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珠海库 > 新闻报道

珠海香洲 引领特区建设 扛起主城担当

推动总投资约2220亿元的38项重点项目落地

2021-06-23 15:39:47 来源:南方日报

  一场会议、一份方案、两份清单,折射出“十四五”开局之年珠海香洲区的新气象。

  6月2日,珠海市香洲区召开区委九届十八次全会,审议通过了《香洲区关于〈珠海市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的工作方案〉的落实方案》,发布《工作任务清单》和《重点项目清单》,助推总投资约2220亿元的38项重点项目落地。

  梳理珠海经济特区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香洲区始终发挥着主力军、主阵地、主战场的作用,在时代大潮中扛起主城担当。如今,随着珠海再一次站在聚光灯下,香洲也明确了新的目标:到2025年,香洲区地区生产总值将超过2300亿元,力争达到2500亿元,争当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的排头兵。

 

  初心如炬

  特区发源地永葆“闯”的精神

  源分东汉,秀毓北山。距今150余年的杨氏大宗祠静静坐落在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香洲区南屏镇北山村,“华南地区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第一人”杨匏安诞生于此,其“公忠不可忘”的革命精神代代相传。

  杨匏安陈列馆位于杨氏大宗祠西南部,近年来,随着香洲区对陈列馆升级改造项目的顺利完工,一批又一批党员干部走进这座环境优美的“红色基地”,寻访杨匏安烈士的革命史迹。

  拂去时光的尘埃,走进历史的现场,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香洲区的党员干部不断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与奋进力量,努力将学习成效转化为干事创业、攻坚克难的不懈动力,为特区建设贡献香洲力量。

  时间回到1980年。珠海经济特区建立之初仅有拱北的6.8平方公里,先后经历了4次扩容,特区范围才从香洲扩展到全市。

  1984年6月,年仅4岁的珠海经济特区宣告设立香洲区,为珠海首个县级行政区,特区发展从此步入日新月异、全面加速的新阶段。

  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在党的旗帜引领下,香洲在全国改革开放大潮中发出“先声”:

  ——开办了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香洲毛纺厂,开启了以补偿贸易形式引进外资兴建企业的热潮。

  ——成立了全国第一家中外合资酒店石景山旅游中心,率先试行劳动合同制,该酒店一度成为全国酒店业的翘楚。

  ——发行了内地第一张信用卡“中银卡”,小小卡片折射出国人在消费方式和消费观念上的沧桑巨变。

  国有企业、民营经济、领军型科技企业……多种有生力量凝聚浓缩在40余年的行程中,创造出名为经济特区的奇迹。经过快速发展,香洲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近1300倍,民生福祉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全国领先,成为特区建设的生动缩影。


  主力引擎

  中心城区勇担发展重任

  作为珠海主城区,长期以来,香洲拥有珠海最好的产创基础、宜居环境以及基础教育资源,是珠海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近几年,香洲稳坐珠海“经济第一区”的位置。“十三五”时期,香洲区地区生产总值由2016年的1056.52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1556.64亿元。今年一季度,香洲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9.64亿元,同比增长20.3%,总量占全市的44.7%。

  主城区的中心地位也体现在人口上。据今年6月发布的《珠海市香洲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香洲区常住人口为112.41万人,占全市人口的46.08%。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香洲10年增长35.24万人,增长率45.66%。

  迈入新阶段,香洲对自身的发展有着清醒的认知:要想持续上行,就要解决面临的诸多问题和挑战——产业空间载体不足、动能转换尚未完成、土地财政难以为继、公共服务压力俱增……这也是城市发展要面对的共性问题。

  “香洲已经到了爬坡过坎、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香洲区委副书记、区长刘齐英表示,香洲必须通过创新发展突破重围,勇于自我革命实现凤凰涅槃。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已体现在香洲近几年的实干上。一组数据可以证明:“十三五”期间,香洲全社会研发投入从2015年的1.92%提升到2020年的3.2%,全区高新技术企业从2015年的125家增长至2020年的552家,去年投入人才资金达1亿余元,培育、引进各类人才5000余名,越来越多科技合作成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今年3月,香洲区召开2021年创新驱动发展大会,正式发布“一园一镇一廊一带”发展规划与建设情况。会上,36个重点招商项目集中签约,签约总投资额约173亿元。

  “一园一镇一廊一带”,即南屏科技生态城(旧指南屏科技工业园)、三溪科创小镇、前山—南屏创新产业走廊、情侣路现代服务业产业带。香洲区将这4个片区视为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提质增效的主战场,力争在“路、产、城、人”4个方面实现突破。

  未来,香洲将用3年时间集中投入各80亿元,全面提升南屏科技生态城及三溪科创小镇基础设施和园区环境等发展条件,让老园区焕发新活力。


  使命在肩

  38项重点项目吹响新号角

  6月2日,在区委九届十八次全会上,《香洲区关于〈珠海市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的工作方案〉的落实方案》(下称《落实方案》)审议通过。

  此前,《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珠海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的意见》(下称《意见》)、《珠海市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的工作方案》相继出台,吹响了珠海迈向新征程的号角。

  “香洲将以落实省《意见》为契机,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抢抓‘三区’叠加重大发展机遇,在新征程中发挥好主力军、主阵地、主战场的作用。”刘齐英说。

