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珠海库 > 理论文章、理论著作

跑步城市化”背景下的城市发展问题分析

2021-06-25 09:50:57 来源: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

  城市化水平是一个国家进步状态的标志。我国城市化正处于快速发展进程中,但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影响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分析研究这些问题,对于稳步推进城市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过分看重城市而忽视农村

  城市的充分发展是以农业劳动生产力提高为前提的,在农业充分发展的前提下,农业人口从第一产业中析出从事非农产业,从而促进城市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增加能够拉动各方面的消费,所以很多人认为经济的发展需要城市的优先发展,进而认为城市化就是人为制造城市优先发展或者促进农村转化为城市的过程。虽然这种看法有一定的道理,但其中也存在一定程度的错误成分。城市不能过度优先发展。从城市的发展历史看,城市有“城”和“市”两个层面的含义,“城”是作为军事防御功能而产生的,而“市”则是因为集市贸易而产生的。只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人们不再明确区分“城”和“市”,将二者放在一起谈,特指以非农产业为主要生活方式的居民聚集区。从外观层面看,城市与乡村具有明显差别。“城”既然是军事防御的产物,就是依托政府财力为履行公共安全需要而建立的,属于公共产品,所以“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带有计划的特点。与“城”不同,“市”是适应商品交易需要而产生的进行商品交易的场所,“市”就是“集市”的意思,“市”的产生是与贸易相联系的。城市产生之后,广大农村地区成为了城市的腹地,城市与腹地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城市对腹地经济的发展会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会对周围区域产生辐射作用,拉动腹地经济的发展。城市最初都产生在经济发达、交通条件良好的区位上,最初是按照经济法则布局的,现在为了进一步加强城市的功能会在某些区域人为地规划一些城市,这样就能够使得更大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均质化。在城市化进程中,人们有些时候过分夸大城市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这会造成城市对周围经济的过分吸收,不但没有实现以城市带动农村发展,而且事与愿违,城乡发展就会出现冲突。“环城市群贫困带”现象就是城乡经济不均衡发展或者城市与农村的关系没有理顺的典型例证。

  二、城市化进程中有负面因素

  人们工作中会进行边际收益对比,受利益驱动人们会将劳动力转移到边际收益更高的项目上去,从农业产业向非农产业转移,自然就成为很多人的行为选择。根据李嘉图的“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只要生产要素在农村和城市之间存在价格差异,就会从一个地方流向另外一个地方。在城市优于农村的情况下,农村劳动力就会涌向城市,人们对城市的需求变得缺乏弹性。农村人口到城市谋职不但面临职业转变、身份转变而且还要面临思维方式和接触人群的改变。在边际收益远远大于边际成本的情况下,人们在城市中付出相同的劳动会得到更多的纯收益。“农民工”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一个具有时代特点的名词。城市较农村而言具有更多的择业机会和更高的收入水平,但是也会面临更加严峻的就业风险考验。农民工在面临择业瓶颈和更多的就业压力时会产生沉重的心理负担,待人接物的方式会产生变化,以致在考虑任何问题时都会用投入产出的思维方式。在利益面前,人们原本具有的那份纯真和善良也可能逐渐弱化,传统的美好的东西难免会被一些世俗的东西所取代。人们的生存空间在变化,思维方式也在变化,变化了的思维方式会在代际之间传承。城市化改变的不仅是经济发展状态还有文化的内涵与发展趋势。在转轨经济中,人们将思考的重点更多地放在利益层面,并且将城市想象成赚钱的天堂,实际上农村并不是一切都不好,城市也不是一切都好,用城市中的那些不好的东西替代农村中那些好的东西后,纯情的乡土民风也逐渐被利益侵蚀。城市化不仅让地域景观发生了变化,而且使人们的思维方式也有了差别,在总趋势向好的方面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三、城市发展过多施加行政命令

  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历史看,最早的城市完全是在自发状态下依托优势资源发展起来的。随着社会进步,人们开始理性地看待城市化问题,开始对城市进行科学规划。人们不仅关注单个城市的发展,还非常关注城市群(团)的构建。地缘接近的几个城市以某个核心城市为依托发展为城市群,如京津唐城市群、沪宁杭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原城市群、西南城市群等。这些城市在历史形成过程中是按照某些经济联系发展起来的,不仅在空间上邻近,而且在经济上互补。紧密联系的这些城市在发展中通过整合和借力,能够凸显更多的优势。城市群所在的区域沿着城市集群的方向发展,通过行政的方式为这些城市打造产业链、进行产业规划,城市群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但是这种在政府强力支持下发展起来的城市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很难对腹地产生较大的经济辐射作用。行政命令方式下发展起来的城市群,与腹地之间的经济发展状态往往会形成较大的反差。“环城市贫困带”和“环城市群贫困带”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城市(群)与腹地之间发展状态的反差,会使资源定向性地高度聚集到城市群,农村析出的劳动力也过度拥挤到城市群内,城市化的含义就演变成为了产业集中、行政职能集中和人口集中的代名词。过多的人口涌向城市造成交通障碍,城市居民的生存成本提高。城市发展过多地掺杂了行政命令后,城市虽然是超前发展了,但是城市病也随之产生了。“命令型”的城市化,在考虑不周的时候,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城市畸形发展。行政命令影响下的城市发展,也会造成区域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均衡。所以,城市化中的行政命令可以用,但需要慎用。城市化需要稳妥推进,“跑步走”的最终结果是栽跟头。

