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珠海库 > 新闻报道

心中有光 脚下有路 奔跑不息
致敬第二十一个中国记者节,珠海传媒集团新闻工作者讲述新闻背后的故事

2020-11-08 00:00:00 来源:珠海特区报

  他们是谁?

  他们是新闻事件里,第一时间寻找真相的那双眼睛。

  他们是时代浪潮中,见证国家强盛、社会发展的忠实记录者。

  他们跨越山和大海,用脚步丈量大地。

  他们扎根基层,与人民在一起。

  在不平凡的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大考”,珠海传媒集团的新闻工作者们向“战疫”最前线勇敢逆行,不忘初心践行“四力”,用忠诚书写使命担当。

  在媒体融合向纵深推进的2020年,珠海传媒集团在内容采编、流程再造、技术创新、平台运营、渠道拓展等各方面不断突破,进一步壮大了党的宣传舆论阵地。

  第21个中国记者节如期而至,让我们一起倾听珠海传媒集团新闻工作者们讲述新闻背后的故事,向心中有光、脚下有路、一直在奔跑的新闻人致敬!

  新媒体中心:创作出更多快、靠谱、有温度的产品

  冲在最前、发稿最快、新闻有料,不光能写,还能拍、能剪、能出镜,是许多人对珠海传媒集团新媒体中心采访部的印象。这支高标准、快节奏的新闻采访团队成立才仅仅一年,却屡屡创作出刷屏全网的新媒体产品。

  作为新媒体平台的内容生产者,他们在日常新闻采编的基础上,重点根据客户端、微信、微博、抖音等平台的不同属性,策划采编出适合不同平台的新媒体产品。日日更新的人物海报“今日面孔”,独具观察视角的“珠海政事儿”,不一样的两会产品“竹姐、颖公看两会”,还有许许多多备受市民关注的新闻关注……一个个速度快、形式新、视角特的新媒体产品持续推出。

  一个个新媒体产品高密度出炉背后,有这样一个迎难而上的团队。新冠肺炎疫情袭来,身为两个孩子母亲的记者王帆数月来坚守一线,在新媒体平台传播抗疫最强音;记者卢展晴每日穿越大半个珠海,在新闻现场、家中、医院的“三点一线”中出炉了一批精品力作;重大新闻采访在前,哪怕婚期接近,记者戴丹梅新闻策划产品不停,用实干诠释担当与责任;急稿快稿,记者陈颖总能以最快速度出炉产品,“快手”称号由此传出;求新求变,记者张映竹自学视频剪辑,推出了频频爆红的Vlog系列视频。

  面对疫情大考,“小编”团队也历经蜕变和成长。从钟南山宣布新冠病毒可以人传人开始,小编们就进入“全天待命”状态,珠海特区报微信启动“一天八推”的密集发布模式,编辑部部长赵思华在高压强下,高效率地快编快审快发,阳紫微等小编每天工作 12-16小时。他们还刮起“头脑风暴”,与融创的程序员们紧密结合,先后推出“珠海疫情地图”(点击200万+)、“珠海防控服务平台”(点击100万+)、“珠海病例图谱”(点击10万+)等多个H5产品,并获得广泛传播和应用,为市民积极防控疫情提供了信息支持。珠海市民口罩预约购买平台上线后,小编谭伟江等年轻人变身为“淘宝小二”,在后台解答网友疑问、向技术反馈问题、跟进订单投递情况,查看、回复留言近万条,至少解决上万名市民的问题。由于长时间盯着电脑、手机屏幕,编辑田海经常眼底充血,仍然坚持工作。

  如今,新媒体移动端已经成为获取新闻和信息的第一落点。新媒体采编团队将努力探索,在转型中提升能力,创作出更多快、靠谱、有温度的新媒体产品。

  电视节目中心:用心记录 无愧时代

  用镜头记录时代,这是电视媒体人的责任。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来袭,他们责无旁贷,选择了逆行。

