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珠海库 > 理论文章、理论著作

马克思贫困治理理论研究

2021-06-12 17:23:07 来源: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

  马克思贫困治理理论是马克思研究无产阶级贫困化现象的理论总结,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既是中国贫困治理理论的理论起点,也是我国长期以来进行贫困治理的指导思想。“十三五”时期,夺取脱贫攻坚工程的全面胜利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最为紧迫和艰巨的任务。因此,梳理、总结、提炼马克思贫困治理理论,对于我们当前认识和把握贫困问题的本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断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治贫思想,有利于我们党时刻牢记自身的责任担当和历史使命。

  一、马克思贫困治理理论的形成基础

  马克思贫困治理理论并非空中楼阁,它的形成和发展都有十分坚实的理论和现实基础。马克思对无产阶级贫困问题矢志不渝地高度关注是马克思研究贫困治理理论的根本动力,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家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为马克思贫困治理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为马克思贫困治理理论的实践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条件。

  马克思为了能够实现“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事业”①的夙愿,甘愿清贫,直面迫害,不惧流亡。由于他深刻了解无产阶级的悲惨处境,所以他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奋斗终生的理想信念十分坚定。16世纪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家从改造人类社会生活的角度出发,对资本主义的弊端进行了集中地批判。托马斯•莫尔把资本主义制度比作“羊吃人”②的社会;圣西门将资本主义社会描述成“黑白颠倒的世界”③;巴贝夫控诉了资本主义社会穷者愈穷、富者愈富的畸形现象;傅立叶无情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尔虞我诈的状况:“医生希望病人得寒热症,律师盼望每个家庭都发生纠纷,建筑师渴望一场大火烧毁大量建筑”④。欧文则对资本主义的私有制进行了尖锐的批判,他说,私有制“是各国的一切阶级之间的纷争的永久根源”戮19世纪30〜40年代,法国里昂爆发了两次工人起义,英国发生了轰轰烈烈的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厂工人举行了大罢工。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爆发,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虽然运动的结果均以失败而告终,但是它强烈地反映了工人运动需要科学的革命理论作为指导的迫切性。马克思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仔细研究工人运动的历史宝贵经验,对无产阶级的贫困现象作出了科学的解释。

  二、马克思对贫困根源的论述

  (一)资本主义制度是无产阶级贫困的总根源

  致贫因素多种多样,诸如疾病、自然灾害、地理环境、个体差异等,但是早期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普遍贫穷的状况,绝非偶然因素使然。马克思、恩格斯都一致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制度才是导致无产阶级普遍贫穷的根本原因,“工人阶级处境悲惨的原因,应当到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中去寻找而不应当去寻找一些‘小的弊病⑥。

  生产资料私有制与雇佣劳动制度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在封建社会时期,农民拥有耕种的土地,农民与生产资料在一定程度上结合在一起。为了加快生产效率,提高资本利润,资产阶级建立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掠夺农民的土地,他们采取强制措施将农民从土地上赶出去,农民成为一无所有的无产阶级,农民丧失生产资料的过程,就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形成过程,也就是农民贫困化的过程。在私有制作用下,资产阶级占有货币、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无产阶级则被剥夺了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无产者除了自身的劳动力以外,再无他物可供出售,为了获得基本的生活资料,无产者成为自身劳动力的出卖者——雇佣工人。

  在雇佣劳动制下,工人出卖的劳动力,在资本家手中只是资本价值增值的一个要素。资产阶级作为拥有生产资料的一方,凭借资本雇佣工人,获得工人的劳动价值;无产阶级作为失去生产资料的一方,为了生存向资产阶级出卖自己的劳动。这种交换具有雇佣劳动的性质,实质上,资本与雇佣劳动的交换是一种非等价的、不公平的交换,体现了一种经济利益的对抗关系。因为工人创造的劳动产品的价值要远大于资本家购买他们的劳动力的价值,高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的劳动所得只够勉强养活他们自己,工人劳动得越多,他们所失去的就越多,处境就越艰难,而资产阶级得到的却越多。

