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双脚丈量怒江的土地,用医心帮扶怒江的人民”,这正是珠海市慢性病防治中心对口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结核病防控帮扶团队(以下简称市慢病中心帮扶团队)工作的日常写照。为了减少怒江州因结核病导致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市慢病中心帮扶团队自2017年成立以来,先后组织14批次专家前往怒江州开展结核病防控帮扶工作,派遣相关工作人员累计41人次,覆盖怒江全州4个市县,29个乡镇、30多家医疗卫生机构,形成相关督导、调研报告10余份。2020年6月,市慢病中心帮扶团队获评第二届全国“最美防痨人”称号。
医者仁心 江海携手抗击结核
2020年9月12日,市慢病中心帮扶团队深入怒江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金顶镇箐门村,去探访一位已停药2周的结核病患者。沿着崎岖山路来到患者家后,映入眼前的是两层年久失修的小楼。一位80多岁的老人蹲在门口,旁边门槛上坐着一位喃喃自语的妇女。看到大家到来后,帮扶团队此行要拜访的患者肖大哥却“嘭”的一声关上了房门。
这栋房子里住了三口人,43岁的肖大哥是家里唯一的劳动力,他是一位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具传染性)。此前蹲在门口的老人是他的父亲,今年已经80多岁。喃喃自语的妇女是他大姐,患有严重精神障碍疾病。这个家里,已经有2位成员先后被结核病夺去了生命。
老人告诉帮扶队员,儿子并不是一开始就拒绝吃药的,因为服药后出现了胃肠不适、全身无力等副作用,无法劳动,被迫自行停药。村医已沟通了好几次,肖大哥担心治疗期间家中无人照顾,所以一直拒绝治疗。
翻阅完病程记录,了解患者情况后,市慢病中心帮扶团队成员、结核科主任郭红革对肖大哥现有治疗方案进行了调整:停用复合制剂药物,改用散装抗结核药物,并免费提供保护胃黏膜药物,同时让患者改变服药方式,从顿服改为间隔服药;并要求村医加强访视。此外,为了更好地帮助肖大哥早日恢复健康,市慢病中心帮扶团队领队、中心副主任徐郁和兰坪县疾控中心副主任张灿杰立马商议,既要治愈疾病,也要保障生活。帮扶团队紧急联系箐门村委进行协调,在治疗期间由村委安排保障肖大哥一家生产生活,绝不允许肖大哥一家“因病返贫”。
这是市慢病中心帮扶团队在怒江开展结核病防控工作的日常一幕,队员们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赢得了老百姓的信任,诠释了珠海特区人应有的担当。
肺结核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当地的群众因缺乏相关防病治病知识,一直未能做好自我防护,发病时没有及时接受正规的治疗,导致结核病在人群中扩散。结核病是怒江州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原因之一。按照全国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会议、广东与云南扶贫协作工作联席会议的部署,根据珠海市委、市政府对怒江州结核病人开展公共卫生帮扶的要求,市慢性病防治中心从2016年12月起开始实施为期三年的珠海——怒江结核病防治帮扶项目。
为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针对怒江结核病防治现状,市慢性病防治中心在珠海市卫生健康局的大力支持下,提出了“江海合作,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规范务实,宣训结合”的工作方针,制定了《珠海-怒江结核病防治体系建设方案》。方案分成摸底调研、规范提质和巩固评估三个阶段实施,通过加强沟通协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派出帮扶团队加强培训带教提高技术能力、加强社会动员撬动帮扶资金、加强督导考核提高工作质量、加强宣传覆盖提高人群意识等措施切实展开帮扶工作。
市慢病中心帮扶团队自2017年成立以来,先后组织14批次专家前往怒江州开展结核病帮扶工作,派遣相关工作人员累计41人次,覆盖全州4个市县,29个乡镇、30多家医疗卫生机构,形成相关督导、调研报告10余份,并协助珠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完成了怒江州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对部分患者及症状筛查资料胸片进行逐一甄别、会诊。