  刘昕,珠海传媒集团电视节目中心编导,刚刚完成春晚珠海分会场的报道任务,又马不停蹄地深入抗疫一线,蹲点中大五院,先后采制了多部有影响力的短视频、微纪录和纪录片。张浩,珠海传媒集团电视节目中心制作部部长,同样第一时间投入战疫宣传,只为留下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主持人金晶在外地过年期间,因有邻居确诊而被隔离。即便困难重重,她还是坚持拍摄系列短视频《隔离日记》,用另外一种特殊的方式为战疫尽一份力。

  还有更多的人,奔波在战疫宣传的一线,无怨无悔;还有更多的事儿,值得在这个特殊的年份,铭记于心。

  下半年,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人们的生活也日渐恢复正常。对于电视人而言,记录时代没有终点。他们又上路了。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今年,珠海传媒集团派出两个摄制组远赴云南,拍摄珠海对口帮扶怒江脱贫攻坚主题的纪录片《江海情》。摄制组跋山涉水,步行30公里深入大山深处,为的是掌握第一手材料。全组累计素材拍摄量高达21000分钟。编导高海源、摄像张剑宇四上怒江,累计采访拍摄近百天,只为更完美地呈现作品。不过,更让摄制组感慨的,则是珠海怒江两地扶贫干部的努力和怒江乡亲们越来越红火的日子。江海情深,他们用心记录。此外,另一部由珠海传媒集团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的纪录片《容国团》,也进入了紧张的摄制阶段,将在2021年与观众见面。

  过去未去,未来已来。作为新时代传媒人,他们始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走媒体融合之路,做优质视频产品,当好时代风云的纪录者。

  广播节目中心:“民生工作室”听民声

  珠海电台“民生工作室”现包含《市民热线》《百姓说事》《权威发布》和《回音壁》等四档栏目。各栏目始终坚持“舆论监督”定位,以“关注民情、排解民忧、为民办事”为宗旨,围绕本地民生事件和社会热点问题,定期邀请职能部门嘉宾和听众深入互动,解疑答惑、服务于民。

  《市民热线》自1991年创办至今,播出节目已超过7000期。2005年3月,节目组与珠海市纪委联合推出“廉政之声·行风热线”子栏目,群众投诉也从原来单纯依靠来信、来电,扩展到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互动手段。把群众诉求和相关部门办理情况一起“晒”给市民,促使群众诉求“马上办”成为常态。 2019年1月以来,又与市纪委监委联办《党风政风热线》《聚焦“专项整治”》专栏,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四位一体方式,在党委政府和群众间搭起以舆论监督为主的公众监督平台,栏目影响力日益加强。

  现任“民生工作室”负责人、该栏目主持人王路说:“做广播17年,很庆幸依然保有最初对这份职业的热忱!辛苦中感受职责,每一天都有收获!”

  主持人小郑也有18年的从业经历。他每年完成近130期的《回音壁》和240期《权威发布》专栏报道,直达新闻现场,处理群众投诉。今年7月采制的《学英语奔新途为何令股东、学员深陷维权囧途》系列报道,关注涉案金额超3千万元的高端教育机构从网红品牌一步一步走向停业的过程,为近百名学员维权提供支持;9月播出的《破解建筑领域工伤认定难问题》,报道了高栏港区一在建小学发生的工伤事件。多次走访伤残劳动者租住的出租屋、建设工地等地,最终协调职能部门对求助者给予帮助。学法律出身的小郑说,关注民生是我们的使命,“勿忘铁肩道义”是我们的责任!

  “民生工作室”的新兵思彤,被听众亲切地称为“帮忙姐”。除了早间新闻等节目的播报工作,每天也要受理各种群众反映的疑难问题。奥园广场噪音扰民、怡景花园小区擅自更换物业、燃气服务不到位……“民生无小事”,这一件件烦心事都要去了解、落实和处理。她坦言,自己每天听到这些问题也头疼,但经过联系、协调,问题解决了。听众打来电话说句“谢谢”时,觉得再辛苦也值得。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在媒体融合传播的道路上,珠海电台“民生工作室”也将继续不忘初心,勇挑重担,塑造广播“舆论监督”品牌新形象。

