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市以來,珠海市中小學敎育事業發展迅速,成績喜人。目前,市區有小學79所,在校學生18,269人,適齡兒童入學率爲99.79%;中學14所,在校學生12,592人。
珠海市人民政府把敎育作爲頭等大事來抓,重視智力投資,1985年教育事業費達970萬元,比1979年增長了7.9倍。同時,社會各界也積極支持敎育事業的發展,1985年珠海市區、鄕企業及社會各界華僑、港澳同胞等集資一百多萬元用於敎育事業。1980~1985年6月新建校舍7.6萬平方米,佔目前全市校舍總面積的60%。全市大部分中小學在敎學設備上都得到更新,電腦、攝像機、錄影機、錄音機、電視等電化敎學設備都普遍用於敎學,使敎學手段生動活潑。
一、重視提高師資素質
師資素質如何對敎育質量關係極大。建市以來,市政府從全國各地招聘有豐富敎學經驗的敎師充實敎師隊伍。目前全市高中專任敎師65%是大學本科畢業生;初中專任敎師53%是大專以上畢業生;小學專任敎師大多數達到中等師範畢業生水平。對尙未達到要求的敎師,則通過進修、函授等方式提高其文化、政治素質。這樣,中、小學敎育質量就有了顯著提高。1985年小學升初中考試,及格率達79.57%。初中升高中考試,及格率達66.26%。1985年市區參加高考學生數爲253人,其中考上本科人數爲30人,考上專科人數爲58人,考上中專人數爲20人,升學率爲42.69%。
二、在探索中進行教育改革
爲了改革原來的敎育結構,實行多種形式辦學,市政府決定把市三中作爲職業敎育的示範點。該校從1984年秋季開始招收高中職業敎學班,設有圖畫、財會、電子專業班。1985年招收了電腦、電子、旅游、財會四個職業敎學班。現在他們正在爲摸索一條搞好職業敎育的門路而積極開展敎學改革活動。
爲了加强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不少學校開設了電腦、財會、裝潢、家用電器、園藝、農藝等職業課程。學生在完成正常學業外,經過職業課的學習,爲將來畢業後的就業創造了條件,使學生增强了自立能力。另外,不少學校爲了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興趣,組織了電腦學習小組、航模小組、合唱團、舞蹈、美術、書法、集郵等多項活動,開擴了學生的視野,使學生的智能得到多方面的發展。1985年廣東省擧辦靑少年小天文望遠鏡制作比賽中,珠海市一中有兩人獲一等獎、三人獲二等獎、一人獲三等獎。同年全國哲擧、政治經濟學小論文評選,有一學生獲省級獎勵和表彰。
三、校辦工廠成了敎學、科研、生產相結合的基地
不少中學還從實際出發,興辦工廠,使之成爲敎學、科研、生產相結合的基地。珠海市一中校辦工廠是國內最早引進IBM微電腦的單位之一,曾擧辦“IBM微電腦學習班”,爲12個省、市自治區68名學員進行過專業訓練。同時適當組織學生在校辦工廠學習,使學生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對一些現代操作技能得以掌握。
校辦工廠除了培養學生多方面的技能外,另方面又爲學生提供了勤工儉學的機會,同時還積累了財富,改善了辦學條件和師生福利,因此受到學校、社會各方面的歡迎、贊許。