  目标既定——到2025年,香洲区地区生产总值将超过2300亿元,力争达到2500亿元,基本建成“融通港澳、联通八方”的湾区极点门户,“以创兴产、以产促城”的产创融合高地,“国际品质、美丽智慧”的宜居宜业宜游城区,争当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的排头兵。

  蓝图已经绘就,唯有实干,方能不负使命。

  此次全会审议通过的《落实方案》,共部署了43项具体工作任务,强调了践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新使命、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打造科技创新新高地、增强产业发展新动能、打造生态文明新典范、建设宜居幸福新城区6项重点任务。

  6项重点任务中,第一项便是践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新使命。为此,香洲区将探索实施一批创造型、引领型重大改革举措,包括深化重点工作推进机制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化国资国企领域改革等10项工作。

  全会上,一份《工作任务清单》和一份《重点项目清单》,明确了各项具体工作任务牵头单位,聚焦交通、产业、生态、民生四大领域,香洲区将助推总投资约2220亿元的38项重点项目落地。

  再燃激情,重整行装再出发。刘齐英表示,香洲将推动广大党员干部鼓足干劲,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中锤炼作风,进一步继承和发扬特区传统,把宏伟蓝图一步步变为美好现实。


  话初心

  香洲区委副书记、区长刘齐英:

  发挥好主力军、主阵地、主战场作用

  《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珠海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的意见》(下称《意见》)的出台,是省委、省政府为珠海量身定制的重大决策,为特区改革创新提供了坚实政策保障,对珠海发展意义重大,我们深受鼓舞、倍感振奋。

  香洲是珠海经济特区发源地,也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40余年来,珠海举全市之力优先发展香洲,使我们拥有全市最好的产创基础、宜居环境以及基础教育资源,香洲在珠海新一轮大发展中大有可为。

  “十四五”时期,香洲将站在珠海发展大局,发挥好主力军、主阵地、主战场作用,从五个方面入手,加快建设湾区极点门户、产创融合高地、宜居宜业宜游城区,力争2025年GDP达到2500亿元,争当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的排头兵。

  一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建设区域重要门户枢纽中显担当。发挥实体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定盘星作用,防止主城区产业空心化,着力扩大内需,加快产业迭代升级,为珠海加快实现从“小而美”向“大而强”“大而优”转型跨越贡献力量。

  二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建设创新发展先行区中开新局。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树立“等不起、慢不得”的危机感,集中力量投入创新,迅速打开创新发展新局面。

  三是全面加快城市更新,在抢抓新一轮大发展机遇中再造空间。城市更新是香洲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是改善群众居住环境、提升市容面貌、保护生态环境、拓展产业空间的根本途径。香洲将坚持规划先行,产业引领,公服优先,连片改造,让老城区脱胎换骨、加快蝶变。

  四是擦亮宜居品牌,在建设生态文明新典范中创佳绩。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打造宜居宜业品质城区,像绣花一样管理城市,打造名副其实的公园之城,持续巩固来之不易的生态环境优势。

  五是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在建设民生幸福样板城市中立标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把香洲建设成为安居乐业的幸福城区。重点将加快公办中小学和幼儿园建设,加快区人民医院改扩建和区疾控中心建设,打造“香洲·颐养家”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全力办好“民生微实事”。


  强党建

  构建“三联三+”

  基层党建新格局

  “业委会成立3年来,小区里居民矛盾少了,活动丰富了,环境也变靓了。”在香洲区梅华街道南村社区党委书记林文胜看来,“红色业委会”充分激发了党组织在化解社区管理难题方面的核心引领作用,为社区的建设发展注入了“红色力量”。

  “红色业委会”的成立,是香洲区以党建引领推动社会治理的生动注脚。近年来,为发挥“全省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区”的示范引领作用,香洲区构建起“三联三+”城市基层党建模式,区、镇街、社区三级联动,实施“标准+”“区域+”“红色+”三大工程。

  为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香洲区创新实施“标准+”工程,以精细化手段推动基层党组织“达标创优”,近2000个党组织成为屹立在香洲的坚强堡垒,18个党组织被列为省市基层党建示范点,61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全部“摘帽”。

  基层党组织要强起来,关键在于有一个好的带头人。香洲区从选好、培好、管好、用好四个方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不仅破格提拔急难险重任务中表现突出的社区干部担任社区书记,把社区书记日常和年度考核结果运用到评先奖优、岗位调整,还在翠香街道试点建立“优秀社区书记工作室”,推广优秀书记的工作经验、思路方法。

  为加强区域内党建资源和社会资源的集约利用,香洲区创新实施“区域+”工程,推动驻区单位党组织、在职党员“双报到”,推进基层权责改革,建立3岗32级的社会工作者职业体系,80%的社工下沉到社区,赋予镇街对派驻机构股级及以下干部任免和调整权,副科级以上干部的提名权,握指成拳、捏沙成塔。

  数据显示,香洲区已建设党群服务中心151个,全面覆盖镇街、社区、园区,打造了香湾街道、拱北茂盛、富华里、南屏科技工业园等一批党群服务中心示范点,在全区范围内构建起“十分钟党群服务圈”。

  在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方面,香洲区实施“红色+”工程,把全区130个社区划分为473个网格,建立“镇街—社区—网格”三级网格体系,以网格化党建引领社区联治,分类推动支部建在小区、业委会上,让党支部真正掌握小区的“话语权”。截至目前,全区业委会党组织覆盖率接近70%,工作覆盖率实现100%。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