  总编室:甘当绿叶扶花红

  2020年春节前,央视春晚粤港澳大湾区分会场的直播工作刚刚结束,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春节假期的节奏,总编室广播电视播控组全体人员来不及休整又投入了此次新冠肺炎防控宣传报道的播控中,24小时轮值,每天对广播节目直播区域及相应机房进行通风,晚上定时开启3套频率直播室的紫外灯60分钟进行消毒,同志们还主动承担广播直播室的麦克风、键盘等设备消毒工作,确保珠海电视新闻综合频道(珠海一套)、公共频道(珠海二套)以及三套频率的广播节目播出安全。

  按照上级统一部署,总编室节目编排组对电视编排的原计划进行大调整,编播电视防疫公益广告和走马字幕,协调配合集团融媒采编播团队开展电视直播,为市民安坐家中了解珠海抗击疫情的实况提供最直观的信息渠道;统筹在电视频道推出优秀节目展播丰富荧屏,满足市民“宅家”期间对文化生活的需要,为珠海市防控疫情稳定民心、增强信心、鼓舞士气贡献力量。

  编务考核组每天统筹汇总集团旗下全媒体平台的宣传情况,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为持续做好宣传报道工作提供参考;全力统筹协助做好新闻作品创优评优工作。

  编务编排媒资组团队成员们,尽管身为女儿、妻子、母亲,但却在信息搜集、播控值班、媒资服务等平凡岗位上坚守,抗击“疫”魔,显示着巾帼担当。2020年6月,总编室编务编排媒资组被珠海市妇联评为珠海市三八红旗集体,展现了新时代珠海传媒集团女性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的卓越风采。

  以上种种,是今年疫情防控阻击战中集团总编室各环节工作的“简写版”。事实上,在集团每一次重大宣传报道中、在集团新闻报道工作的日常,总编室全体人员都是这样一种默默的“存在”:在每一天每一档广播、电视节目安全播出的背后,在每一个优秀新闻作品获奖的背后,在每一份精心保存的影像、音像资料的背后……这里,都有他们对新闻事业真挚的初心、真诚的坚守、真情的热爱。

  钟夏: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一个沉甸甸的大背包,装下电脑、笔记本、充电宝、冲锋衣……这就是融媒体采访中心记者钟夏日常工作的必备装备。无论酷暑严寒,在珠海重大项目建设现场,在横琴对澳合作前沿,在珠海经济产业一线,他总是步履不停,留下了足印串串。

  2020年,是钟夏来到珠海从事新闻工作的第5个年头。用脚步丈量城市,笔尖记录时代,5年来他先后参与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第十二届中国航展、珠海建市40周年、澳门回归2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等重大主题报道,在用心用情的报道中寄予人文情怀,淬炼新闻理想,是他作为一名记者的初心和使命。

  5年来,钟夏参与报道的《巨龙飞越伶仃洋,海上天堑变通途》获2016年度广东新闻奖通讯与深度报道二等奖;其担任主创的《港珠澳大桥日记》获2017年广东省新闻战线“走转改”优秀作品二等奖;2018年入选广东省国际传播青年人才培养基地。

  去年,珠海传媒集团挂牌成立,驶入了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的“快车道”。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老记者”,钟夏也担任了新组建的珠海传媒集团融媒采访中心财经新闻部部长。

  这一年,他见证了融媒转型的巨大变化,也深切地感受到传统的文字记者要加快更新迭代,努力成为新闻战线上的“多面手”。

  这一年,他频频“触电”,从“走马大湾区”“2019年终盘点晚会”到“决胜时刻——怒江林芝行”“对话城市——特区再出发”,在一系列大型主题报道中,讲述横琴建设的丰硕成果,分享自己眼中的湾区热潮,从一开始的手足无措、汗流浃背,到“渐渐爱上了出镜的感觉”。

  这一年,他深耕横琴,在第一线、最前沿感受琴澳合作的热度与活力。从机制体制创新、青年创新创业到规则衔接、产业协同、民生融合、民心相通,每一个宏大主题都是一座座新闻“富矿”,更多倾注其心血与汗水的报道,触摸珠海强劲有力的发展脉动。

  就在上个月,珠海传媒集团横琴融媒总部揭牌成立。作为集团最重要的派出机构,横琴融媒总部首批骨干成员7人,将实行独立策划、独立运作,全力推动“报网端微屏”立体传播,钟夏也是其中一员。