  为了更多地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资本家又发明了计件工资,工人在计件工资的诱惑下,拼命劳作,计件工资加剧了工人之间的竞争,但降低了工资水平,“因为他工作得越多,他就越是同他的工友们竞争,因而就使自己的工友变成他自己的竞争者,这些竞争者也像他一样按同样恶劣的条件出卖自己”⑦。

  (二)剩余价值规律揭示了资本家剥削无产者的秘密

  在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下,工人在工厂的劳动时间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

  工人在必要劳动时间里创造的价值等于资本家购买劳动力的价格,在剩余劳动时间里创造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

  资本家剥削无产者的秘密在于无偿占有了无产者的剩余价值,剩余价值为资本家带来利润。资本家之所以热衷于购买劳动力这种商品,原因在于劳动力能创造大于其自身价值的价值。为了获取高额的利润,资本家往往会想尽办法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断缩短,说明工人在单位时间里所获得的工资将会不断降低,工人也就越贫穷。马克思说:“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资本家的富裕与无产者的贫穷呈正相关关系,工人生产的越多,工人被资本家榨取的剩余价值就越多,工人被剥削得也就更严重,处境更悲惨,生活更贫困;与之相反,资本家获取的利润却越多,资本家变得更加富有。

  资本的逐利性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经济危机时期工人的境遇更加恶劣。资本家的唯一目的是追求剩余价值,所以资本家会不断地制造产品,以获取更多的利润。不管工人的工资报酬如何,工人的薪水总是只够维持自身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占社会总人口大多数的无产阶级购买不起他们所制造的大量产品,社会总需求不足,产品滞销、过剩,工厂破产,工人失业。而经济危机爆发后,资本家只会雇佣工资要求低的工人,由于待就业人口之间的相互竞争,工人工资进一步缩减,工人贫困程度加深。

  剩余价值理论是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贫困问题的重要理论武器,有了剩余价值规律的科学解释,工人看清了资产阶级的本来面目,开始觉醒并据理力争,进行工人运动,成立工会组织,争取无产阶级权益,要求提高工资待遇。

  (三)劳动异化理论说明了贫困问题的严重性

  这种严重性体现在四个方面:人同劳动产品、劳动活动、人的“类”本质相异化及人与人相异化。

  首先,劳动异化在劳动结果上表现为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工人通过自身的劳动,生产出劳动产品,本应该是劳动产品的所有者,能够随意地支配自己的劳动产品,然而现实却是劳动产品反过来支配工人,压制工人,与工人形成敌对关系。马克思说:“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⑨

  其次,劳动异化在劳动过程中表现为人同自己的劳动活动本身相异化。即劳动从人自由自觉的、创造性的活动蜕变成为外在的、被迫性的谋生方式和谋生手段。工人在日常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发展生产的手段变成统治者剥削的手段,工人畸形发展,成为局部的人,沦为“机器的附属品”铁在外在强制的劳动的迫使下,工人如同流水线上的机器,被剥夺了发挥自身聪明才智和提高劳动素质的机会,因而也失去了改变自身贫困的机会。

  再者,人同他自己的“类”生活、“类”本质相异化。自由自觉的活动,即劳动是人的类本质。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活动是被制约、强制和压迫的,工人既不能在劳动中找到快乐和幸福,也不能充分享有自己的劳动成果。劳动对工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即不属于他的本质。

  再次,人同人相异化。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同自己的劳动活动本身相异化、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工人在劳动中遭受压迫和屈辱,人同人的关系不再平等、友善,而异化成一种相互利用、竞争的冲突关系。

