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原來沒有電子工業。1979年建立的第一家電子企業——珠海市無線電廠,僅有13名職工,11萬元資金,只能進行電器維修及簡單裝配工作。1980年通過引進外資,發展了3家以加工裝配爲主的電子企業。1981年增至7家,1983年發展到12家,1984年底激增至32家,總投資爲1.5億元,就業人員達4,600多人。1985年各個系統、行業、區鄕共辦有電子工業企業40多家,總投資達2億多元,就業人員有5,000餘人,總產値達2.4億元。
爲了加强對電子工業的領導,1984年2月,成立了珠海市電子工業公司,珠海經濟特區電子工業公司,兩公司下屬共有17個電子工廠企業、實業公司和研究所。其中包括有珠海市無線電廠、獅山工業發展公司、石景山電子公司、獅山磁帶廠、海城電子公司、桂海電子公司、遼海電子儀器廠、珠錦半導體廠等骨幹企業。
目前,珠海市已擁有收錄機生產綫,彩色電視機生產綫,錄音磁帶生產線,以及電子工業生產配套用的電腦、掃描儀、抖擺儀、失眞儀、衰減儀、示波器、自動波峯焊機等一批先進的設備,儀器儀表;可以進行電視機、收錄機、組合音响、電子照相機、閃光燈……等電子產品的裝配,可以批量生產各種電子元器件、高質量可變電容器、中頻變壓器、電子配件、裝飾件、微電腦軟件等。而且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盡量採用國產元器件,減少進口件的比例,同時增加了產品的外銷比例。例如獅山工業發展公司生產的收錄機元器件過去絕大部份依賴進口,現已減少了進口數量,國產化元器件的比重增加到30%以上。僅此一項就使每台收錄機降低37元成本,節約了外滙,提高了經濟效益。
(卓音捷 吳其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