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历史告知世人什么呢?又是什么成就了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始终坚守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坚守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加美好的日子,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线,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主题和主线。
一、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团结带领人民完成救国大业,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至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成立时的初心是什么?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写得明白: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共产党宣言》影响中国共产党人。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没有别的目的,就一条:为了人民。建党一百年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而生。方志敏、彭湃、夏明翰等革命先辈,用自己的热血与生命,践行着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正如1941年11月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中说的那样:“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这一点,同样体现在《中国共产党章程》中。 党的“七大”,首次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优良作风写进党章总纲和党员应尽的义务中,并把“为人民服务”提到了“党的唯一宗旨”的高度。
根据2011年民政部的统计,自革命战争年代以来,先后约有2000万名烈士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据介绍,这些先烈大多数没有留下姓名。目前,有姓名可考、已列入各级政府编纂的烈士英名录中的仅有180万人左右,他们大多数是共产党员,大多数离世时风华正茂。但他们面对死亡时,都做到了视死如归。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中国人民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统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二、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团结带领人民完成兴国大业,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从1949年10月至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和平建设时期,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甘于奉献,为人民群众过上更美好的生活艰苦奋斗。
1952年的中国什么样?家底极其薄弱:抗战前旧中国现代工业约占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的10%,农业和手工业约占90%。从数据来看:在国民收入的构成上,个体经济占到71.8%,国有经济只有19.1%。这样孱弱的基础、这样的经济结构,在当时看来,远远称不上“社会主义”。1954年6月,毛泽东同志曾这样提出过问题:“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变革势在必行。1953年,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提出,要在10年到15年或者更多一些时间内,基本上完成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经过三大改造,中国经济成分发生了质的变化。在国民经济中,全民所有制和群众集体所有制这两种形式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已居于绝对统治地位。
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确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开始大规模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的成就。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我们很快有了中国历史上的无数个第一:生产出第一架飞机、第一辆汽车、第一台拖拉机,自行研制第一颗原子弹、氢弹先后爆炸成功,自行研制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自行设计建造第一座大桥——南京长江大桥,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等。经过20多年的奋斗,初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伟大创造,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意愿,符合中国的实际,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这场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三、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团结带领人民推动经济发展,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1978年,是值得所有中国人深刻铭记的年份。当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
改革的春风,吹遍中国大地,吹进了每一个中国人心里。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国有企业实力倍增,民营企业家陆续涌现,人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越来越强。201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按不变价计算比1978年增长33.5倍,年均增长9.5%,平均每8年翻一番,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9%左右的年均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
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四、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团结带领人民推进并将在本世纪中叶实现强国大业,中国人民迎来中华民族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举旗定向,谋篇布局,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坚定不移全面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的凝聚力、战斗力、领导力、号召力大大增强。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我国发展不断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方向前进。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0%左右。取得载人航天、探月工程、量子通信、超级计算、海底深潜、大飞机制造、航空母舰等一大批标志性成果。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改革呈现出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崭新局面。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确立。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坚定不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党运用法律手段领导和治理国家的能力显著提高。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法治建设取得新进展。坚定不移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得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坚定不移坚持在发展的基础上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年来累计脱贫近1亿人,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城镇新增就业连续多年年均超过千万人。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居民平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7.3岁。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要步伐。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进行了战略谋划。党的十九大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分为两个阶段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2035年远景目标进行了擘画。根据党的十九大的展望,到本世纪中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新时代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上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
在新征程上,要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不动摇,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让老百姓过上更加美好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