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珠海库 > 新闻报道

握紧“接力棒” 跑好“新一程”——写在珠海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之际

2020-08-26 00:00:00 来源:珠海特区报

  历史,选择了珠海。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的春风劲吹神州大地,以雷霆万钧之势,拨正中国巨轮的航向。

  改革需要试验田,开放需要突破口,希望和梦想的萌发,需要阳光、雨露和热土。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建立经济特区的伟大构想,灼灼目光坚定地望向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

  1980年8月26日,《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由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通过。自此,一场深刻改写中国经济版图的征程从这里启航。

  穿越迷雾,不惧曲折。习仲勋的名字,与广东的改革开放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习仲勋同志主政广东期间,带领广东人民率先投身于改革开放的历史洪流,以忘我奋斗精神创办经济特区,为广东改革开放“先行一步”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没有现成经验,没有现成路径,没有现成答案。置身于这场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唯有以“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杀出一条血路”的决心,大胆探索,开拓进取,一往无前!

  从最初的6.81平方公里到121平方公里,再到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市;从1979年地区生产总值2.09亿元,飞跃到2019年的3435.89亿元,人均GDP从579元提高到17.55万元;从只有“一间粮站、一家饭店、一条小马路、一盏红绿灯”的边陲小镇,建设成为一座现代化花园式海滨城市……

  四十载春去秋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坚强领导下,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带领下,珠海历届市委、市政府和特区开拓者、建设者,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在探索对外开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一国两制”、维护港澳长期繁荣稳定,推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等方面做出了宝贵探索和重要贡献。

  从开办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香洲毛纺厂、全国第一家中外合作酒店石景山旅游中心,再到创立全国第一个跨境工业区;从首创土地管理“五个统一”的珠海模式,到率先以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回眸历史的景深处,那一项项“首创”、一回回“率先”、一次次“珠海速度”、一个个“珠海样本”,依然光彩夺目,激动人心。

  珠海经济特区40年的光辉历程,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一个生动缩影——

  它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磅礴伟力和勃勃生机;

  它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和卓越执政能力;

  它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制度优势和光明前景!

  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第一站就来到珠海,为珠海在新时代推动改革开放再出发,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

       “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征程上,经济特区不仅要继续办下去,而且要办得更好、办出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对办好经济特区发出了新时代的进军号令。

  40年前,改革开放大幕初启,经济特区“横空出世”。时代垂青让珠海登上了历史大舞台,成为先行先试的“试验田”和“排头兵”。

  40年来,改革开放大潮滚滚,特区建设万象更新。今天,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蓝图正化为脚步坚实的行动,迈开打造国际一流湾区的步伐。

  “珠海将不忘特区初心,牢记特的使命、特的地位,以‘归零’‘重启’的心态,再燃改革激情,重整行装再出发,奋力推进‘二次创业’加快发展,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锚定特区坐标、占有一席之地,展现特区新担当新作为新风采。”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郭永航表示。

  循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道路,珠海经济特区矢志不渝,坚定前行!

  (二)

  雨后初晴,彩虹飞挂。拱北口岸广场上,“珠海经济特区好”七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1984年,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首次视察珠海时留下的这七个字,时至今日,依然是对珠海经济特区的肯定、鼓舞与鞭策。

  历史的鸿篇巨制一旦开启,每一页都是崭新的。

  改革风雷激扬。从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基本框架,到坚持以人为本,在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城乡统筹发展等领域先行先试,再到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推出国资国企、跨境金融、商事制度等一系列改革举措,500余项制度创新成果在横琴自贸片区落地……当年的一张白纸,如今已色彩斑斓。

  创新之火燎原。格力电器挺进《财富》世界500强,实现珠海企业“零”的突破,擦亮“中国智造”的名片。从我国首款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首飞到云洲智能无人船参与南极科考,从“珠海一号”卫星奔赴太空到大湾区首个先进智能计算中心落地横琴,在科技创新的广袤和无垠的世界里,珠海的“高光时刻”频频亮相。

  开放浪潮奔流。40年来,珠海与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关系,外贸进出口总额从1453万美元增长到422亿美元,42家世界500强企业在珠海投资兴业。高栏港码头巨轮穿梭,珠海保税区物流繁忙,中国航展成为国际航空航天产业的创新跨越发展平台,编织出一幅幅全球合作的壮丽图景。

