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珠海库 > 理论文章、理论著作

在继承本来与创新未来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21-06-25 09:53:05 来源: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

  从传统的“仁义礼智信”到孙文的“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从社会主义的“五爱”到“五讲四美”,从公民基本道德到社会主义荣辱观,从社会主义荣辱观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流的道德要成其为主流共识与内在规范,最为重要的不仅仅是意识与倡导,关键是如何依托于有效的践行。而历史地审视,“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深具优秀传统的意蕴,又要具有鲜明的时代背景,其现实的实践既要继承传统文化的本来,又要着力创新文化传统的未来。

  一、本来与未来的文化意蕴及其价值观的内在要求

  在人类代代相继的生存过程中,造就了各个时代绚丽多彩的文化。这些文化以今天的眼光视之也就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人们的精神家园,是人类文明的血脉渊源与根本,从而也就是人们价值观形成的来源。传统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遵循着文化的发展规律,总是由低向高发展着的,在发展着的过程中有文化的创新,更有文化的积淀、回归。在此,某一时代传统文化积淀与回归的部分就是文化传统。而历史时点上的文化传统的现实中的发扬与进步也就是文化及其价值观与时俱进之历史沿途前行的未来。

  文化传统未来演进展示着历史文化进程。文化传统就时点上看,是传统文化的一个样态,但历史地看文化传统本能地又是动态的。这种动态性的本质原因就在于,文化传统既然是传统文化的结果,其定有与现实相冲突或者不适应的内容需要实践中的优胜劣汰。而现实中表现出有生命力的成份需要实践中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实践在发展,文化传统更要在实践中实现自我的未来价值,求得内容的丰富与进步。

  传统文化的本来在与文化传统的未来的辩证统一中,不管是作为物质形态的,还是作为非物质形态的,是作为正面的,还是作为反面的,是积极的,还是作为消极的,都不仅与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密切相关,往往成为人们的生活信念、道德规范、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在历代教育的积极推动下,不断被总结、提升,并得以传承、发展,其优秀的要素不断引领着社会前行,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成为教化人们的环境,成为培育社会价值观的深厚土壤。

  传统文化成为教化人们的环境,传统文化也就渐进地培育着民族的内在精神及其价值观,民族精神及其价值观根植于传统文化,成就于文化传统的未来开辟。

  二、立足于传统文化的本来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纵观历史,各个朝代,各个时期,儒释道墨法易等各学派不断相互影响,共同发展,创造了世界无与伦比的中华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在历史性地培育民族精神的过程中,内在地包涵着极其丰富的精神,这些精神财富将永远是现实精神家园不可替代的珍宝,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与内化的基础

  (一)民本德治、“大同世界”社会理想的追求继承与弘扬造就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价值观的现实贯通

  首先,儒家作为封建社会的主导思想有着民本的政治理念。孔子就倡言“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论语•五子之歌》),孟子进一步从民的利益出发说明民本道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汉代贾谊更从政治和统治者的地位安危上来说明这个道理:“民无不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故国以民安危,君以民为威侮,吏以民为贵贱,此之谓民无不为本也……自古至于今,与民为仇者有迟有速而民必胜之。”(《贾太傅新书•大政上》)其次,德治思想。既然民为邦本,那么,就不能把被统治者放在自己的对立面,就要从仁德出发,在刚柔相济的统治中,强调德政的重要性。就要“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汉代以后,把这种德治归结为以德配天,而德政的主要形式是保民。再次,就是大同世界的社会理想。儒家欲取仁德之道,规约以礼,实现一种公平公正,共富共荣,互助互爱的大同理想社会:“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是谓大同。”(《礼记•礼运》)汉代何休进而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区分为“衰乱世”“升平世”与“太平世”,追求一种太平世界的理想。

  而这种民本德治,追求大同世界的理想与以人为本,追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和谐相互契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时时不忘这一基本的传统精神。

  (二)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精神与中庸和谐、“天人合一”的思想正可资自由、平等、公平、法治价值观的时代确立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的意思就是地势广阔厚重,是以承载万物,人也要以宽容的胸怀容人容物。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宽博的精神品格的写照。儒家经典《中庸》也言道:“天地之道,博也、厚也……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所以配地,高明所以配天,悠久无疆”。(《礼记•中庸》)“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礼记•中庸》)。

  中庸是儒家的基本思想。孔子说:“君子中庸也,君子而时中。”(《礼记•中庸》)孟子说:“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孟子•尽心上》)朱子也引用程颐之语日:“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意思是,在人与自然、社会的整体构成中处于适中和谐的状态。而中庸和谐的外在原则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道德经》中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也体现这种天地万物内在相通的原则。

  而社会只有宽容下的道德,道德情形下的宽容才能形成一种自由与平等的社会崇尚,社会也只有在过而不及的中持理性下才会有公平与法治。

  (三)天下为公、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自强不息、勤奋刻苦的品质,诚信为本、“仁者爱人”的思想,正集中体现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当代价值观

  中华民族素有天下为公,忧国忧民的情愫。周公的一饭三吐哺,岳飞的“精忠报国”,林则徐“苟利家国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就是其情其景的写照。究其根由,就是中华民族有着“化成天下”,心系祖国的忧国忧民思想,就象宋朝范仲淹所说“居庙堂之高而忧其民,处江湖之远而忧其君”(《岳阳楼记》),时时刻刻无不为君国而操心。

