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珠海库 > 理论文章、理论著作

论大桥时代下的珠海高等教育

2021-06-12 17:21:51 来源: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

  港珠澳大桥于2009年12月15日正式动工,东接香港特别行政区,西接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包括海中桥隧工程、港珠澳三地口岸、港珠澳三地连接线等三项主要内容。大桥总长为55公里,起点为香港大屿山,经大澳,跨越珠江口,最后分成Y字形,一端连接珠海,一端连接澳门,建成后将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大桥建成通车后,珠海将成为内地唯一与港澳陆路相连的城市,其建设对珠海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产生重要而又深远的影响。

  、珠海高等教育的现状

  珠海的高等教育从1999年起步,历经16年的发展,走出了一条“地方政府与高校联合办学”的新路子,形成了校区、独立学院、合作办学、职业教育等多元化办学模式。珠海已汇集了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暨南大学珠海校区、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三所异地办学校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三所独立学院;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珠海校区、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珠海艺术职业学院三所高职院校,以及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一所合作办学机构。目前,珠海市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十所,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13.3万人,研究生1000多人(其中博士生近300人),在校生规模仅次于广州,位居全省第二,专任教师5500多人,其中具有副教授以上高级职称2000多人[1],共计开设学科、专业200多个,形成了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等较为齐全的教育体系。随着办学水平的提升,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对接日趋紧密,围绕珠海重点发展的产业,在珠高校设置了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海洋农业等学科和专业,建立了200多个科研机构和实验室,培养输送了大批高素质专业人才,为推动珠海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2]

  、港珠澳大桥建设对珠海高等教育的影响分析

  (一)对高校办学发展定位的影响

  为迎接港珠澳大桥时代的到来,2016年7月4日珠海召开全市高等教育工作会议,对进一步提升珠海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作具体部署。现在珠海各高校都有自身目标明确的发展定位,如中山大学将以珠海校区为重要基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暨南大学珠海校区作为研究型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有全面实现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目标任务;其他在珠本科院校则定位为建设各具优势的创新型应用型大学或高水平特色学院;作为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的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广东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则力争成为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珠海艺术职业学院将努力建设成为符合自身定位、具有专业特色的高等职业院校。另外,珠海还将大力推进珠海格力电器与德国达姆斯塔特大学合作,筹建广东格力职业学院。港珠澳大桥的开通,将推动珠海高校从注重扩大办学规模向注重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转变,珠海高等教育将从规模发展走向内涵发展、特色发展。

  (二)对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影响

  目前珠海的高校主要是以培养本科、专科人才为主,大多数高校没有独立的研究生学位授予点。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已在珠海设立研究生院分院和研究生培养基地,开展研究生教育和产学研合作。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也于2016年7月获得教育部批复,将于2016至2017学年正式开展研究生教育,首先招收学术型硕士生及博士生,并设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生物学、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计学与企业管理、经济学、传播学七个学术型硕士和博士专业,会计学、传播学、社会工作与管理三个专业型硕士专业。港珠澳大桥的开通,对于完善珠海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具有一定的影响。除了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支持高校加快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步伐,还要重点办好应用型本科教育。珠海办学资源要进一步向理工类高等学校、理工类二级学院、理工学校及应用型专业重点倾斜,大力发展理工类应用型本科教育。支持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与本科高等学校合作,举办高职本科教育试点,如韩山师范学院与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在社会工作专业联合开展四年制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项目,按照“2+1.5+0.5”协同模式培养学生,分别在两校就读并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三)对高校发展优势学科的影响

  《中共珠海市委珠海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到:“推进优势学科建设。实施珠海市优势学科(含二级学科)建设计划,向理工类、经济类学科及承担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为主要任务的学科适度倾斜。”珠海市首批20个优势学科涉及工学、理学、医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七个学科门类,其中人文社科组六个、理工医组14个。这些学科大多是珠海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所需要的学科,发展这些学科旨在增强在珠高校的创新支撑能力。