  1992年,珠海科技重奖首开全国先河,犹如一声惊雷,让珠海成为全国科技人才和创业者们眼中的热土。求伯君、雷军、董明珠……这些被誉为“92黄金一代”的创业者们来了,他们在珠海起步,昂首走进中国经济的舞台中央。

  俱怀逸兴壮思飞!从1983年最早提出构想,到2018年正式建成通车,港珠澳大桥如一条巨龙腾跃碧波之上,以气贯长虹的“中国跨度”,展现当代中国的雄健风采。

  40年来澎湃着的,是特区人始终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始终上下求索、锐意进取,始终与时俱进、一往无前,始终敞开胸襟、拥抱世界的精气神!

  对历史的最好纪念,就是创造新的历史。

  2009年,横琴新区挂牌成立,成为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后的第三个国家级新区。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立足丰富“一国两制”实践、促进港澳长期繁荣稳定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10年4次到横琴,横琴的每一步发展,都倾注着总书记的深情关怀。

  “建设横琴新区的初心就是为澳门产业多元发展创造条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横琴有粤澳合作的先天优势,要加强政策扶持,丰富合作内涵,拓展合作空间,发展新兴产业,促进澳门经济发展更具活力。

  殷殷嘱托,声声入耳;绵绵厚望,念念于心。曾经“蕉林绿野、农庄寥落”的小岛,如今已蝶变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现代化自贸新城,固定资产投资超过3100亿元,注册企业总数突破6万家,引进澳门企业逾3000家,人才、资金、技术等澳门元素在横琴加速集聚。

  粤澳合作产业园、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粤澳跨境金融合作示范区等平台载体加速打造,不断刷新产业能级量级;跨境办公、跨境创业、跨境通勤、跨境医保等创新成果多点开花,演绎着从“闯”到“创”的精彩华章。

  在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当前,特别要做好珠澳合作开发横琴这篇文章,为澳门长远发展开辟广阔空间、注入新动力。”

  从国家级新区、自贸片区,再到粤澳深度合作区,横琴这片用汗水、激情、智慧开发而来的沃土,不断见证着国家战略的高瞻远瞩、经济特区的使命担当。

  “我们要把粤澳合作重大平台建设这件大事抓实抓好,推动横琴在新时代珠海改革开放再出发中发挥更大作用,为探索‘一国两制’新实践作出珠海贡献。”郭永航表示。

  (三)

  盛夏时节,香山湖公园碧波荡漾、树影斑斓,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众多鸟类“落户”。徜徉其中,步移景异,风光如画。

  “40年来,珠海没有走一条拼环境、拼资源、拼速度的传统发展道路,成为珠三角地区发展空间最广、发展环境最好、发展政策最优的城市之一。”郭永航说。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春风,穿梭在日新月异的产业园区与摩天楼群中,也洋溢在每个珠海人的脸上,凝聚起最大的民心力量。

  ——这力量来自化繁为简的政务服务。企业平均开办时间压缩至2天,推出“秒批”事项165项,群众办事100个高频事项76%实现“全城通办”……每一个在珠海创业、办事的企业和个人,时刻感受着这座城市的便利与高效。

  ——这力量来自蓝天碧水的靓丽容颜。从“山海相拥、陆岛相望”的城市景观,到“珠海蓝”在朋友圈刷屏,珠海坚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品牌越擦越亮。

  ——这力量来自充沛丰盈的人文底蕴。从人杰地灵的唐家古镇到凭海临风的珠海大剧院,一座座文化地标彰显城市气质,一场场高品质演出串起“艺术珠链”。

  ——这力量来自切实改善和保障民生。率先推行12年免费教育、城乡一体化全民医疗保险、市属公园免费开放还绿于民……从基础设施建设到医疗、教育、养老、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覆盖,珠海人在日益美好的生活中触摸到时代发展的累累果实。

  速度与质量的权衡、活力与有序的把握、发展与保护的博弈、传统与创新的交融……回顾40年的“珠海成绩单”,有硬核力量绘就的波澜壮阔,也有民生小事点染的细腻温暖。

  “我们的各项工作都要坚持高标准,跟最好的比,向最好的学,为人民群众创造更有品质的生活,要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回应人民期待。”市委副书记、市长姚奕生表示,珠海将不断提高城市品质、增强城市魅力,打造独具特色的大湾区魅力之城。