3年多来,他们的足迹遍布全州各地。帮扶团队的领队,珠海市慢性病防治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徐郁,自2017年以来在怒江累计工作时间达250余天。“只有脚踏实地,才能走近梦想”徐郁说。
市慢病中心帮扶团队积极将调研结果向珠海和怒江的各级领导汇报,引起广泛重视;同时结合珠海经验,帮助怒江州出台《“十三五”怒江州结核病防治规划》;并会同云南省、珠海市疾控中心等多方面专家协助怒江州完成对全州人群结核病筛查工作,共计开展免费结核病筛查30多万人次,占应筛查总人数的84.08%,免费拍摄胸片检查35000多人。此外,还积极协助怒江州制定结核病患者补助项目实施方案,对珠海对口帮扶怒江项目资金进行规划,为全州登记的贫困普通肺结核患者和耐药肺结核患者提供相应的治疗、交通、营养补助,进一步提升患者保障能力。
珠海对口怒江州结核病防治专项帮扶工作开展以来,珠海市慢性病防治中心强化责任担当,综合施策,稳步推进对口怒江的扶贫工作,确保基本医疗保障政策落实到位,并给予患者补助等政策支持,有效提高了当地贫困人口健康保障水平,让贫困群众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江海”结控人一起见证了怒江州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分步实施、稳步推进全覆盖,实现结核病防治工作由卫生健康部门主导向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重大转变,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培养带教 结核病防治“造血”帮扶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需依靠人才力量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培育本土力量,助力怒江结核病防治可持续发展是帮扶团队工作的重中之重。市慢病中心帮扶团队竭尽所能、倾尽所有,全力打造一支留得住、用得上、技能过硬的本土结核病防治人才队伍,为怒江结核病防治工作培养强大的主力军。”徐郁告诉记者,市慢病中心帮扶团队先后前往怒江州开展了11期结核病防治专项技术培训,编撰了近27万字的培训资料,培训了1623名来自全州各级医疗机构的业务人员,并在4市县开展专业现场带教。
在贡山县人民医院,来自珠海市慢性病防治中心检验科的主管技师周俭中在医院角落里发现了一台落满灰尘的基因扩增仪。当地医生告诉他,仪器设备已经在科室放了一年多,但是没有人会用,只能闲置。作为一名从事检验工作10多年的老资质检验师,周俭中看着落灰的仪器就像看着一个没人管的孩子,心疼得慌。周俭中从基础教起,先后将实验原理、开机、设置参数、标本前处理、DNA提取、加样、扩增、结果判读等知识一一倾囊相授。他还自创了“我做你看”“你做我看”“寻找差距”“实操再练”带教四部曲,通过这4个步骤,让学员逐渐提高检验水平,最终带出了一支本土检验学科队伍。
3年多来,市慢病中心帮扶团队队员一次次化身为带教老师,在将最前沿的结核病防治知识和宝贵的技能经验传授给怒江州、县、村各级医务人员的同时,也向他们传递对医学的追求,对职业的责任,对生命的敬畏,一步步将他们培养成一支“带不走的结防工作队”。这支队伍将成为脱贫攻坚的中坚力量,是点燃怒江州结核病防治工作新希望的火种。
据悉,针对公共卫生、临床、影像、检验、药剂、护理等不同专业,珠海市慢性病防治中心安排相应专家对当地的骨干业务人员进行专项带教指导,共完成325人次的带教培训。为克服帮扶期间带教时间不足的问题,中心还要求各专业建立微信群,以便在实际工作中及时线上答疑,在每次的现场帮扶中持续安排专家组为当地进行病例复核、疑难病例会诊。此外,该中心专家组还现场指导各县、州人民医院成立涂阴结核定诊小组开展结核菌素辅助检测项目,为解决耐药病人治疗异地就诊问题,建立州级耐药治疗点填补技术短板,提高了当地对疑难病人诊断的准确性。
为营造全民抗痨的氛围,市慢病中心帮扶团队连续三年开展“珠海-怒江3·24结防宣传日”系列联合活动,活动累计现场受众4000余人,网上考学3000余人次,制作发放多批宣传资料;同时与怒江州疾控中心合作注册“江海情”怒江州结核病防治志愿者团队,并在怒江帮扶期间展开招募工作,发展了300多名结核病防治义务宣传员;与怒江州合作拍摄的《父母健康,就是子女最大的福报》结核病防治宣传视频,在网络上取得了良好的反响,获得了全国卫生健康微电影节活动优秀奖以及广东省科普作品大赛三等奖。此外,还进一步通过电子屏幕播放、知识问答、科普作品征集多种方式的防治知识宣传,使宣传覆盖面不断扩大,人群防控意识提升明显。
