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珠海库 > 新闻报道

爱心助残 让残疾人自食其力

2019-12-12 00:00:00 来源:珠海特区报

  近日,《珠海特区报》刊发《“残疾人工作不能等”》的报道,讲述了优秀残联工作者成文锋在金湾区的7年助残故事。7年里,成文锋推动金湾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从蓝图走向现实,首创“残健共融、医养结合”模式,也让她充分认识到一个问题:“扶残要扶智”,让残疾人有自力更生的能力,比给他们提供物质帮助更重要。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爱心助残的最高境界,莫过于让残疾人能够自食其力,实现让残疾人重新融入社会,并在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找到认同感,实现人生价值。    

  针对金湾区没有残疾人康园工疗站的实际情况,成文锋不仅高标准高质量改写当地康园工疗站的“零”纪录,还实现了镇级康园工疗站的全覆盖并延伸至村(居),打造了残疾人“10分钟康复圈”;同时整合残联、民政、卫健三方资源,创造性应用“资源整合、残健共融、医养结合”模式开展运营,为残疾人提供日间托管、康复训练、职业技能培训、辅助性就业等多方面服务,有效实现了医养无缝对接,帮残疾人找到了人生的支点。    

  此前,珠海市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实施方案,要求坚持普惠与特惠相结合,坚持兜底保障与就业增收相结合,坚持社会化与信息化相结合,坚持解决当前问题与全面协调发展相结合。其中,特别提到要大力发展残疾人集中就业和辅助性就业,并鼓励残疾人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多年来,珠海在积极营造促进残疾人就业的社会环境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效,残疾人的就业渠道更加宽广。    

  残疾人要重新融入社会并不容易,最基本的是先调整好心态,突破自我,同时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加强对残疾人的专业性康复训练至关重要。金湾区残联首创“残健共融、医养结合”模式,打造残疾人“10分钟康复圈”,就值得推广。    

  残疾人要重新融入社会,一方面,要加强残疾人的职业技能培训,丰富其就业选择。另一方面,帮助残疾人充分就业,需要激励企业更为主动的担当。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都应按照一定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让企业担负起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但如何提升企业积极性,就需要政府采取适当举措,以税收减免、福利补贴、政策优惠等方式,鼓励企业积极尽责。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上,需要残疾人工作者不断深入实际,不断更新就业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不断研究探索残疾人就业工作的有效方式,使残疾人在就业道路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