  (四)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加深了无产阶级的贫困化程度

  马克思用可变资本(C)与不可变资本(V)的比率来表示资本的有机构成(C:V),这一比率反映了资本的技术构成和资本的价值构成之间的关系。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是资本主义最根本的法则,竞争是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最基本的环节。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不被淘汰,资本家十分重视创新生产技术和更新劳动工具,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意味着资本总额中不变资本的份额增加,可变资本的份额减少。可变资本的减少必然引起单位资本吸纳就业人口能力的下降,产生相对过剩人口的问题。

  实际上,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就是机器排挤工人。工人的工作岗位被机器代替,他们失去了工作,生活也就失去了最基本的保障,必然陷入贫困的境地。大量的相对过剩人口等待就业,势必会造成失业者之间的竞争,失业者为了获得工作维持生存,只有将工资降低到令资本家满意的程度,工人的贫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三、无产阶级贫困化的表现及后果

  (一)无产阶级贫困化的表现

  针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的不同,马克思将无产阶级贫困化的表现分为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导致无产阶级的绝对贫困,资本主义的分配关系造成无产阶级相对贫困。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人与物相分离所导致的贫困是绝对贫困。马克思指出:“被剥夺了劳动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劳动能力是绝对贫困本身”®,因为资产阶级剥夺了无产阶级包括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在内的一切物的财富,无产阶级绝对的一无所有,他们的贫困是“不可避免的、无法掩饰的、绝对不可抗拒的贫困”葺无产阶级的绝对贫困一般表现为生活、经济状况和劳动环境的恶化,如工资下降、相对过剩人口增加等。

  在资本主义分配关系中,由于无产阶级不占有生产资料,劳动者只能将自己创造的剩余价值无偿地交付给资本家,而自己却只能得到维持基本生活的工资。随着资本积累和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资本家的财富不断累积;无产者遭受劳动的折磨和奴役,无产者的贫困不断加深。资本主义的分配关系导致了无产阶级的相对贫困。

  (二)无产阶级贫困化的后果

  少数大资本家的财富不断增多,无产阶级贫困化的程度不断加深,因此,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贫富两极分化的差距日益扩大,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关系成为最基本的阶级关系,他们之间的矛盾也必然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同时,资本主义生产日益社会化本质上必然要求全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但这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社会性并不相容。马克思指出:“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虽然生产了无产阶级的贫困,但同时也为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准备了条件。首先,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化大生产为社会主义的建立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再者,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锻造了富有革命性的无产阶级。他们在社会化大生产的实践中接受了锻炼,具有高度的纪律性和组织性。

  四、马克思关于治理无产阶级贫困的路径选择

  (一)无产阶级必须联合起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从表面上看,无产阶级的贫困表现为劳动者个人的贫困,西方的一些“社会达尔文主义”者把工人的贫困归结为工人自身的浪费、懒惰、愚昧等原因,认为是其咎由自取,根本不值得同情。但是马克思却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导致无产阶级贫困的总根源,无产阶级的贫困是制度性贫困。因此,必须推翻资本主义制度这部制造无产阶级贫困的“大机器”。马克思说:“现代的国家政权不过是管理整个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所的委员会罢了”⑮,无产阶级要想从根本上拔去致贫的总病灶,只在小的方方面面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修修补补,最多只能减缓无产阶级的贫困程度,祈祷资产阶级从无产阶级的角度出发,自觉进行内部变革,改善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对立关系,更是天方夜谭。即使资产阶级偶尔主动改善工人的工作环境、提高工人的工资,甚至让出部分股权为工人占有,那也不是资产阶级出于对无产阶级的同情而施行的“仁政”,他们的目的是为了继续维持资本主义运作的劳资关系,进一步固化无产阶级受剥削的地位。所以,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表示,无产阶级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共产主义制度
建立共产主义制度不仅从根本上铲除了无产阶级致贫的根源,而且还能够防止新的制度性贫困的产生。在共产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为全社会共同所有,从而在根本上消除了由劳动者与劳动资料相分离所产生的贫困。随着共产主义制度的建立,货币、商品也将随之消灭,剩余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土壤不复存在,劳动者不再依附于资本而存在,成为独立自由的劳动者,成为社会的主人。劳动的性质也将发生变化,劳动成为劳动者的第一需要,成为自由自觉的活动,“从一种负担变为一种快乐”働,人自身的素质也将得到提高。

