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珠海库 > 志书年鉴

農貿市場建設(1979-1986)

2021-06-02 14:20:46 来源:珠海经济年鉴1979-1986

珠海地處珠江三角洲的前沿,有着廣闊富饒的腹地,隨着農村商品生產的迅速發展,農副產品大量輸入市區已成爲不可逆轉的趨勢。爲此,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積極疏通商品流通渠道,因勢利導,爲農副產品大量上市提供方便。

一、興建市場,爲農副產品上市提供充足的場地

珠海市原有的市場場地十分窄小,且數量有限。隨着特區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市場已明顯不適應形勢發展的要求。於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在近兩年來大興市場建設,重點抓了11個市場的建設和徵地,設計面積達11萬平方米。其中正在全速興建的香洲朝陽市場規模最大,建築面積達1.3萬平方米,該市場建成後將成爲珠海市農副產品的集散中心。正在加緊興建的大型市場還有斗門縣井岸市場,珠海市香洲南坑市場。建築面積達5,316平方米的拱北新市場已於1985年11月建成並交付使用,爲拱北居民和港澳同胞購物提供了一個較爲理想的場所。另外,南屛、灣仔、前山、小林、三灶、唐家等地的市場都在抓緊擴建或改建。近年來興建或改建的市場都有這樣的特點:永久性,有蓋頂,大中型市場均爲樓層建築,設計新穎,通風、採光、衞生設備較好。這一批大中型市場陸續興建,改善了珠海原來市場不足的狀況,爲農副產品大量上市提供了必要的場所。

二、積極引進緊缺的農副產品,爲專業户、販運户安排銷售場地

爲了滿足特區人民羣衆的日常生活需要,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積極引進本市緊缺的農副產品,主動爲各地專業戶、販運戶安排銷售場地,並提供商品供求信息,幫助他們推銷產品。因此,各地區的專業戶、販運戶大量進入珠海,帶來了豐富的農副產品和土特產。例如:廣州、汕頭等地的鷄蛋、水果;湛江、中山、順德等地的蔬菜、水產品;湖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浙江等地的土特產都源源不斷地運到珠海銷售,豐富了市場,方便了市民生活。

图片1.png

新建的拱北市場



三、建立了小商品專業市場

近年來,由於個體經濟的蓬勃發展,小商品專業市場也應運而生。至今爲止,珠海市的小商品專業市場散見於各地,其中規模較大的有香洲前進街工業品市場,該市場擁有固定攤檔近百個,擺滿一條長街,主要商品有成衣、陶瓷、小五金等。特別是色彩鮮艷的成衣,款式新穎,隨市就價,爲市場增添了新的風彩。上述做法,取得顯著效果。(1)交易持續上升,上市商品大量增加,集市規模不斷擴大。在全市34個市場中,除了5個小區的市場規定墟期外,其餘均無墟期,日日興旺。1985年,珠海市城鄕市場成交額8,400萬元(其中斗門縣213萬元,比1984年增長50.7%)比1984年增長94.64%,將近翻一番。城鄕集市貿易成交額按市價計算佔社會商品零售額的8.4%。主要農副產品上市量大幅度增加。如:肉食禽蛋類1984年上市1,168萬斤,1985年上市21,744萬斤,增長率爲86.13%;水產品類1984年上市量575萬斤,1985年上市量930萬斤,增長率爲61.3%;蔬菜類1984年上市爲1,190萬斤,1985年上市量爲1,670萬斤,增長率爲40.3%;乾鮮果類1984年上市量爲508萬斤,1985年上市量爲813萬斤,增長率爲60.3%。

(2)供求趨於平衡,集市商品價格穩中有降。由於農副產品大量上市,市場的供求趨於平衡,集市商品的價格穩中有降,平均降幅爲2~4%左右。而有些商品的價格在1985年下半年開始上升,如精大米、瘦肉、高檔水產品、時鮮蔬菜等,上升的幅度爲25%左右。這些商品價格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供求關係起了新的變化。隨着商品經濟的發展,城鄕居民收入增加,生活上的要求越來越高,對鮮、活、精的商品需求量增大,刺激了價格上升;加上農副產品價格放開以後,市場調節範圍擴大,國家牌價供應的東西相對減少,購買力轉向集貿市場;再則就是港澳同胞回內地旅遊觀光的大大增加,也成爲刺激價格上升的一個因素。

(3)農副產品批發市場興起。隨着商品經濟的發展,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的興起勢在必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因勢利導,大力開辦各種類型的批發市場,以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至1985年底止,全市興辦了前山、下栅、斗門井岸等地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其中,前山批發市場規模較大。

前山是珠海市的重鎭,水陸交通十分方便。隨着特區經濟建設的迅速發展,前山港與省內外許多市縣通航,來自廣州、江門、肇慶、梧州、中山等地的各種商品,源源不斷地抵運前山進入珠海,尤其是山貨、河鮮、建材的購銷非常興旺,前山碼頭也成了珠海市主要的商品集散地。爲了適應形勢的需要,滿足羣衆要求,前山工商所於1985年底開辦了前山碼頭工農副產品批發市場,下設水產品、山貨、建築材料三個批發站。批發市場成立以來,向海內外各界人士提供信息服務480次,批發業務57,600宗,商品成交額達到1,500萬元,爲南來北往客商16萬人次服務。現在,批發業務日益增多,管理和服務高施不斷完備。

(4)原來一些肉菜市場發展成爲綜合性市場。隨着集市規模不斷擴大,集市貿易在經濟領域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一些集市向綜合性市場發展,改變了以往集市的單一性。如香洲的敎育街臨時市場、前山市場、拱北市場、斗門井岸市場等,這批市場除了固有的農副產品以外,還有成衣、陶瓷等日常工業用品,再加上國營、集體商店也參加,市場上的商品更加豐富齊備。經營方式旣有零售也有批發。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