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珠海库 > 新闻报道

首座钢主塔对接误差实现“毫米级”

2021-02-20 00:00:00 来源:珠海特区报

  “报告总指挥,首座钢主塔与墩顶梁面上的钢塔底座顺利完成对接,整塔垂直度偏差为万分之二、对接误差为2毫米!”19日11时18分,珠机城际金海大桥项目部经理陈晓剑的话音刚落,现场300名建设者欢声一片:“这个春节留守珠海,值了!”    珠机城际金海大桥东起横琴新区,跨越西江磨刀门水道,西至珠海机场东路,是珠机城际二期关键控制性工程。长1369米、宽49.6米的大桥首次采用4塔钢构体系公铁两用斜拉桥结构,是世界首座公铁同层多塔斜拉桥,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宽公铁两用斜拉桥。

  新春伊始,金海大桥迎来了首座钢塔的吊装施工,选择留在珠海过年的300名建设者于大年初四就开始了吊装前为期两天的演练工作。

  19日,已经完成演练和实现了空中竖立的首座钢塔,将在上午12时前与26号墩顶梁面上钢塔底座精准对接。    当天上午8时18分,在距离26号墩约400米的海面上,3600吨的浮吊船“大桥海鸥”号在缆绳的反作用力下,吊着钢塔向26号墩靠近。

  “首座钢塔高106.8米,吊重2699吨,在海上通过两艘浮吊船联合将躺在运输船上的钢塔提到空中垂直竖立,这过程如同让钢塔在空中跳芭蕾,其安全难度和对接难度前所未有。为了确保施工万无一失,我们给这次吊装施工上了‘四重’保险。”在吊装指挥区,项目部总工程师李璘琳告诉记者。

  第一重保险是科学的吊装方案,每一次移动的角度确定为零度,每一次移动的距离都精准到了毫米;第二重保险是由自主研发的国内起重量最大、起升高度最高的双臂架起重船“大桥海鸥”负责主吊;第三重保险是为主塔订制研发了“智能大脑”控制系统,通过数字可视化智能监控技术,控制钢塔在竖立过程的空中姿态;第四重保险是吊装前的演练。

  10时55分,“大桥海鸥”号将钢塔运送到了距离26号墩顶梁1米高的位置。记者看到,由于“大桥海鸥”号起重船船长夏立高看不到钢塔对接的位置,只能依靠指挥长频频发出的指令调整钢梁角度和高度。11时18分,随着指令的调整,钢塔下面的4个底脚、16个钢柱顺利插入底座槽口,首座钢主塔与墩顶梁面上的钢塔底座顺利完成对接。    据悉,18日,两艘起重船花了8个小时做了72个动作,把躺在运输船上的钢塔提到空中垂直竖立;19日,独立作战的‘大桥海鸥”号从运送钢塔到精准对接只用了3个小时。

  “我从事了17年桥梁吊装工作,在海上执行联合吊装还是第一次,不仅考验双方的配合度和彼此的安全,而且钢塔与墩顶梁对接处不在我的视线范围内,如果没有科学的吊装方案、没有事先的演练、没有‘智能大脑’系统,我没有把握完成这次吊装。”面对万分之二的垂直度偏差和2毫米的对接误差,夏立高满意地笑了。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