“疫”无反顾 践行脱贫初心使命 2020年,为全力抗击疫情,怒江举全州之力,从州、市县、乡各级抽调人员开展疫情防控,由于多数结防工作人员被抽调,导致怒江州一度出现结核病防治人员短缺等问题。
直至9月,境外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依然严峻,我国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已有2000多例,怒江州地处中缅的接合部,有长达449.5千米的国界线,边境防控压力巨大。 得知情况后,徐郁说:“结核病防控绝不能给怒江‘脱贫攻坚战’拖后腿,马上订机票,我们要去‘支援’!”言毕,在做了简单的工作交接后,即刻率队匆匆赶往怒江州,同行的对口帮扶团队中还有刚刚领了结婚证才一天的医生罗涛。
疫情防控之下,珠海飞往怒江的行程,足足花了比以往多一倍的时间。对口帮扶团队队员们没有抱怨,赶到怒江后,立即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当中,就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如何协同稳步推进怒江州结核病防治工作与当地卫生部门进行研讨,并马不停蹄地到各市县开展现场督导工作。
在与怒江州疾控中心主任石晶明讨论工作时,徐郁说:“再困难我们也必须要过来一趟,现在国内疫情渐趋好转,新冠肺炎和结核病都是呼吸道传染病,二者有许多共同之处,我们要把应对新冠肺炎的经验带入到结核病防控工作中,将结核病防控做到常态化、规范化,才能保证工作目标如期达成”。
同时,市慢病中心帮扶团队还协助当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协助当地完成应急演练。
扶贫故事 面朝珠海 牵手怒江
一场脱贫攻坚战,山海牵手情深意切。
在怒江、珠海之间,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放弃在家的舒适生活,默默地下沉、投身贫困一线,用青春和热血书写着“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的铮铮誓言。
他们跨越千里,把怒江当作第二故乡,真情奉献,开展医疗卫生、劳动力转移就业和教育帮扶等工作,以东部之优补西部之短,以先发优势促后发效应,助力脱贫攻坚,谱写了一曲曲感人的扶贫之歌。 珠海市慢性病防治中心主任医师徐郁就是其中一个。
2017年4月,45岁的徐郁第一次到怒江州。那天,他要和同事们一起去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兔峨乡海拔最高的村民小组看一个疾病患者,他们一大早从兰坪县城出发,由于山路崎岖,又是盘山公路,大家被晃得晕晕乎乎。车子开了半小时后前方就没路了,只好徒步前进,一行人艰难走了一个半小时才见到了病人。
患者一家三口,全是男的,病人的老父亲80多岁,早就不能干活了。病人还有一个弟弟比他小几岁,下肢静脉曲张,已丧失劳动力,他自己是肺结核病人,也没法下地劳作。家里的几亩坡地原来种玉米,现在也荒了,原来还养几只鸡,为了治病也全卖了,现在生活只能靠政府救济,要知道肺结核病人除了吃药还要补充营养,尤其是补钙和蛋白质,肉蛋奶蔬菜均衡才行。
正是这次经历,让徐郁深感责任重大,因为防疫工作必须深入基层,徐郁带领专家组多次深入独龙江乡开展调研、指导。 “有些时候,我看得都心疼,但是徐郁和他的团队没有任何怨言,全心全意对我们进行帮扶。”贡山县疾控中心主任戴清华说。
交通不便、徒步而行是整个帮扶工作期间的常态,徐郁带领大家克服了山高谷深、路况恶劣等困难,先后14次带领珠海专家组在大山深处开展调研、督导、培训、带教、宣传、驻点帮扶及入户调查,最长的一次持续65天,足迹遍布全州4县(市)29个乡(镇)30多家医疗卫生机构,及时发现当地疾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指导建立有效的结防体系,解决一批技术问题。带头编撰了456页近27万字的培训资料,先后开展了11期结核病防治专项技术培训,培训当地专业人员1623名,同时给当地引进先进的培训方法;与怒江州协作举办2018-2020年三届“珠海-怒江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系列活动,并发展300余名义务宣传员。
如今的怒江州(市)医院已成立涂阴结核病诊断小组,既提升防治能力,也填补了空白。 一条帮扶路串起两地情。帮扶路上,两地人民的深情厚谊令人感动,催人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