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珂,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计算机学院教师。去年12月,邵珂因登上央视《新闻联播》而在珠海科技界走红。最近,邵珂带领学生们推进的一个有关中华白海豚的国家级项目,即将迎来中期检查,他期待通过多方合作,为保护中华白海豚贡献一份力量。
登上央视意外走红
今年是邵珂在北理工珠海学院任教的第13个年头。他是北理珠的第一届学生,2004年以优秀毕业生的身份走出校门,又回到母校成为计算机学院的一名教师。去年年底,邵珂在参加广东省博士和博士后促进委员会组织的活动时,作为科技工作者代表,发表了关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见解,随后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再次发出了自主创新的号令,坚定了我们每个科学工作者创新的决心,让我们更有信心攀登科技高峰,创造科学奇迹。”邵珂表示。
节目播出后,邵珂一夜走红,一时间亲朋好友、同事学生们纷纷祝贺,他也因此成为北理珠的“明星”教师。谈起这次经历,邵珂说这件事“纯属意外,没想到会引起这么多关注”。邵珂说,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比起一时的名气,沉下心来踏踏实实搞科研更重要。
为中华白海豚打造身份ID
走进实验室,各种各样的计算机设备整齐陈列,本周,邵珂带领学生们推进的国家级创新训练项目《基于深度学习的中华白海豚图像目标检测与识别》即将迎来中期检查。
中华白海豚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素有“水上大熊猫”之称,时常在珠海周边海域出没。2020年初,邵珂在一次活动中了解到中华白海豚的保护现状,萌生了利用新技术、新手段推动白海豚保护的想法。2020年9月,他带领学生成功申报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项目通过采集白海豚图像信息,为中华白海豚打造身份ID识别系统,从而记录白海豚个体生长过程和种群迁徙情况。
“展望项目前景,我们希望能将身份识别系统搭载在硬件设备上,为野外考察、白海豚救助提供便利,为中华白海豚的保护出一份力。”邵珂说。
与此同时,邵珂正着手进行博士论文撰写,其研究的方向是智慧医疗,这一研究可帮助解决该领域中出现的数据不平衡问题。
引导学生培养创新思维
邵珂所在的计算机学院以“新工科”为特色,着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计算机技术和软件应用型人才。教学过程中,他本人也有意识地引领学生培养创新思维,鼓励大家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不同于大众观念里对“IT男”严肃的刻板印象,生活中的邵珂待人亲切,同时他又保留了“IT男”的特质——做起事来一丝不苟,对待学生认真负责,因此深受同学们喜爱。
当前,信息技术行业发展迅猛,无人驾驶、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成果不断涌现。在邵珂看来,当前珠海的创新氛围越来越浓,创新环境越来越完善,涌现出一批具有高成长性的科技企业。
“我相信,未来这座城市将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创业机遇,更完善的扶持政策。”邵珂常常鼓励学生:“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要将基础知识学扎实,努力提高自身学习能力,抓住时代发展机遇。“他希望学生们具备勇于尝试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将来能够在自己向往的领域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