  目前,经教育部批准,共有12所香港高校和六所澳门高校在内地招收本科生。部分港澳高校在理工学科等方面拥有雄厚的实力,如澳门大学的中医药、微电子、葡萄牙语等专业在东亚地区排在前列;香港大学在临床医学、化学、信息科学等方面的实力居世界领先地位;香港科技大学的电子工程、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亦处于国际一流行列;香港中文大学在生物医学科学、讯息科学、地球信息与地球科学领域也尤为突出[3]。港珠澳大桥即将建成,横琴自贸区加快建设,对于理工科实力不足的珠海教育来说,区位优势将极大地促进港珠澳三地的人才、科技和教育资源的紧密交流,使港澳优质的高教资源在珠海聚集,实现三地互补共赢。

  (四)对高校学术科研合作的影响

  根据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杂志公布的“世界大学排名”,2012年以来连续五年入围全球前200强的中国内地及港澳台地区高校有六所,见表1,分别是北京大学、香港大学、清华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随着港珠澳大桥的开通,在珠高校可结合国际顶尖水平的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及澳门大学等高校的研究力量,在珠港澳共建国际化的高教高地,通过科学力量创造财富、发展经济。另外,香港高教科研力量与国际科研力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珠海要借助香港这个平台,将这些国际化的创新人才、资源和技术连接到珠海,使珠海自然而然有能力与全球顶尖的学术和科研力量进行合作。

  表1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国)

  

序号

学校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1

北京大学

42

48

45

46

49

2

香港大学

44

43

43

35

34

3

清华大学

47

49

50

52

71

4

香港科技大学

59

51

57

65

62

5

香港中文大学

138

129

109

124

151

6

台湾大学

167

155

142

134

154

  (五)对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影响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明确提出:“支持港澳名牌高校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合作举办高等教育机构,放宽与境外机构合作办学权限,鼓励开展全方位、宽领域、多形式的智力引进和人才培养合作,优化人才培养结构。”

  笔者从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公布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名单了解到,广东省内地与港澳地区合作办学机构有两个,即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办学地址分别设在珠海和深圳。与港澳地区合作办学项目有五个,办学层次为硕士学位教育,办学地址均设在广东省深圳市。2005年北京师范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在珠海成立联合国际学院,成为国内首家由内地与香港合作创办的高等院校后,形成两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两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一批“2+2”“2+3”联合培养项目。可以预见的是,港珠澳大桥加快建设,更是为珠海对接香港、澳门的科教资源提供了有利契机。珠海高校要深化与澳门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的合作,设立高水平的理工科学院或研发机构,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开展合作办学,形成相互融通、各取所长的国际交流合作新格局,并扩大外籍优秀教师和高水平留学生比例,营造良好的国际化教学科研环境。

  (六)对高校服务创新驱动的影响

  “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基础研究机构多由高校组建。依托校本部的强大师资和科技实力,各高校通过重点实验室建设,为珠海提供综合性的科技创新平台。目前,珠海已从外地引进了吉林大学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珠海分实验室、吉林大学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珠海分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珠海研发中心、武汉大学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珠海研发中心、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珠海实验室等五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分支机构。“十三五”时期珠海将重点推进珠海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创新中心、珠海华南理工大学现代产业创新研究院、珠海南医大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等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支持中山大学、吉林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合作,在珠海共建高水平理工学院,支持暨南大学在珠海建设创新型研究院,引进科研平台和大型科学设施。