  (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消除无产阶级贫困的前提和基础。马克思的“两个绝不会”,即:“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理论昭示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先进的社会形态必须建立在发达的物质文明的基础之上,效率与公平、生产与分配、劳动与资本、劳动与劳动者相对立的问题的彻底解决,以及国家和阶级的消亡都必须以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为前提。即使在共产主义制度建立以后,也要继续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有益于巩固和完善共产主义制度。共产主义制度为无产阶级摆脱贫困提供了制度性的保障,但是如果不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夯实维持共产主义制度的物质基础,共产主义制度将是空中楼阁。马克思指出:“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对建立和巩固共产主义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们是相互辩证的关系,互为支撑、相互作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共产主义制度建立的基础和前提,共产主义制度的确立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供制度保障,能更好、更快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同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又能为共产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完善发挥积极作用。因此,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彻底解决无产阶级贫困的必由之路。

  五、马克思贫困治理理论的当代价值

  第一,马克思贫困治理理论并未过时。当前,西欧、北美主要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基尼系数和恩格尔系数大多处于比较理想的区间,工人阶级中也没有出现普遍的极端贫困现象,他们反倒成为社会的中、上层人士,过着富足的生活,所以很多人就以这一表面现象为依据,怀疑甚至抨击马克思的贫困治理理论。恰恰相反,当前欧美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正好说明了马克思贫困治理理论的正确性和科学性,是马克思的贫困治理理论在这些国家发挥了作用。马克思对资本积累贫困化后果的描述使工人阶级开始觉醒,他们不断地通过成立工会组织、组建社会主义政党等举措来合理地表达工人阶级的利益诉求。西方国家正是担心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贫困化的理论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才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缩小贫富差距,如建立健全税收调节和社会保障制度等。因此,马克思贫困治理理论并未过时,它关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共同富裕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根本的基本主张绝没有过时。

  第二,牢固树立为无产阶级奋斗终生的理想信念。马克思创立贫困治理理论的艰难过程告诉我们,当代中国贫困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建设必须要有一大批甘愿为国家贫困治理事业奋斗终生的人。领导干部作为贫困治理事业的带头人,必须弘扬马克思为无产阶级奋斗终生的大无畏精神,具备为贫困老百姓无私奉献的坚强意志和品格。无论是耕耘在祖国偏僻的内陆山村、遥远的边陲小镇、繁华城市里的贫民窟的基层公务人员,还是身处高位的领导干部,都要心系民生,克己奉公,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充分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第三,坚持走“中国式”的贫困治理道路。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复杂的国情决定了我们的贫困治理工作必须走独立自主的道路,绝对不能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固有模式和现成经验。因此,我们不但要继承和发扬马克思贫困治理理论的合理内核,而且还要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贫困治理道路。我国目前取得的贫困治理成果来之不易,它凝聚了几代人的智慧和心血,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扬前人的科学成果。同时,放眼世界,积极吸收国际上治理贫困的有益经验,并将其“中国化”,为建设中国贫困治理体系与提高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服务。

  注释:

  ①⑦⑮⑯⑰⑲[德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9,360,274,153,644,86.

  ②[英国]托马斯•莫尔.乌托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21.

  ③[法国]圣西门选集(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275.

  ④[法国]傅立叶选集(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22.

  ⑤[英国]欧文选集(第二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146.

  ⑥[德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21.

  ⑧⑪[德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79,708.

  ⑨⑩[德国]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2,54.

  ⑫⑬[德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45.

  ⑭[德国]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831-832.

  ⑱[德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


作者:曾令元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