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珠海库 > 理论文章、理论著作

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策略研究

2021-06-12 17:23:06 来源: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

  乡风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目标的必然要求。自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首次将乡风文明建设纳入国家战略层面以来,乡风文明建设得到了各地政府重视,取得了不少成绩。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在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城镇化建设加速和社会转型加剧的今天,乡风文明建设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2016年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培育良好乡风,营造现代文明风尚,建设美丽乡村。这就赋予了乡风文明建设新目标、新要求和新内涵。深入研究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策略,对于加快乡风文明建设步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推进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建设乡风文明需要具备一定的物质基础。因此,培育良好的乡风文明必须首先搞好农村经济建设,贫困地区农村尤其要在发展经济方面下功夫。这就迫切要求我们大力推进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从粗放、低水平数量扩张,转向集约、质量效益型增长。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国内外发展条件发生了显著变化,集中表现为市场需求约束增强及要素成本水平提高,这直接导致了过去那种耗资源、求数量的经济发展模式的破产[1]。加快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除了有助于农村经济实现快速、可持续发展外,也可为乡风文明建设提供更好的经济条件。推进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型,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一是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农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农业与文化、旅游、科技、金融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要紧紧抓住科技这个第一生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重点开发和推广农业安全生产技术、低能耗技术、网络信息技术和农业环保技术,发挥科技对结构调整的作用,拓展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二是积极培育新兴业态,发展安全农业。要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品质化,在全国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村镇创建活动,将高产、优质和高效作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攻方向。要积极发展现代观光旅游农业、文化休闲农业、创意农业等新业态,实施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示范工程,推动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开展农业污染综合防治和耕地质量保护,促进形成集生产、经营、生态,以及文化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三是创新农业经营组织形式,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要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和支持工商资本及社会资本投资现代农业,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教育,引导和规范农村合作社发展,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发展农村电商,完善农村配送和综合服务网络。

  、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担负着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农民群众素质的重任[2]。近些年来,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比较重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初步建立起覆盖乡村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2001年以来,中央投入40多亿元资助地方建设了1086个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和2.42万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基本实现了县县有图书馆和文化馆、乡乡有综合文化站、村村有广播电视的建设目标,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已建成3.55万个乡镇(街道)基层服务点、70万个村(社区)基层服务点,基本覆盖所有乡镇和行政村[3]。同时应该看到,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政府的主观安排与农民群众的实际需求相脱节,农村公共文化活动的开展主要依赖财政投入,农民自办热情不高,人才缺乏。从区域看,东中西部的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存在较大差距,而且针对老、弱、病、残、农民工和边疆民族地区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普遍偏少。

  “十三五”时期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一是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方面,要统筹协调好政府的“主观推送”与农民群众的“实际需求”,根据地区、学历、政治面貌等标准为农民群众提供细分推送服务;另一方面,要实现由政府“单一供给”向政府、社会、企业“多元供给”转变,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公共文化服务活动。二是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和《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促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要建立健全城乡公共文化帮扶机制,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公共文化服务支持力度,加快推进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三是增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内生活力。通过加大政府财政投入,鼓励社会、个人、企业出资建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专项基金,创新金融机构有关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的信贷制度,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活动专项经费管理等措施,破解资金难题。要通过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专职人员的编制、职称评定程序和标准,将公共文化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破解人才难题。要运用互联网等科技手段,开发和利用民俗文化资源,锻造公共文化服务精品。

  、弘扬农村优秀传统民俗文化

  农村传统民俗文化是某一地域农民在长期共同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具有独特地域气质、人文风情并世代传承的一种稳定文化形态,包括家庭婚俗礼仪、民间艺术、节庆习气、民间传授、优秀民族精神、民俗建筑、民间药方等。农村传统民俗文化对于维护各地区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民俗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以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就保护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①。在这一大背景下,我国农村优秀传统民俗文化传承与弘扬工作取得显著进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其中包括:由于当地居民保护意识不强,造成了一些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破坏与流失;由于市场逐利过度开发,导致一些珍贵的民俗文化资源面临退化和消亡的现状;由于管理和制度缺位,民间文物贩卖活动猖獗,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护资金和技术不足;由于缺乏传承人,使得一些传统手工技艺、戏曲歌唱技艺失传,等等。

  “十三五”时期,弘扬农村优秀传统民俗文化需要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一是加强对农村群众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村镇党委要加强与教育机构、研究机构、培训企业合作,通过开展教育培训活动,提高干部群众的传统文化保护意识;基层党员干部要自觉践行群众路线,深入到群众中去宣传中央有关保护传统文化的文件精神,利用各种媒体向广大群众普及传统文化保护知识。二是加强对农村优秀传统民俗文化传承人的保护与培养。建立健全农村优秀传统民俗文化传承人扶助机制,给予传承人必要的物质奖励和生活补贴,提高传承人的社会地位;鼓励地方政府与企业联合开办农村优秀传统民俗文化传承人职业培训学校,让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传承人的队伍中来。三是大力发展农村民俗文化创意产业。要建构民俗文化产业的现代经营体系,建立现代公司管理制度、集群化现代化生产体系和“020”(离线商务模式)营销模式,培养专门管理人才、创意人才、经营人才和科技研发人才;完善民俗文化创新机制,树立品牌思维和创新意识,建立产学研联合开发体系,鼓励科技二次创新;健全民俗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融资体系,在加大政府财政投入的基础上,鼓励民间力量和社会资本投资民俗文化创意产业。四是完善农村优秀传统民俗文化保护管理体制。政府要加强对民俗文化保护和开发的政策扶持力度,为民俗文化产业开发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要加快对保护传统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立法工作,出台专门针对乡村文化的国家保护条例,健全保护知识产权制度和执法体系。

