者以广东省吴川市长歧镇蓝溪村为例,通过对村级组织重构试点个案的剖析,探讨推介基层组织治理新模式。

一、背景与原因

蓝溪村(现拆分为边旦村、中间村、后背山村)位于广东省湛江市吴川市长岐镇,总人口11152人,2015年集体经营性收入9万多元,历来以人口多、村情复杂、财务管理混乱、社会治安不稳、矛盾纠纷聚集和换届选举问题突出而闻名,是湛江市8个问题突出村之一。在历届村级换届选举中,蓝溪村支书主任都未能实现“一肩挑”,“两委”交叉任职不到30%。

蓝溪村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农村宗派思想严重。长期以来,作为熟人社会的蓝溪村宗派意识和家族观念根深蒂固,村干部在党员吸收和干部培养中拉帮结派,甚至利用手中权力与从本村走出去的老板勾结,大搞近亲繁殖,排除异己,壮大派系实力,造成村“两委”内部矛盾重重,党员人心浮动,党组织缺乏凝聚力和战斗力,从而制约着该村的和谐发展。二是村干部能力素质不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大量能人外出,加之村干部工资待遇低,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不强,村干部的选任往往是在矮子拔将军。由于文化水平、党性观念的局限,一些村干部法治思维不强,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为民服务及其他工作都难以落实到位。三是财务监督机制不完善。多年来蓝溪村的村民监督小组形同虚设,村务不公开、不透明,常常引发村民群体上访。

2015年底,吴川市委根据湛江市委《关于开展基层治理年活动的实施意见》精神,以问题为导向探索加强基层党建及基层治理的新路子,在基层组织重构中将蓝溪村列为试点。在试点过程中,将蓝溪村拆分为边旦村、中间村和后背山村,先后成立3个村党支部,选举产生了新一届村党支部委员会,依法依规选出新一届村民委员会,村支书、村主任全部实现了“一肩挑”,村“两委”干部实现了交叉任职。

二、实践与探索

蓝溪村作为吴川市重构试点村,在上级党组织的具体指导下,以“五个抓”为切入点,实行市、镇、村三级联动,按照法定程序把蓝溪村拆分为边旦村、中间村和后背山村,推行村“两委”下移到自然村的治理模式,取得了成功经验。

(一)抓调研,为重构试点寻找依据吴川市委组织部根据上级文件的要求,

  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按照便于群众自治、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的原则,选取人口较多、“两委”换届选情况复杂、宗族派系明显的蓝溪村作为重构试点对象。在蓝溪村重构征求意见工作中,吴川市委组织部和长岐镇委,通过与历届村“两委”干部和党员群众面对面谈心,特别是注重征求前几届镇班子领导、村老党员和现任干部对重构工作的看法,有针对性地做好深入细致的研判工作。在调研期间,先后约谈老党员、老干部7人,村民代表20人,群众代表4人,他们全部赞成将蓝溪村委会进行重构。

(二)抓思想,为重构试点凝聚共识

为拟定可行性方案,吴川市委组织部及时与党员干部和群众进行思想沟通,消除党员干部和群众对重构工作的疑虑。一是广泛凝聚共识。吴川市委组织部和长岐镇委先后召开蓝溪村委会干部会议、村民小组会议、党员及村代表会议,统一全村上下对重构工作的思想认识。二是加大宣传力度。针对重构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长岐镇干部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进行层层动员,全方位宣传《蓝溪村委会重构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广东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等。据不完全统计,长岐镇为重构工作张贴公告宣传单18次共150多份,发动人员宣传850余人次,确保家喻户晓,营造了良好的重构舆论氛围。

(三)抓督导,为重构试点落实责任

   为了推动基层组织试点工作顺利进行,吴川市建立了基层组织重构责任制,形成市委统筹抓、组织部牵头抓、镇党委主抓的领导格局。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吴川市委专门成立重构基层组织试点工作协调小组,统筹协调推进试点工作。协调小组下设选举工作组,由镇委书记担任总指挥,镇长担任副总指挥,镇政府其他干部担任组员,分别负责各村委会具体选举工作。二是强化责任落实。吴川市委组织部主要领导多次带领组织、民政、农业、财政、公安、综治、信访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到长岐镇现场办公,明确分工,各司其职,责任到人,并重点查找每个流程和环节的瑕疵,确保重构工作严格依法依规推进。长岐镇委、镇政府先后召开11次班子会议,研究通过了蓝溪村委会重构工作方案,并具体分工到人,层层落实责任。三是强化业务培训。为把握工作主动权,及时有效化解蓝溪村重构选举过程中出现的难点问题,吴川市委组织长岐镇全体干部参加业务、应急及舆情应对等内容的培训。