  中华文明5000多年,延绵不绝的战乱、暴政、外族入侵和水旱灾疫都未能阻止它的持续发展和进步,缘由就在于“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周易》),中华民族有着一种内在的天道般坚韧不拨,永远进取的精神。

  勤奋刻苦是中华民族在求生存与求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勤俭刻苦、强本节用、艰苦奋斗、坚韧不拨的创业精神,也是自强不息精神最为突出的表现。

  儒家有着诚信的一贯思想,认为诚是天道,人道至上的境界:“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孟子・离娄上》),“天诚者,君子之守也”(《荀子•不苟》),宋代的周敦颐也说:“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通书》)而“仁者爱人”,“泛爱众而仁”的“仁”是儒家的道德基础,是一切道德的内在动力,“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无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孟子•尽心》)

  虽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敬业、诚信与友善具有时代的新背景与新内容,但都是传统文化本来的基本精神的时代体现,实践社会主义个人层面的价值观更直接地要展现传统文化中相关的基本精神。

  三、在文化传统的未来创新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化的核心是思想道德,思想道德的核心是价值观,而文化的本质是人化与化人的辩证统一过程,价值观的形成依靠文化传统的历史性未来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必由之路就是通过文化传统的不断创新来造就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流的良好文化环境,通过文化环境的优化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依托于优良文化环境的化育

  “改变一般的人的本性……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教育目的就在于“完成健全精神与健全身体”,“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本质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路径应是优良文化环境的形成。文化作为环境,是“环境的人为部分”,环境就是人们接触到的一切事物,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也是经过人化了的环境。文化环境具有化成人之为人的功能,它模塑人的行为方式,更培育人的内在理性。

  对人自身来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们心身之中最好的部分,我们活动中最高的形式,都从社会而来。”人们历史地成为“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群体,其教育所依托的必然是共同的社会文化环境。

  (二)优良文化环境的形成要求文化传统以先进文化为取向展开系统的创新

  文化作为环境总是多样化的并存。但是“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力量,同时也是在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力量的资料”,现时代的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具有特定的内涵,在实践的文化途中,必须确保先进文化的主导地位。优良文化环境的形成必然要求文化传统的未来创新必须以先进文化为取向。

  1.在“古今中外”辩证统一中实践文化传统的未来创新。“古”就是多样传统文化的本来。一者,在中国讲求“忠孝仁义礼知信勇廉”伦理道德传统中,许多优秀内容正是时下正确价值观所要创新承接的,但是,传统文化是以三纲五常为核心价值的文化,其基本的价值取向是以君国、身家利益为上,以家庭为中心的伦理文化,贫困于当今公民社会所要求的公共精神。再者,传统泛政治化的教育文化导致道德虚无和道德虚伪,造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应是体现公民社会的特征,以人民、国家、集体、他人为先的文化。历史遗存的多元文化传统必须立足现实,进行批判创新。“今”就是当今的建设现实。这种现实是一种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生存方式、多种精神景况的现实,虽然我们强调着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但也同时强调着百花齐放与百家争鸣,文化现实内容只能是也应该是多样化之中互利互长。“中”就是以民族文化繁荣为目的。中华民族本身是多民族的统一体,这种统一体的民族文化之所以会造就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就在于内在多样化的包容、吸纳与和谐。“外”就是吸取世界文明的积极成果,中华民族虽然占世界之五分之一强,但中华民族要发展就离不开世界之五分之四的文明成果。

  2.在文化形式的时代变革中实践文化创新。文化内容的发展通过文化形式来实现、来展示,而文化形式作为文化的载体与表征,无不受内容的规约与决定。随着社会发展,生产效率的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文化生活更显得多样性、多层性。对此,文化生活的满足及其相应的供给越来越走向多样化。在当今以信息高科技为主要表征的现代社会,文化必须以工业化、信息化为依托,以普世化的影视、音响、网络以及铺天盖地的出版物等为媒体,在芸芸众生中进行工业化地生产、传送,必须在国际交流竞争中彰显民族文化并走向世界,以造就一种繁荣的文化环境,以满足大众化的多样文化消费需求,并就此发挥文化教育功用,使人们在潜移默化地得以主流价值观的培育。

  其实就意识形态的自觉来说,“现代社会,宣传舆论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能不能做好宣传舆论工作关系人心向背,关系事业兴衰,关系党的执政地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实践这种文化供给形式的多样化创新,也就务必大力发展与繁荣文化产业。只有以主流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产业在国际、国内环境中处于优势的地位,才能造就实践时代价值观的优良人文环境。

  3.在社会构建中实践文化创新。社会是政治、经济、文化等的综合体。其中,经济建设的成就是物质文明,制度建设的成就是政治文明,精神文化建设的成就是精神文明。文化就大系统来说是政治、经济、精神等活动的一切成果的总和。在社会系统构建中,文化必须在坚持先进文化为主导的情况下,以各种形式溶入社会的系统建设之中才能造就一种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才能成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概而言之,文化在传统与现代的辩证统一中发展,价值观在继承传统文化的本来与文化传统的未来创新中不断前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有本来的基本精神的继承与弘扬,也要有文化传统的系统性的多样创新及其优良文化环境的化育,而且,这种不忘本来,开辟未来的文化自信与自觉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是一个历史的进行时,是文化的历史辩证法。


作者:周松峰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