  、加强农村环境污染综合治理

  农村生态环境与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紧密相关,其好坏是判断乡风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2015年4月,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农业污染防治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总体情况作过一个基本判断。他认为,目前我国农业资源环境面临外源性污染和内源性污染双重压力,已日益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约束。党中央、国务院对治理农业环境污染问题高度重视,各级农业部门在治理农业环境污染问题上做了一定努力,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总的来看,我国农业污染量大面广、复杂多样,污染防治工作起步较晚,综合防治工作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具体来看,造成当前农村环境污染严重的原因主要包括:农村环境规划不合理、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政府不够重视、农民群众环保意识薄弱、农村环保法律不健全、农村环保执法不到位等。

  “十三五”时期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需要在以下一些方面做出努力:一是构建和完善以村委会为主体,有村民、村经济体、企业与社会团体等治理主体共同参与的农村环境污染多元治理体系。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进一步明确农村环境污染治理主体的权责关系,建立政府层面的跨部门跨区域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协作制度,实现联合决策、联合执法。要建立农村环境污染共治信息平台,及时发布有关污染处理情况及技术需求信息,实现多元主体间的信息沟通与协商合作。二是完善防止农村环境污染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要修订和完善环保领域的基本法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尽快针对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出台专门的防治条例,进一步明确监管责任、农民环保权益和义务、组织人事安排、奖惩办法等。要不断对地方行政执法人员进行环保法规政策培训,提升基层环境执法者的技能和业务水平。要提高污染农村环境的惩罚标准,组建一支专兼结合的农村环境污染执法队伍,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为执法服务。三是要统筹城乡环境治理工作,建立城市对乡村的环保帮扶机制。要破除城乡环境立法不衔接局面,树立城乡环境治理整体观,实现城乡环境共治。要创新城乡一体化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投入机制,全面贯彻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政策,统一筹集与分配环保资金,切实增加对农村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的投入[4]

  、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保障体系

  社会救助是指国家或其他社会组织对于那些面临生存压力的困难群体,给予一定物质帮助或精神帮助的行为总和。它对于促进社会公平公正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已基本建立起以农村“五保”供养、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医疗救助、农村住房救助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救助保障体系。近些年来,国家也加大了对农村社会救助工作的投入,2013年各级财政共支出农村低保资金866.9亿元,2014年各级财政共支出农村低保资金870.3亿元,2015年各级财政共支出农村低保资金达到931.5亿元[5]。随着2014年国务院出台《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农村社会救助资金已被纳入财政预算,并实现专款专用。另外,农村社会救助保障体系的覆盖范围也稳步扩大,2006年全国享受农村低保待遇人数仅为1593.1万人,到2015年全国农村低保对象达到4903.6万人,人数增长了三倍多。但同时要看到,在农村社会救助保障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包括:救助标准偏低,低于联合国规定的每日1.90美元的低保标准;救助资金短缺,尽管国家财政加大了投入,但与庞大的农村贫困人口基数相比,仍然存在巨大缺口;组织管理和运行机制不畅,法制保障相对滞后,影响了社会救助政策的贯彻落实等。

  “十三五”时期,应当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保障体系。一是拓展农村社会救助资金的来源渠道。在继续加大中央财政投入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各级政府的财政分担机制,逐步增加地方政府的财政投入比例;以免税、免息、土地优先购置权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社会机构、个人提供救助资金或实物。二是科学设定救助标准。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人群设定不同救助标准,促使救助标准区域化、群分化,着力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和无劳动能力人群的救助力度,逐步实现由保障性标准向发展性标准转变。三是着力增强农村各种社会救助政策的衔接性及合力性。实现农村“五保”供养政策、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医疗救助政策、住房救助政策互补互促,在内容上有机衔接,防止出现救助缺失和重复救助现象。要推进社会救助政策、社会福利政策、社会互助政策之间相互配套衔接,形成梯次保障结构,提高整体保障效能。四是健全农村社会救助保障工作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各地要设立农村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由民政、财政、教育、卫生、农业、扶贫办、工会、妇联、共青团和非政府组织等各方面力量参加的农村社会救助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要进一步充实和加强农村基层社会救助保障工作力量,依据辖区内农村人口数量与当地救助保障工作难度配备工作人员,落实工作经费。要建立和完善全国农村社会救助保障工作网络信息系统,实现全国农村社会救助保障信息资源共享。要推进农村社会救助保障工作法治化进程,出台《农村社会救助保障法》,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保障工作的地方行政条例和规章。

  注释:

  ①习近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N].人民日报,2014-1-1,(01版).

  参考文献:

  [1]张立群.转变发展方式是“十三五”时期经济发展的主线[EB/OL].http://theory.southcn.com/c/2015-10/29/content_135836923.htm.

  [2]曹爱军、方晓彤.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系统构建研究J].农村经济,2010,(02):36-38.

  [3]雒树刚.国务院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2015年4月22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上J].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15,(03):665-670.

  [4]郑乐强.浅析我国现阶段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J].智能城市,2016,(07):243-244.

  [5]民政部.2013—2015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EB/0L].www.mca.gov.cn/article/nwgk/201607/2016070000/136.shtml.


作者:郑自立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