(四)抓关键,为重构试点排除障碍

蓝溪村重构工作自始至终得到吴川市委和长岐镇委两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他们亲力亲为,重点把好三个关键环节。首先是在解答群众疑问上下功夫。对群众提出的问题,工作组做到群众有问必答,耐心讲解,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其次是在合理分配“三资”上下功夫。长岐镇委、镇政府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蓝溪村原有“三资”即资金、资源、资产,提出合理的分配方案,得到了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的一致认同。再次是在强化队伍建设方面下功夫。在“两委”干部职数配备上,工作组充分听取了村民意见,按照村民人口数的5:6:7进行配置,同时牢牢抓住党支部书记候选人这个关键,坚持以“一好双强”即思想政治素质好、带富致富能力强、群众工作能力强为标准,推荐“治村能人”作为支部书记候选人,为实现“一肩挑”及“两委”干部100%交叉任职奠定基础。

(五)抓纪律,为重构试点提供保证

吴川市组织部并将选举程序和操作上的依法公正作为重构工作的重中之重,新拆分的3个村委会重构工作同时进行。在新村委会选举中,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广东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等规定,严把村选委会成员推选、选民登记、村民代表推选、候选人提名、投票选举等“五关”,按户籍、年龄、政治条件等标准,根据“一人一地一次一票”的原则进行选民登记。选举以集中投票方式为主,每个投票站设有秘密写票处,严格凭证领取选票,当众唱票计票,计票结果当场公布,对选举中产生的问题及时果断处理,保证了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法律效力。在各方共同努力下,2015年12月,各村先后选举产生出新一届党支部班子、村委会班子、村民代表和村经济联合社成员,并实现了重构试点换届零投诉和零上访。

三、成效与反响

蓝溪村通过组织重构,进一步增强了村民团结,激发了村“两委”班子的干劲与活力,为重构后三个村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具体而言,蓝溪村组织重构后实现了“五大转变”。

(一)选举由“严重干扰”向“风清气正”转变

蓝溪村的往届选举工作,经常有部分人员干扰选举,采取贿选拉票、以势压人、诋毁攻击、聚众闹事等不正当手段扰乱选举。以往不同派别的候选人往往花费巨资拉帮结派,组织部分选民吃吃喝喝,不仅浪费了金钱,更败坏了社会风气,撕裂了兄弟姐妹甚至夫妻感情。政府更是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每次换届公安部门都要派出过百名警力维持秩序。本次重构的各村选举,通过入户解难、现场解疑、沟心通气,并加大打击选举违法违规行为力度,保证了选举氛围风清气正,化解了村民之间的矛盾。

(二)选举过程由“冲突选举”向“和谐选举”转变

市镇两级的坚强领导,对重构后选举工作做了大量的民意调查,顺民心、应民意,通过村委会干部、村民小组、党代表和村民代表投票,一致通过了蓝溪村委会重构方案。本次选举中,三个村的村民踊跃地用手中的选票各自选出了本村委会班子。选民纷纷表示,以往村情、选情复杂,难以选出自己心中理想的干部,特别是由于村内利益宗族派别等种种原因,换届选举时经常出现兄弟姐妹、夫妻子女不同观点、支持不同派别的情况,这次蓝溪村重构选举促进了兄弟姐妹、夫妻子女的家庭和睦。

(三)“一肩挑”由“不能实现”向“全部落实”转变

原来的蓝溪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直无法实现“一肩挑”,给日常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在本次重构选举中,市委、镇委先后组织工作组多次下乡进村做村民思想工作,进一步加强中央精神和省委决策的宣传,讲解选举办法,确保了重构后三个村的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100%实行“一肩挑”,村“两委”干部实现交叉任职。