  是什么力量,推动着这座城市坚定自信、锚定方向、奋楫前行?答案,写在这座城市的每一个奋斗故事中,铭刻在每一位建设者的记忆里。

  升降、起步、停车,来自珠海格力股份有限公司的叉车工曹祥云,在平凡岗位上一干就是18个年头,成为蜚声制造业界的“叉车大王”;

  攀悬崖、过峭壁、渡怒江,1100多个日夜里,珠海援助怒江女医生管延萍背着装满医疗设备和药品的背篓进山300多次,被当地人亲切称为“背篓医生”;

  年轻的中建二局横琴口岸项目塔吊司机汪治平,俯瞰奇迹在脚下这片土地上不断上演。

  从南海之滨到高山险谷、雪域高原,珠海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对口怒江州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藏区库区、对口阳江茂名精准扶贫均取得实效,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处处是砥砺耕耘的身影,处处是澎湃奔涌的活力。

  从风雨中走过,在磨难中挺立。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上下奋勇战疫,医无私、兵无畏、民齐心,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凝聚起无惧风雨、一往无前的强大力量。用爱心和善举,用无私和奉献,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守望相助、同舟共济,彰显了珠海经济特区建立40年来大爱精神的传承,写下历久弥新的时代注解与硬核担当。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这力量,就是特区的无悔初心。

  (四)

  云破日出山河新,又踏层峰放眼望。

  中国,正全力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只有奋斗者,才能书写历史;只有搏击者,才能开创未来。

  四十载,东方风来满眼春。新时代,南海潮头又春风。

  珠江东岸,深圳经济特区承担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新的崇高使命,改革创新的磅礴伟力,正在创造新的更大发展奇迹。

  珠江西岸,“二次创业”加快发展的号角嘹亮吹响,珠海迎来的重大机遇前所未有,所处的战略地位前所未有,肩负的使命责任前所未有。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特区的接力棒已经交到了我们手中。

  当前,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对广东、对珠海的关怀厚望和省委的部署要求,珠海如何当标杆、探路子、出经验、交答卷?

  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珠海如何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点,再次为特区插上“腾飞的翅膀”?

  面临“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等国家战略叠加的重大机遇,珠海如何将战略机遇转化为发展红利,继续创造属于新时代的特区荣光?

  在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宏大格局中,珠海决不能缺位、失位,就必须再创一个激情燃烧、干事创业的火红年代,就必须实现换道超车、后发先至,就必须从“小而精”迈向“大而强”!

  “我们一定要从改革开放再出发中寻找时代答案,锚定特区坐标,围绕‘特、大、高、多’四大战略任务,在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中有作为、有位置、有贡献!”郭永航表示,珠海必须拿出特别之举,勇担特别之责,力求非凡之效,向总书记、党中央,向省委、向全市人民交出合格答卷。

  放怀于创新与创造,执着于进取与开拓,如涓滴入海,汇聚成“二次创业”再出发的时代巨浪。今日之珠海,其行进也迅疾、承载也浩瀚——

  坚持“特”,就是要继续办好经济特区。要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认真总结特区发展历程和宝贵经验,在新的起点上推动改革再出发。

  坚持“大”,就是要迅速做大珠海城市能级量级。要毫不动摇坚持实体经济导向,着力培育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新引擎。

  坚持“高”,就是要加快建设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典范。要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做一个新时代的全能型冠军城市。

  坚持“多”,就是要全力支持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要以更高站位、更高标准深化珠澳合作,全力支持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牵引带动新时代珠海改革发展全局。

  新地位、新方位、新定位。珠海正抢抓重大机遇,加快建设新珠海、新经济、新生活,加快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门户枢纽、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和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典范。

  看长远、谋全局、勇担当。改革创新、珠澳合作、生态文明建设、民生社会事业发展、党的建设等扎实推进……走过万水千山的珠海,仍在不断跋山涉水。

  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向着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向着“十四五”发展的新起点,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珠海更加斗志昂扬、信心满怀,勇往直前!

  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闻鸡起舞、日夜兼程、风雨无阻,以优异成绩庆祝珠海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迎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