  四、新型城乡关系还未形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在迅速发生变化,农村的面貌与以前有了很大不同,但是农村的经济基础较弱。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的经济是城乡分隔的二元经济,虽然农村的经济状况在改变,但以城市为龙头的经济体制改革使得高速发展的城市经济又一次将农村甩在了后边。城乡的经济发展虽然都在提速,但城市的发展速度更快些。城市化的初衷虽然要磨合城乡经济,但双轨并行的城乡二元经济模式终究不能使二者走上同一轨道,如果两条轨道偏离得很远,就会使农村相对城市显得越发落后。城市化的目标不仅是城市的快速发展,还要带动农村同步发展。实际上城市化过程存在渗透问题,非城市地域也能够感受到城市文明影响的过程。人们对城市化的一般理解是地域景观的变化,认为只有城市景观区域的居民才能享受城市文明。这种状况可以发生在城市化的初级阶段。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当城市化率达到65%或者更高水平的时候,城市地域的城市文明可以通过文化、经济、消费等多种方式渗透到非城市地域。这时的非城市地域虽然其景观还未发生质的变化,但该区域已经能够享受城市文明;这时的城市化已经实现了事实上的城市化,出现城村同貌状态;这时的城乡关系就是理论上所阐述的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乡关系。城市化影响地域范围要远远超过城市物理空间意义上的地域范围,生活在农村地域的居民也能够充分享受到城市文明为其带来的生活方式的转变。城市化重在内容变化,在城市文明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即使景观上没有变化也能产生城市化。这种意义上的城市化也许是更加广泛意义上的城市化。目前的城市化只能够做到城市区域享受到城市文明。城市化的内涵需要进一步拓宽,城市化应该尽快让城乡走向融合,在更高的平台上创建新型城乡关系。

  五、将高楼视为城市的唯一标志

  城市与乡村的最重要区别就是高楼大厦以及水泥路面,城市中商铺林立,餐馆众多,还有很多漂亮的公园。城市是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消费集中,消费量大,交易量大,就业机会多。很多地方官员为了追逐城市化水平的提高,采用各种方式快速改变地域的建筑景观外貌。城市建设当然少不了公园、高楼、商店,但是将城市单纯界定在这些有形的东西上,城市就显得过于单薄了。城市的内涵不仅要包括这些有形的建筑、商场等,还应该包括文化这些无形的东西。“无形的城市”是“有形的城市”的灵魂。专家学者在论及城市的时候,都非常强调城市的文化内涵,认为城市有了文化之后才会有品位。城市化进程中很多城市越来越注重文化建设了,人们开始意识到城市文化才是城市的名片。就城市化的本质含义而言,城市化不仅仅是高楼大厦,城市化虽然首先表现为外观上的变化,即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但如果将城市化仅仅停留在这个阶段就将城市化的概念庸俗化了。只有将对城市化的认识提升到文化高度,从地域文化以及居民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方面认识城市化,才能够对城市化问题有深入理解,在这样的理念下建设城市,才能够让城市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紧密融合在一起。城市景观改变与内涵改变一定要统一起来,才能够让城市不仅在表面上威武高大,而且也有丰富的内在涵养。“高楼大厦”只是物理层面的城市,城市居民在城市中生存,不仅要有物理的城市做支撑,而且要能够充分感受到浓厚的人文情怀。所以高楼是城市的典型特点但并不能代表城市,城市文明本身在于人的变化,有什么样的人,就会有什么样的城市。城市的发展应该以服务经济和服务居民为主题,单纯追求城市发展的城市化就会偏离城市发展本应遵循的原则。

