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珠海库 > 新闻报道

香洲区 续写“珠澳情” 拥抱大湾区

不断深化珠澳合作,携手澳门打造湾区极点门户和开放创新品质之城

2019-12-20 16:24:29 来源:南方日报

  每天早晨,拱北口岸都会迎来一群特殊的“客人”——一簇簇来自香洲湾仔的菊花、剑兰、百合,从这里过关,为澳门送去温馨又甜蜜的故乡味道。

  以花为媒,香洲与澳门的情谊源远流长、连绵不绝。作为珠海的主城区,香洲参与、见证了澳门发展的无数历史时刻,在促进两地文化交流、民生合作、产业对接等领域,作出了许多探索和贡献,是深化珠澳合作的重要引领者和推动者。

  当前,珠海正举全市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发展,助力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澳珠一极在大湾区建设中迎来广阔的舞台。

  而作为内地唯一与港澳陆桥相连的城区,香洲可谓是澳珠极点的门户。抢抓大湾区发展机遇,利用港珠澳大桥“桥头堡”优势,香洲也将进一步深化与港澳广深等湾区城市的资源对接,支持企业在香洲发展壮大,为澳珠极点建设继续贡献香洲力量。

 

  心手相连

  一条路一道关一簇花串起“珠澳情”

  时间拨回1999年12月20日,珠海迎宾路,一片鲜花和掌声的海洋。

  那一天,12岁的李迎霞身着庆典制服,以香洲区第十小学仪仗队大鼓手的身份,参加澳门回归祖国的庆祝活动。

  从迎宾北路走到迎宾南路,再来到拱北海关。李迎霞记得,到处都是彩旗飘飘、锣鼓喧天,马路两旁挤满了人,部分市民甚至热情地冲破防线献花。据官方估计,当天约有20万人聚集在迎宾路沿线,见证这一重要的历史时刻。

  迎宾路,这条长达8.8公里的香洲中轴线,也因此浓缩着珠海人对澳门回归最深刻的记忆和情感,成为珠澳两地深化合作的新起点。

  而在路的另一头,是连接内地与澳门的主要通道——拱北口岸,这是我国出入境客流量第一大口岸。数据显示,2018年拱北口岸客流总数高达1.34亿人次,第七年位居全国首位。

  每天,无数澳门人和珠海人经由此,去到对方的城市工作、学习、生活或消费。据不完全统计,每天经拱北口岸出入境的跨境学童人数就多达5000名。

  城与城的“零距离”,带来的是心与心的“零距离”。

  如今已年过六旬的澳门人李河竹,在拱北口岸附近经营鱼蛋店已有22年。从莲花路的“车仔档”做起,到现在,他在珠海已拥有数间分店。去竹哥的档口“笃鱼蛋”,也成为许多珠海人和澳门人的共同回忆。

  比鱼蛋历史更悠久的,是“花”名远扬的“花婆”和“花姑”。

  香洲湾仔素有“鲜花之乡”之称,所产鲜花主要输往澳门。湾仔花农到澳门卖花的传统已有百年,时至今日,湾仔鲜花仍占据了澳门鲜花市场的七成份额。

  湾仔股份公司董事何金喜说,如今湾仔有200多户花农,过境到澳门从事鲜花生意并正式登记的就有逾百人。这些生意人多为湾仔本地中年妇女,因此其也被称为“花婆”或“花姑”。

  因仅有一河之隔,此前他们统一用船从湾仔码头将鲜花送至澳门。但因2017年受台风“天鸽”影响,码头严重损坏,此后,这些鲜花也开始经拱北口岸供澳鲜活产品绿色通道运往澳门,为珠澳两地再开一道“花路”。

  一条路,一道关,一簇花……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香洲与澳门两地就这样心手相连情相牵。


  协同创新

  聚焦新兴产业促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

  澳门—深圳—珠海,这是澳门青年陈振杰的创业轨迹。

  2014年,年仅22岁的陈振杰在澳门创办了极视角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开拓人工智能在不同行业及领域的开发与应用。

  次年,陈振杰将公司总部迁往深圳,并打造出了国内首家视觉算法平台。

  2018年,极视角获华润数千万元的A+轮融资;此后,又宣布完成B轮融资,由高通创投领投,华润创新基金、创兴前沿、莱玛跟投,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产品研发、产品推广以及市场拓展。

  与融资同时进行的,还有陈振杰“来香洲”的计划。

  今年5月,腾讯云启基地正式宣布落户珠海香洲。腾讯将导入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产业生态资源,在香洲打造“领先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

