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9日,《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珠海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出台,支持珠海经济特区加快发展,对珠海改革发展进行再定向、再提升、再部署。5月28日,中国共产党珠海市第八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珠海市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为珠海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划定“施工图”和“任务书”。
新时代的珠海,正集中优势资源,瞄准重点领域,不断加快科技创新脚步,为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砥砺奋进,实现“小而美”向“大而强”“大而优”转型跨越,朝着建设枢纽型核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方向阔步前进。
看基础:完善体制机制 珠海市科技创新亮点凸显
打造创新发展先行区,珠海有基础,有底气。在珠海唐家湾畔,一座充满现代感的双体战舰造型建筑悄然点亮了轮廓灯。这是珠海情侣路上的城市地标——香山海洋科技港。主持建造香山海洋科技港的珠海云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一家无人船艇民营企业。
目前,云洲智能已拥有专利390多项,牵头制定9项行业标准,占全球无人艇领域核心专利的比重高达21.7%,是名副其实的“独角兽”。云洲智能创始人、董事长张云飞也见证了中国造无人船艇从珠海走向世界舞台。
云洲智能的飞速成长,是珠海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科技创新水平的缩影。“十三五”期间,珠海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过2200家,全社会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升到3.15%。一批珠海龙头企业成为珠海智造的“中流砥柱”,我国首款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云洲智能无人船、“珠海一号”卫星等创新成果惊艳世界。
呼唤创新的珠海,正努力培育肥沃土壤。近年来,珠海围绕高新技术企业、产学研合作及基础研究、科技创业孵化载体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基本面。2020年以“双一号文”形式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的意见》《珠海市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若干政策》,明确了科技创新发展的路线图。目前,《珠海经济特区科技创新促进条例》正在修订,预计2021年发布。
找抓手:聚焦关键环节 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全局上谋势,关键处落子。当前,科技创新整体水平不够高,仍是制约珠海发展的短板和痛点。近年来,珠海涌现了不少重大科技成果,孵化了很多创新企业,但“参天大树”并不多,重大引领性的基础研究原创成果、带动性强的科创企业以及高水平的科研机构依然欠缺。
对此,《方案》指出,珠海要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争取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平台,加快建设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沿线重要节点城市,推动创建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示范基地。同时,打造更具吸引力的人才集聚区,围绕重点产业领域实施人才引进重点工程计划,实施多元化人才评价制度,为人才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
科技创新要取得突破,需要基础设施、创新载体等“硬件”支撑,也需要在人才“软实力”下硬功夫。
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对引进战略科学家和具有颠覆性技术的创新创业团队可以“一事一议”“一人一策”,加大引进、培育大型科技创新企业和高端科技创新创业团队力度……在人才“软实力”培育上,珠海也在不断探索新打法。
谋突破:发力五大产业集群 冲击千亿级规模
创新发展先行区,是一个“大而强”城市的担当。而要实现城市“大而强”,产业支撑是关键。
当前,珠海正以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打印设备为重点,着力培育五个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培育壮大航空航天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着力打造和引进一批产业链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以新的竞争优势推动珠海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珠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沈岩透露,珠海将力争到2025年实现全市工业经济规模翻倍,工业增加值突破2000亿元大关。
从拿地到动工不到三个月,从打下第一根桩到两栋大楼如期封顶仅用200余天,位于珠海高新区唐家湾主园区的广东医谷(珠海)医疗产业加速基地,充分体现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珠海速度”。
科技创新要引领,产业动能需增强。《方案》提出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现代金融服务业、数字经济和海洋经济,这是珠海增强产业发展新动能的重要航向。其中,培育发展数字经济,要求珠海建设区块链产业集聚区,推进珠海市大数据中心、横琴先进智能计算平台的扩建和推广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