  六、城市发展忽视了居民的城市化

  城市化的完整内涵不仅应该包含城市景观的变化,也应该包括居民素质的变化。只有居民被城市化了,城市才能够按照预期的目标发展。城市化的关键在于居民的变化,包括的内涵是多方面的,例如居民素质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思维方式的改变等。对于农村而言,单纯改变农村的景观不能算是城市(镇)化,对于城市而言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不注重从内到外改变居民形象的城市化,就从根本上偏离了城市化的内涵。城市的生活规则与农村的生活规则有很大差别,但是很多到城市中生活的村民还保持着农村的生活习惯:过马路不看红绿灯,随处乱扔垃圾,见到熟人大喊大叫,等等。随着城乡逐渐走向融合,更多的农村人到城市中工作,并且到城市定居。如果不遵循城市的生活秩序,城市就会在很大意义上被农村化。城市化的硬件发展速度快与城市的软件发展速度慢之间的巨大反差,就会让城市与城市文明之间出现不对称。将村民转变为市民在表面上看是将其陈旧的居所拆除,换之以宽敞明亮的高层建筑,居民由原来的单家独户的居住模式转化为在居民楼内共同生活。居民面前呈现的不再是田园景观,代之以水泥路和商业聚集区。按照城市化的本意,在城市文明得到改善的同时居民素质也要相应提高,在居民的整体素质没有太大改变的时候居民的生活习惯并不会有较大改变,进而城市文明程度也不会有大改观。城市化在更大意义上应该是城市文明的进步,城市应该变得更加文明、更加进步,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推动城乡经济和文化同步发展。在城市化水平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人们才会将居民的城市化提到议事日程中。居民不理解城市化的含义,不能充分融入和享受城市化过程所带来的城市文明,没有充分参与到城市化进程当中来,城市化的效率就降低了。

  七、城市化忽略了农民市民化

  城市化进程中不但地域景观要实现均质化,而且居民身份也要均质化。城市化进程单纯地将农民的户口改变为城镇户口或者将农民的居所改变为市民的居所,而农民没有完成从农民到市民身份的变化时,农民就没有进行城市化。居民由农民身份转变为市民身份,应该得到城市居民的同等待遇。居民的城市化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居民身份的变化。“城乡的小孩是在两个完全不同的文明中成长起来的”。在计划经济时期这句话可能包含的内容更加宽泛,即除了精神文明外还有物质文明。在目前经济水平下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许不是物质文明问题,城乡文明的不对称,主要是精神文明层次上的。由于处在不同的环境中,城乡的小孩从一出生就开始接受不同的文明,这对他们日后的发展产生的影响非常深远。虽然城乡的小孩处在两个不同的物质环境中,但传授其知识的教科书却都是从城市文明的角度来编写的,所以城乡的小孩从一进学校开始接受的都是城市文明的教育,但他们生活在农村中,课本上所讲的与其所身体力行的完全是两回事,他们对城市文明是陌生的。多年的这种教育模式使他们感觉到城市的生活方式优于农村,并且这种生活方式是他们所向往的。中学毕业后这个群体中的一部分通过走入大学校园的途径进入了城市,而没有进入大学校园的那部分由于其接受的教育与农村的生活方式是相悖的,他们觉得不能在农村找到自己的定位,于是不管成本多高,也要将自己融入城市文明,这部分人成为了农村城市化进程的主要推动力。城乡文明的不对称使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源源不断地进入城市,在人口迁移中为城市的发展补足了劳动力资源。世代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农业人口在从农业转化为非农产业后,并不具有与既有的城市人口的就业竞争力。只有居民(农民)市民化了,城市化才能得到整体推进。

  八、文娱设施没有与城市同步发展

  城市发展需要在软件和硬件两方面同步发展。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这是构成城市文化的重要方面,城市居民不但要享受这种文化而且是这种文化的建设者。城市的文明程度需要通过每个城市居民的个体行为展示出来。城市化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看当地百姓的生活娱乐方式。娱乐条件的发展状态能够反映城市的进步状态。城市娱乐设施是由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娱乐设施的丰富程度以及质量水平,能够折射出城市管理者对城市的发展预期。在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人们看到的往往是城市的规模在扩大,城市的楼越来越高,人口越来越多,城市变得越来越拥挤。人们越来越发现城市缺少了人文情怀。城市化水平标志着文明进步状态,城市对区域经济和文化发展具有较大的拉动作用。人们不但在创造生活,也在享受生活。在打造城市名片的过程中,城市的文娱状态扮演着重要角色。娱乐方式进而居民生活方式的根本变化使居民的角色产生了转变。居民娱乐内容的健康程度以及娱乐的内容可以充分体现居民所从事职业的特点以及其对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期盼,如果城市居民没有足够的心情和充分的时间参与文化娱乐,说明居民只是实现了形式上的城市化,而没有从根本上实现城市化。城市公园的漂亮程度、街道的整洁程度、人们从事的文化娱乐项目、图书馆、博物馆等都能够展示城市的品味。人们在忙碌之余需要消遣、需要充电,人们生活在不同的文化氛围中就会受到不同的感染。人的城市化与城市发展得以同步进行,城市的内涵与外延也得到了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建平,李云新.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乡冲突及其成因探析[J].理论月刊.2011,(12)5-9.

  [2]孟祥林.核心城市与腹地间的关系:以京沪为例的经济学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8,⑵14-1&

  [3]洪亘伟刘志强.快速城市化地区城市导向下的农村空间变革[J].城市规划.2010,⑵42-46.

  [4]孟祥林.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小城镇发展选择[J],城市.2006,⑷20-22.

  [5]洪大用,张斐男.快速城市化与城市社会风险的应对[J].学习与探索.2013,⑵28-31.


作者:孟祥林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