  高校是引领地方创新驱动发展的技术支撑和人才培养基地。实施珠海市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主要面向与“三高一特”产业发展、文化建设及应用型人才培养联系密切的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基地适度倾斜;实施“珠海特聘学者”计划,主要面向高等学校已在岗或新引进的优秀人才,尤其是对企业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及产品升级有明显促进作用的研发人才。2015年珠海市教育局评出了首轮30名特聘学者、20个市优势学科、16个重点实验室、4个重点研究基地和8个协同创新中心。第一轮首批8个市级协同创新中心已经开始运作,部分协同创新中心已经或者正在解决港珠澳大桥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的南海资源开发与保护协同创新中心帮助解决了港珠澳大桥泥沙堆积问题;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的珠海区域气候——环境——生态预测预警协同创新中心正在开发港珠澳大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预警系统,针对影响大桥通行的极端情况监测、预报。港珠澳大桥的开通,将推进高校与科研机构、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促进资源共享;加快创新理论与资源整合、重组,促进政产学研资的紧密结合,推动珠海加速建成珠三角西岸区域协同创新中心。

  、对大桥时代背景下珠港澳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的建议

  (一)深化高等教育合作

  港珠澳大桥即将建成,珠海将成为广东省唯一同时连接香港、澳门的城市,必将有利于珠海与香港、澳门高等教育深化合作、共同发展,建设打造珠港澳高等教育合作示范区。深化高等教育合作,一方面要提升珠港澳高教合作层次,通过共建实验室和研究中心,打造珠港澳产学研合作平台;另一方面要支持中外合作办学,扩大互招学生规模,推动高校学分互认,联合培养本科及以上高层次人才。通过三地高校合作申报项目、专业培训合作,推广学院合作、学生交流等方式,加强在相关专业学科和科技攻关方面的合作,为现代服务业、航空产业、绿色能源、生物技术等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二)开展职业教育合作

  大桥时代背景下珠港澳教育合作已经从交流、招生等初始阶段,逐渐发展到产学研、创新创业等深层次领域。珠海要充分发挥经济特区和毗邻港澳的优势,推进职业院校面向港澳台及部分发达国家的国际化职业教育合作与交流。充分利用澳门、香港高等教育资源,在具有区域特色的旅游管理、商业管理、物流管理、会展管理等专业加强合作办学,建立职业教育师资交流制度,鼓励港澳投资者在珠海建设职业教育培训基地,为港珠澳三地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高水平的技术人才。目前中山大学、吉林大学珠海学院、珠海艺术职业学院已成立了旅游学院或旅游管理系,港珠澳三地可以在落实《粤澳合作框架协议》的基础上,以市场交易为基本合作方式,以政府协作为补充,以地方利益为基础,整合三地旅游教育资源,塑造和发挥各地旅游的特色,促进珠海发展滨海城市休闲养生特色、香港发展都市旅游与商务旅游特色、澳门发展博彩旅游与文化旅游特色,打造起富有吸引力的港珠澳旅游“金三角[4]

  (三)加强技能培训合作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合作,建立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师资和职业培训师资交流合作制度。鼓励广东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与香港有关组织、企业和机构在珠海合作举办动漫、物流、酒店、工业设计、电子商务等职业培训项目;鼓励澳门教育培训机构与广东教育培训机构在珠海合作举办旅游、酒店、会展、创意设计等职业培训项目;建立职业技能实习实训基地,优化职业技能培训资源配置,提供贴近企业需求的专业课程和人才培养项目。支持香港、澳门国际教育机构与内地机构合作在珠海开展职业培训服务,全面系统地培养符合广东、香港和澳门三地产业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珠海市政府门户网站.珠海市教育局2016年度部门责任白皮书[EB/OL].http://www.zhuhai.gov.cn/xxgk/rdzt/2016bbs/201605/t20160530_11558679,html.

  [2]宋显晖,胡钰衎,曾子芸.从规模发展走向内涵发展[N].珠海特区报,2016-07-05,(004版).

  [3]林郁鸿,潘晓晨,崔森.珠港澳能否共建国际高教高地?[N].南方日报,2016-05-24,(ZC04版).

  [4]陈素璧,胡钰衎.大桥时代来临,港珠澳准备好了吗?[N].珠海特区报,2015-07-10,(005版).

作者:孙淳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