  而作为腾讯智慧产业生态的合作伙伴,极视角科技也来了:今年8月,陈振杰在香洲成立了珠海极市科技有限公司,将作为全国人工智能算法平台总部,联动极视角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生态资源,助力珠海市和香洲区构建人工智能产业生态。

  “未来我们还希望逐步把总部转移到珠海。”陈振杰表示,除开人力及生活成本的考量,香洲的产业基础以及珠澳合作的广阔前景,也是吸引他的重要原因。

  “香洲拥有格力电器等一批龙头企业,本身工业基础较好。随着腾讯等一批龙头企业的入驻,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前景也值得期待。”陈振杰说,珠澳两地都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预计未来几年在该领域会出现新的机会”。

  陈振杰的选择并不是孤例。香洲与澳门两地的产业合作由来已久。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三来一补”成为两地经济合作的典型模式,极大推动了珠海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而如今,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加速,越来越多像陈振杰这样的港澳青年也将创新的目光投向了香洲以及广阔的内地市场。其投资领域也从以往传统的商贸、地产等转向了特色金融、高新科技、中医药产业、现代服务等新兴产业领域。

  香洲看到了这一趋势。近年来,聚焦新兴产业发展,从研发支持到人才引进,香洲在帮助澳门企业加速成长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着力推动澳门产业多元化发展。

  今年,香洲进一步提出,要积极对接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强化人才、技术、资本等全要素协同,力争使香洲成为广深港创新资源向西拓展布局的优先选择。

  “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在内地,年轻人都在讨论如何‘出海’时,而我身边的港澳朋友几乎都在憧憬着如何更好地融入内地。”面对未来,陈振杰充满期待,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港澳青年来到香洲,创新创业,扎根发展。

  

  共谋未来

  打造联通八方的澳珠极点门户

  在香洲的城市中心,占地466公顷的板樟山,是备受市民青睐的“城市绿肺”。但鲜有人知的是,板樟山森林公园,正是珠海为了纪念澳门回归祖国而建的,其还有一个特别的名称——澳门回归公园。

  从山脚沿着1999级台阶拾级而上,1999棵苍松沿路相迎。在开阔的山顶平台上,还有一座百子回归碑,记载着近年来澳门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及有关史地、人文资料等,堪称百年澳门简史。

  从山顶观景台向远处眺望,则可尽览拱北和澳门风光。天气好的时候,澳门新葡京、观光塔等景观也触目可及。

  香洲与澳门的距离,就是这样亲密。过去20年间,两地在文化交流、社会民生合作等领域,也作出了诸多探索。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和人才高地,提出要加强粤港澳青少年交流,加强基础教育交流合作,鼓励粤港澳三地中小学校结为“姊妹学校”。

  截至今年11月底,香洲区已有九洲中学、香洲一小、容闳国际幼稚园等14所学校(园)与港澳学校(园)缔结为“姊妹学校(园)”。

  未来,这样的互动还将更紧密、更深入。

  从拱北口岸向东眺望,雄伟的港珠澳大桥飞跨伶仃洋。把港珠澳连为一体,三地人流、车流、资金流、信息流愈发畅通。

  这座“世纪大桥”的落脚点也在香洲。作为内地唯一与港澳陆桥相连的城区,香洲由此一跃成为澳珠极点的门户,更有条件为深化珠澳合作、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支撑。

  香洲今年提出,要依托澳珠极点建设,坚持“外引”“内联”两手抓,进一步提升开放合作水平,既主动承接港澳广深四大中心城市的辐射和资源溢出,又发挥虹吸效应,着力吸附周边城市或内地的资源,使香洲成为资金、信息、人才、技术等各类资源要素的汇聚地,打造“融通港澳、联通八方”的湾区极点门户。

  以此为目标,香洲区将扎实开展融通联通、创新能力提升、产业转型升级、平台载体建设、美丽香洲创建、优质生活圈构建“六大行动”,加快打造湾区极点门户、产创融合高地和品质城区。

  而在此过程中,一个更开放、更创新、更美丽、更宜居、更高质量的香洲,也将茁壮成长。


  ■一线实践

  珠海元架构软件公司:

  香洲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澳门青年落户创业

  早上8时,麦振刚开车从澳门的家里出发,半个小时便可抵达位于香洲的办公室。这样的双城跨境生活,他已经持续了5年。

  5年间,其一手创办的元架构软件公司已在本地IT行业占据领先位置。他希望更多澳门青年能主动走出舒适圈,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走进珠海元架构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第一眼看到的便是由圆形、方形、三角形组成的标志。“公司的名字与标志都源于‘组件化’的理念。”麦振刚介绍,公司生产的产品就像零件,可以按照不同的需求进行拆分与组装,将现有的产品改造后,可使它符合新的客户需求。