  岁月流光,记取华章。心之所向,素履以往。作为一名新时代的特区新闻工作者,钟夏始终相信,在这片阵地上有一种初心与使命,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朱燕:做“小众”记者 为大众发声

  在广大的记者队伍中,有一个小众的团体,他们叫评论员。

  “写而优则评”,他们是记者队伍中非常重要的存在,没有他们,媒体就成了哑巴媒体,没有了自己的声音,就没了旗帜。

  从一名跑线记者到成为珠海传媒集团的首席评论员,朱燕走了30年。

  30年记者生涯,朱燕做过跑线记者、驻站记者、社会新闻部主任、副刊部主任、理论部主任、首席评论员……她觉得写评论是最难的。

  写评论,记者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嗅觉敏锐、独具慧眼,善于发现和捕捉具有独特价值的言论话题,且有“敢开第一腔””的胆识,故而能够“言人之所未言,言人之所不能言,言人之所不敢言”。

  写评论,还要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笔墨功夫。以朱燕获得广东省新闻奖的评论《文明城市建设要颜值和气质并重》来说,评委给该评论的评语是:有很强的时效性和高屋建瓴的立意。文章用拟人的形象将珠海比喻成美人,将美人的颜值和气质比喻成城市的气质,明喻和暗喻,巧妙结合逻辑推理,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妙趣横生。该文虽以网络语言作为影子,却并不落于俗套,而是以详实充分的材料,对颜值和气质进行定义,并论证二者在城市建设中相辅相成的角色,语言简练优美,叙述层层递进。

  写评论,还要有深厚的人文情怀,特别是那些涉及公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媒体有责任旗帜鲜明地发出声音,拨动社会神经,触到痛处、搔到痒处、热到心窝,要让读者读后解渴,读后安心。例如本报的“战疫评论系列”,几个评论员轮番上阵,用心用情用键盘,向珠海人民传达着党和政府的声音,鼓舞着全市人民抗疫的斗志。用读者的话说:躲在家里不能出门,看到你们的评论,心安了不少,更增添了战胜疫情的信心和斗志。

  于仁智:让新闻版面有深度与温度

  踏入新闻行业20多年,历经了“铅与火”“光与电”“数与网”的传媒变革,一步一个脚印拾级而上,甘苦自知。尤其身处新媒体时代,在绵长的夜班里熬到了清晨,迎着略微耀眼的朝阳才发现,更快更新的信息已经不断刷屏在App、二维码、朋友圈里……都必须不断地转换角色,面对新要求带来的挑战,面对新技能带来的压力。

  报纸版面是一种特殊的传播语言,版面设计的过程是新闻再生产、再增值的过程。透过稿件位置摆放、字数多少、色调深浅、线框粗细等,都能体现报纸和编辑的立场、态度和观点。新时代的读者,读报的口味、趣味已发生重大变化,看报的时间越来越短,版面和报道要抓住读者的眼球,更需要不断创新,力求让每一块版面秀色可餐。

  尽管多年的夜班编辑工作晨昏颠倒、早生华发,但他笃定梦想会照进现实。于仁智喜欢这个职业,希望“用不同的视角解读新闻”“丰富的视觉艺术诠释新闻”做更多让人“愿意看”“看得懂”“想得透”的,有深度与温度的新闻版面。也正是这份希望,让每一个深夜的每一次推敲,哪怕只是一个栏花,一条报眉,一幅插画,乃至一个整版、跨版的设计,都变得很有意义。港珠澳大桥建设八连版、港珠澳大桥顺利通车专版、全国两会特刊、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刊、珠海经济特区40周年特刊、战疫特刊等版面正是在这份希望和执着中,在整个团队的努力中孕育而生。

  我们有理由相信并坚持:当信息的载体和渠道一次又一次被技术颠覆,当一切固有的传播形态都可能“死去”的时候,却有一些“不死的东西”顽强地存在——也许,媒体的承载形式会不断改变,但那个拥有核心价值的“内容之核”却是永恒的。

  彼时此时,于仁智始终这样鼓舞自己:要创造的,正是这种“内容之核”,让人珍藏、愿意留存。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