(四)村组织班子由“素质偏低”向“整体高质”转变

在配强村级班子方面,坚持把“两委”班子人选素质作为组织考察重点。新当选的干部呈现党员比例较高、整体素质较高的趋势。原蓝溪村委会“两委”共10人,其中党员9名,女党员干部2人,平均年龄45岁;重构后三个村共有干部18人,其中女干部3人,平均年龄40岁,大专以上学历1人,村级组织班子整体素质得到提升。

(五)便民服务由“慵懒散慢”向“精准有效”转变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客观上要求尽可能地提升基层管理服务能力和水平,使基层更好地为群众提供精准有效的管理服务。吴川市顺应群众期待,坚持问题导向和源头治理,切实解决村民反映强烈的问题,打通民生堵点、消除民生盲点、创造民生亮点。村民们热赞重构后的积极变化,其中一位村民高兴地说:“在重构之前,村民们办证件、开证明都要来回跑蓝溪村委会,由于白天要上班干活,需要腾出很多时间才能办成事。现在不同了,村民们在自己家门口就可以办成事,有时只要打个电话马上有村干部帮忙办理。”

四、启示与思考

吴川市“蓝溪模式”是当前推进基层治理工作的有益尝试,也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个创新。显然,在蓝溪村重构全过程中不仅面临复杂多变的情况,而且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配套性要求高。因此,重构工作必须自始至终置于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特别是要强化镇一级党委的主体责任,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职、责任到位,落实配套保障,才能顺利推进。

(一)加强组织领导是开展重构试点工作的保证

为确保此次蓝溪村重构试点工作顺利进行,市镇两级成立了专门领导机构,负责领导和协调推进重构试点工作。每个村安排3至5名镇班子成员全程跟踪负责,并专门选派48名镇干部组成3个工作组分片负责。市委、镇委在整个重构选举期间多次召开会议,并定期听取进度汇报,密切关注重构工作进展,督促重构工作按照日程稳步推进。市镇两级主要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亲自组织指导并全程跟踪重构选举工作。

(二)整合全镇力量是开展重构试点工作的关键

蓝溪村重构选举期间,长岐镇领导班子成员、镇干部、派出所民警各司其职、团结协作,保证了蓝溪村重构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领导班子成员负责对各村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查实和解答,做好群众思想工作,为重构选举工作提供政策咨询和疑难解答;镇干部负责重构工作的推进和选举的具体实施,为顺利推进换届选举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派出所民警到选举现场执勤维持秩序,为换届选举保驾护航,保证了换届选举工作的圆满完成。

(三)严格依法依规是开展重构试点工作的前提

从选举产生党支部成员和村民选举委员会,到选民登记、选举村委会成员、推选村民代表等诸多环节,镇委、镇政府都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始终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相统一,充分尊重党员群众意愿,切实做到法定程序不变通,规定步骤不减少,群众权利不截留。严格把握好选民登记、张榜公布等法定时间,把握好重构工作和选举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尤其是在正式选举前进一步明确选民身份界定、委托投票和集体资产权属等问题。通过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严肃工作纪律,确保了本次重构选举的圆满完成。

(四)落实善后配套是开展重构试点工作的保障

毋容置疑,基层组织重构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化工程。目前,蓝溪村已迈出关键的一步,但善后的配套保障也是至关重要的。在初步完成农村基层组织重构探索实践试点工作的基础上,下一步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完善重构后期工作。一是继续完成好重构基层组织的后续工作。上级部门要推动人、财、物向基层倾斜,想方设法落实新设行政村的办公场所。要积极落实村级党务、村务、财务公示和村干部工作报告评议等制度。二是发挥好重构村“两委”新班子的作用。要对新任干部工作状态进行跟进调查,组织专项业务培训,提高履行岗位职责能力。三是全面总结“蓝溪模式”试点经验,做好理论与实践探索论证。要把握住2017年村级换届时机,把符合条件、村民自愿、适宜重构的行政村纳入新一轮基层组织重构,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535

  [2]中共湛江市麻章区委组织部.麻章区推行农村基层组织重构工作研究[EB/OL].湛江组织网.http//zjzz.zhanjiang.gov.cn2016-03-01.


作者:王均宁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