  17年前,大学毕业后,麦振刚便进入澳门特区政府部门就职。6年后,他却毅然放弃舒适的工作而选择创业,于2008年创立了澳门元架构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为澳门特区政府部门、教育机构及私人企业开发软件,进行信息化项目建设。

  “公司刚成立的时候,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少人才。”麦振刚说,于是他开始考虑在珠海设立研发中心,并于2010年设立珠海工作室。

  2014年,珠海元架构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主要负责技术研究、产品开发以及对接内地市场。

  目前,元架构珠海团队已逾20人,其中珠海本地员工居多。公司不仅在珠海高校招聘人才,还与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建立合作,开设项目班,为学生提供项目实习机会。

  随着公司发展,原先100平方米的办公场地逐渐变得拥挤。为了寻找新的办公用地,麦振刚几乎走遍整个香洲区,最终决定将公司入驻乐士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办公面积也增加到310平方米。

  在麦振刚看来,交通便利、配套完善是公司选址最为重要的因素。

  “我非常喜爱在香洲生活,周末经常也会带家人过来看电影、吃饭。等孩子长大后,我可能会搬到这里居住。”麦振刚笑着说。

  谈及香洲的变化,他感触最深的就是营商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企业登记事项与申报项目越来越便利。

  2017年,元架构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目前共有28个软件著作权。“很感谢香洲区科工信局给予的帮助,包括在技术研发方面的资金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对公司吸引人才也有很大帮助。”麦振刚说,近年来,公司的研发投入也在逐年增加。

  港珠澳大桥的开通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的加快建设也为越来越多像麦振刚这样的澳门青年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麦振刚希望,能借此机会推广产品,打开香港及内地市场。“我们从零开始走到了今天,这一次,我希望能走得更长更远”。


  ■区域观察

  战略地位开放优势凸显主城区需主动对接港澳资源

  35年前,年仅4岁的珠海经济特区宣告设立香洲区,为珠海首个县级行政区,由此拉开了香洲改革的大幕。

  35年披荆斩棘,35年风雨兼程。作为珠海的主城区,香洲始终坚守“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敢担当”的香洲精神,用实际行动捍卫了中心城区的地位,为珠海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突出贡献。

  风起香洲,领跑珠海。在这片热土上,一大批企业从这里走向中国、走向世界,五湖四海的青年在这里留下追梦的奋斗足迹。

  从1984年到2018年,香洲地区生产总值从1.2亿元增长到1324.3亿元,始终是珠海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从1亿元增长到1287.37亿元,发展势头强劲;人均GDP从0.1万美元增长到14.57万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港珠澳大桥通车后,香洲成为内地唯一与港澳陆桥相连的城区,战略地位和开放优势进一步凸显。能否加快形成依托港澳、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全面开放新格局,将深刻影响香洲未来发展的格局和成绩。

  这其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要打破三地往来的障碍和壁垒,建起区域要素流通的便捷桥梁,包括人员流通的便捷、货物通关的流畅以及市场经济规则体系、服务理念和营商环境的有效对接。

  据悉,在“软联通”上,香洲将对标港澳营商环境建设经验,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借鉴香港“一站式发牌服务”、澳门投资者“一站式”服务等做法,继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进“证照分离”和“照后减证”;借鉴香港“一站式货仓建筑牌照中心”先进理念,加快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推行“容缺-审批”和信任审批,压缩项目审批时限;学习借鉴港澳行政审批中介管理制度,大力推动中介服务机构进驻政务服务超市,逐步形成统一规范、开放竞争、健康有序的中介服务市场。

  在产业合作上,则要进一步探索从“项目对接”到“产业共融”。

  作为珠海的主城区和港珠澳大桥落脚点,香洲在交通、人才、服务配套等方面具备独特优势,可重点对接引进香港的高端服务业项目,支持澳门创新项目落户香洲。同时,重点聚焦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争取成为广深总部企业向西拓宽市场布局的优先选择。

  在所有的合作内容中,珠澳两地居民对于民生项目的感受最为直接深切。这也是香洲最重要的一大任务:从群众最关切的问题出发,香洲要积极落实改善民生的各项举措,把老百姓特别是港澳居民关注度高的民生实事办好,携手共建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生活圈。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